小六语文难题

作者&投稿:东野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六年级语文难题,越难越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
六年级语文能力测评量表(人教版)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祝福聪慧而自信的你,仔细答题,收获成功!
第一部分:字词能力
1、根据拼音写词语并积累相关词语。
(1)jīn jīn lè dào (2)qǐn bù ān xí

(3) hú lún tūn zǎo (4)zhāng guān lǐ dài

(5) yì yáng dùn cuò (6)wēi bō lín lín

仔细观察(1)(4)(5)(6)的构词方式,分别写出两个类似的词语.
仿照(1): 仿照(4):
仿照(5): 仿照(6):
2、请找出下面各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1)幽静 腊烛 节奏 塑料 ( )
(2)威胁 魁梧 荒唐 誊恋 ( )
(3)遣体 逝世 致敬 北风怒号 ( )
(4)日寇 团聚 挽联 焦燥不安 ( )
3、用“激”字组词填空。
红军爷爷满怀( ),向我们讲述了红四团在夺取泸定桥时与敌人进行( )战斗的经过。听完故事,同学们的心情异常( )。在英雄精神的( )下,大家表示要不忘革命先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请将下列句中划横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
(1)人家又没有明确是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 )
(2)这些人过日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在不应该啊! ( )
(3)他平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今天落得这样的结局,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相关练习
( )的天空中挂着( )(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 ),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 )的少年,( )银圈,(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地刺去。那猹却( ),反从他的( )逃走了。
1、品读第一句话,说说读后的感受。并说说你是透过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3、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这段话放在文章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
啄破硬壳
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坑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
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
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会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她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硬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让人思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并品析词语。
近义词:恰巧( )艰难( ) 思索( )
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小鸡雏啄破硬壳而出的艰难?请用波浪线划出。
2、自然段中的“震撼”一词,替换为“震动”,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反义词:弱小( )平凡( ) 冷酷( )
末段中的“冷酷”一词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请你试做分析。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大娘的话里蕴藏的道理是:

5、“嗒,嗒嗒……”你知道这里省略号的用法吗?写在横线上。

6、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很多,请你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三)综合阅读
1、本册教材第七单元描写了一系列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动物的文章吗?(写出四个):
《 》 《 》 《 》 《 》
2、你一定已经读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请你简要讲述一个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的故事。


3、描写动物的古诗你一定也有所积累,请默写其中一首。



第三部分:习作能力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和动物之间又有哪些故事呢?可以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娓娓道来,也可以介绍你熟悉的一个动物朋友,抓住它的特点具体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书写规范整洁
2、语句通顺流畅,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感情真挚
3、文中勿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4、不少于400字
第四部分:口语能力
你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淘气包马小跳》,妈妈突然走进了书房。看到你正看的书,妈妈把脸一沉,生气地说:“给你买了那么多名著和作文选你不看,偏偏看这些没用的书,浪费时间……”你会怎么向妈妈解释呢?注意语气要委婉,理由要充分,表述要条理。




第五部分:综合能力
这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受益匪浅,美妙的诗歌一定已扣响了你的心灵之门!请说说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你是从哪些渠道搜集诗歌的?

你又是如何整理这些诗歌的?

你向同学们推荐的诗歌是:《 》
推荐理由是:











六年级语文测评量表评分建议与参考答案(人教版)
本次检测分字词能力、阅读能力 、口语能力、习作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五部分。每部分独立评定等级。评定方法为正确率在86%以上者为优;正确率在76%—85%者为良;正确率在60%—75%者为中;正确率在60%以下(不含60%)者为未达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1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并积累相关词语。6分
(1)津津乐道 (2)寝不安席 (3)囫囵吞枣
(4)张冠李戴 (5)抑扬顿挫 (6)微波粼粼
仔细观察(1)(4)(5)(6)的构词方式,分别写出两个类似的词语.4分(1)构词特点:AABC (4) 构词特点:成语中含有近义词
(5)构词特点:并列的四类事物或情况 (6)构词特点:ABCC
2、请找出下面各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1) 蜡烛 (2)眷恋 (3) 遗体 (4)焦躁不安
3、用“激”字组词填空。4分
红军爷爷满怀激情,向我们讲述了红四团在夺取泸定桥时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的经过。听完故事,同学们的心情异常激动。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大家表示要不忘革命先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请将下列句中划横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3分
(1)不打自招(2)得过且过 (3) 自作自受
二39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相关练习(填空6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品读第一句话,说说读后的感受。并说说你是透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2分
感受:可围绕静谧、美好等方面谈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2分
可围绕是一个勇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少年谈。
从年龄、外貌、动作等方面谈
3、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这段话放在文章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3分
放在文章开头,凸显少年闰土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月夜下海边沙地的美好景象,更衬托出闰土少年时代形象的美好:勇敢、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课外阅读19分
啄破硬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并进行品析。
近义词:恰巧(碰巧)艰难(困难) 思索(思考) 1.5分
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小鸡雏啄破硬壳而出的艰难?请用波浪线划出。2分
2自然段中的“震撼”一词,替换为“震动”,你认为好吗?为什么?2分
“震撼” 表示对人心灵的影响大,指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憾动,令自己有感触。较“震动”表示的程度深,内心受到的震动大。
反义词:弱小(强大) 平凡(伟大) 冷酷(热情) 1.5分
末段中的“冷酷”一词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请你试做分析。2分
这里的“冷酷”有特殊含义,有深刻含义,表面看似“冷酷”,实则是一种更深沉,更厚重,更理性,更意味深长的爱的表现。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我和女儿在一户农家看小鸡雏啄破硬壳艰难而出的情景,女儿想帮小鸡出壳,被农家大娘阻止。大娘说要靠小鸡自己出壳,不然反而会害了小鸡的话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大娘的话里蕴藏的道理是:2分
只有通过自己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起来,才能经得起风雨,茁壮成长。
5、“嗒,嗒嗒……”你知道这里省略号的用法吗?写在横线上。2分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省略小鸡雏不间断的啄壳声
6、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很多,请你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3分
(三)综合阅读7分
1、本册教材第七单元描写了一系列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动物的文章吗?(写出四个)2分
2、你一定已经读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请你简要讲述一个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的故事。2分
3、描写动物的古诗你一定也有所积累,请默写其中一首。3分
三、25分
一类作文:23——25分
能通过一件事例倾诉自己的快乐或忧愁,且内容记叙具体,条理清晰,所言流露真情实感,语句通畅、优美
二类作文:20——32分
能通过一件事例倾诉自己的快乐或忧愁,内容比较具体,条理比较清楚,表达了一定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三类作文:17——19分
能通过事例说出自己的快乐或忧愁,有一定内容,条理还算清楚,能感受到一定的真情,语句比较通顺
四类作文:16分以下

四、5分

五、10分
搜集2分 整理3分 推荐诗歌2分 理由3分
(所有灵活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有据,语言表述清楚即得分)

谦受益


由奢入俭难


不见泰山


更进一步


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藏语为“天湖” 西藏省


长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离情别歌


【成语】:得失成败

【拼音】:dé shī chéng bài

【解释】:指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五等之制,始于黄、唐:郡县之治,创自秦、汉。得失成败,备在曲谟,是以其祥,可得而言。”

【近义词】:成败得失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成功失败


久负盛名 徒负虚名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拱桥/哄骗 奖券/试卷 漫不经心/慢条斯理
B.伫立/贮藏 堤坝/提拔 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C.狼藉/国籍 辍学/啜泣 闻名遐迩/目不暇接
D.取缔/谛听 祈祷/筹集 相形见绌/茁壮成长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它已经和我的心进行了永远的 。
○2大致说来,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 而别具匠心。
○3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 ,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A.沟通 简陋 出生
B 勾通 简朴 出生
C.勾通 简陋 出身
D.沟通 简朴 出身
3.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2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3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5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1○4○5○3○2 B.○4○1○3○5○2
C.○1○5○4○2○3 D.○4○5○3○1○2
4.下面语段中标号码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啊!泰山竟是一座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灵山哟!○1岭顶的满天繁星仿佛在树稍游移,好像是挂满枝头的晶亮的硕果。○2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风吹落树根,我们竟可以把它拾进袋子里了。然而大地上却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观。○3低头,只见泰安城斑驳陆离的万家灯火,那色泽光彩真是太丰富了,太鲜艳了,太美妙了!
A.○1比喻 ○2夸张 ○3排比 B.○1夸张 ○2拟人 ○3比喻
C.○1比喻 ○2借代 ○3排比 D.○1夸张 ○2比喻 ○3夸张
5.赏析郭沫若的《静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A.全诗内容紧扣题目,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静谧的夜景。
B.第一节描绘的图景是: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
C.第二节诗诗人唤醒读者想象的心灵,让读者获得“放-收-放”的心灵体验。
D.最后一行写天界孤独的鲛人在寂寞的夜晚对月悲泣。
阅读《奇妙的克隆》片断,回答6-8题。
克隆绵羊“多利”
选文略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用的引号,有一处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处的是: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B.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
C.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受受精卵那样的分裂……
D.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7.下面的表述与选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换核卵”是由“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和“芬多席特”羊的乳腺细胞构成。
B.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其目的是使其形成胚胎。
C.克隆“多利”的三种基本物质是:“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核、另一只母羊的子宫。
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8.综合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节文字详细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影响。
B.克隆羊的诞生证实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C.“多利”诞生于第248次试验,这反映了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顽强精神。
D.第二段文字运用逻辑的说明顺序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回答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之:助词,不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往
D.或遇其叱咄 或:有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我小时候就爱读书。)
B.录毕,走送之。(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从乡里来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那去问经书的内容。)
D.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分为两层,先写作者读书刻苦,后写他求师艰难。
B.“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既指天气寒冷,又表明作者家道贫寒。
C.作者在老师面前,“立侍”,“俯身倾听”,“色恭礼至”,表现出他求师的诚恳态度。
D.“得遍观群书”,“卒获有所闻”这两句话表达作者对借给他书的人和老师的感谢。
答案:
1.C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憩qì 洗濯dí 厄运è 静谧nì
B.犬吠fèi 炽痛zhì 告罄qìng 砭骨biān
C.枯涸hé 恬静tián 澄澈chéng 阴霾mái
D.磐石pán 娴熟xián 庇荫pì 剽悍piāo
2.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头晕目炫 苦心孤旨 不期而遇 锋芒毕露
B.猝然长逝 明眸善睐 讳莫如深 叱咤风云
C.锲而不舍 毛骨悚然 眼花潦乱 相得益彰
D.轻吟浅唱 锐不可挡 大庭广众 巧妙绝伦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B.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1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2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3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4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5却容不了当权派 ○6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7无论是同党很大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8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2○3○5○8 B.○1○4○5○7
C.○2○4○5○7 D.○1○4○6○8
5. 下面诗句通过写景,痛切地表达诗人忧国伤时情感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阅读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片段,回答6-8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6.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A. 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 “总”字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 “只”字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
D. “一味”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
B.第三段中所谓的“他信力”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曾相信“国联”。
C.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
D.原文中两处加着重号的句子前后呼应,其作用是痛斥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麻痹人民,“发展着‘自欺力’”。
8.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摆出敌方论据和论点,第三至五段直接批驳。
B.敌方论据和论点之间无因果关系,作者通过驳论证来驳敌方论点。
C.通过批驳可见,这一部分人可悲的“他信力”都失掉了,只在发展着“自欺力”,他们这样的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岂不荒谬绝伦?
D.选文中三处“中国人”所指的内容一致。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回答9-11题。
选文是全文。
9.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以已乎
10. 作者在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观点中,下面句子属于反面论证的一项是: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 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B.文章开头,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了全文的论点。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前一句指的是“不义”,后一句指的是“义”。
D.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答案:
1.C 2.B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11.C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阻遏(è) 箱箧(qiè) 荒谬(niù) 在劫难逃(jié)
B. 愧怍(zuò) 焦灼(zhuó) 归咎(jiù) 深恶痛疾(wù)
C. 殷红(yīn) 隔阂(hé) 迁徙(xǐ) 莫衷一是(zhōng)
D. 污秽(huì) 执拗(ào) 狼藉(jí) 花团锦簇(cù)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代表们认为,研究汉字信息输入方法是我国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B. 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好转起来。
C.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俩从没有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D. 在东部联盟全明星赛上,球迷们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3. 根据诗句对仗的规律,与“野旷天低树”一句对仗工稳的一项是:
A. 鸟鸣山更幽
B. 蝉噪林愈静
C. 江清月近人
D. 月涌大江流
4. 下面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问。
B. 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 下面诗行中,诗人运用借代手法表达思念亲人感情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D.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片段,回答6-8题。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
……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6. 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
B. 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C.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D. 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7.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画线句子是: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
A. 之所以他“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是因为他“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
B. “忘我地注视上帝”,写出托尔斯泰对真理执著的追求。
C. “虚无”是有而若无、实而若虚的意思。
D. 托尔斯泰热诚而纯正地追求真理,用他的作品批判社会,启迪人们的心灵。
8. 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文字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B. 第二段文字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自己感慨人生的不幸。
C. 此处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D.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阅读《小石潭记》片段,回答9-11题。
选文为全文。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C.蒙络摇缀 (络:连结)
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小丘的西面走了一百二十步)
B.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 其岸势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D. 四面竹树环合(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11. 综合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 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最主要特点是幽静。
C. 作者为了摆脱被贬而抑郁的心情,寄情山水,其暂时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D.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景物描写所渲染的气氛是一致的。
答案:
1.B 2.A 3.C 4.B 5.B 6.A 7.C 8.B 9.C 10.A 11 D
1. 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hé) 栖息(xī) 炽热(chì) 契而不舍(qì)
B.缀(chuò)泣 猝(cù)然 胆怯(qiè) 拈轻怕重(zhān)
C.匀称(chèn) 赃物(zāng) 歉疚(jiù) 众目睽睽(kuí)
D.馈赠(kuì) 祈祷(qí) 慰藉(jí) 参次不齐(cī)
2. 为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 ○1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 ○2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 ○3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 ○4 。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A.○1百折不回 ○2宽容 ○3空中楼阁 ○4百感交集
B.○1坚强不屈 ○2宽容 ○3可望不可即 ○4喜怒哀乐
C.○1百折不回 ○2宽恕 ○3空中楼阁 ○4喜怒哀乐
D.○1坚强不屈 ○2宽恕 ○3可望不可即 ○4百感交集
3. 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C.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在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D.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4.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
5.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B.我想他们此,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这一节描绘作者在想像的境地中见到了牛郎织女,他们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句诗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行路难》)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积极、自信的性格。
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6-8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6. 对文中画线句的含义与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划线句: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A.作者的不大高兴是因为家乡在他的眼里还有很多美的地方,不只是鸭蛋。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别人了解自己家乡仅限于家乡的鸭蛋而感到不平。
C.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先用这句话延宕一笔,然后具体表现自己家乡的咸鸭蛋的优点。
D.作者因为自己的家乡穷得只剩下鸭蛋而难过。
7. 对选段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所选的两段主要写了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点。
B.作者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条的内容,目的是介绍家乡腌蛋的方法。
C.选文第二段写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黄通红。
D.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偏爱,实际上透露出的更是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8. 对选段的语言特色品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这句话口语色彩浓郁,鲜明的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流露出典雅雍容的语言特点。
B.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句文白夹杂,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C.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句中的“吱”字活灵活现的表现了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快感。
D.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这句话中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眏成趣,使文章于平实之中多了书卷气,增添了淡雅的韵味。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1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岂直五百里哉?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B.故不错意也(错误)
C.请广于君(扩充) D.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以大易小
C.今吾以十倍之地 D.以君为长者
11. 对第二段文字理解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秦王所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的尊重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度。
D.这段文字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答案:
1.C 2.C 3 B 4.D 5.B 6 D 7.B 8.A 9.B 10.D 11.B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鏖(áo)战 跛(bǒ)脚 鞭笞(chī) 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 骷(gū)髅 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 皈(guī)依 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 船舷(xián) 星宿(xiù)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磨炼 门可罗鹊 怡然 毅然决然
B.寒喧 立竿见影 报怨 以德报怨
C.切磋 食不果腹 慌乱 兵荒马乱
D.针灸 心悦臣服 相亲 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 )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 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 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 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 富余 有关 B.核定 富余 关于
C.核实 富裕 关于 D.核定 富裕 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答案:1.A(B.kū C.chì D.gù) 2.C(A.雀B.暄D.诚) 3.C(A问号改为逗号;B顿号改为逗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4.A 5.A(A竭泽而渔: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B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D扪心自问: 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6.D(A“把”字改为“让”;B“反腐败的问题”与“深恶痛绝”不能搭配,C“城市为重点”缺介词“以”。)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罢黜 茁壮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
B.磨砺 勉励 晴天霹雳 老骥伏枥
C.揣度 祥瑞 急湍甚箭 惴惴不安
D.饴糖 怠慢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疏浚 竣工 以儆效尤 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 赋与 翻然醒悟 小不忍则乱大谋
C.沧桑 就序 徇私枉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
D.隐患 蜇伏 韬光养晦 温良恭俭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 ,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
[3]我 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 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 绩效 不是/但是 B.事端 业绩 不但/而且
C.事端 绩效 不但/而且 D.事变 业绩 不是/但是
4、下列各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驰魏阙”,仍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
6、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这次来访的外国俱乐部足球队让我们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难忘
这次比赛。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答案:1.C(A项黜、绌都读chù,D项饴、贻读yí) 2.A(B项“与”应为“予”,C项序一绪,D项蜇一蛰) 3.D(事变,重大变故) 4.A(A逢凶化吉: 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B沙里淘金:淘: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C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5.B(A项分号应改用逗号,C项问号应改用句号,D项前两个逗号应改用顿号) 6.A(B项语序不当,C项“让”应改为“给”,D项无因果交系,应删去“因而”)

.加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不可名状(说出) 微不足道(值得) 不能自已(停止) 拈轻怕重(挑拣)
B.触手可及(达到) 精益求精(更加) 甘拜下风(甘愿) 人云亦云(说)
C.安然无恙(病) 永垂不朽(流传) 深恶痛疾(痛恨) 坦荡如砥(磨刀石)
D.触目伤怀(心里) 任劳任怨(愿意) 惩前毖后(谨慎) 循序渐进(依照、沿着)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是荒原,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②愚蠢的特务( )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许晓轩写的。
③我( )地接过来,谢谢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A.①赞赏 ②鉴别 ③鉴赏 B.①鉴别 ②鉴赏 ③赞赏
C.①赞赏 ②赞赏 ③鉴别 D.①鉴赏 ②鉴别 ③赞赏
3.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
A.珍藏 收藏 宝藏 贮藏 B.修正 修订 修改 订正
C.珍贵 宝贵 珍宝 贵重 D.修葺 修理 修复 修长
4.加红词语在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希望茫远罢了。
B.他的眼睛模糊了……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是那只手是清晰的。
C.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D.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5. 加红词语在句中不含褒义色彩的是( )
A.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和美丽。
B.你看他无论在严寒霜雪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恐惧。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6.加红词的词义相同的是( )
A.①老孙头也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D.①他的面孔黄里带黑,瘦的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7.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恰当的是( )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
②母亲那种( )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A.①标志 ②宽裕 B.①标本 ②宽裕
C.①标本 ②宽厚 D.①标志 ②宽厚
8.结合句意解释画横线词语不正确的是( )
A.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脸露在墙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句中是秘密的意思。
B.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句中是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C.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呈文:这里指学生的抗议书、请愿书。
D.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发生。句中形容对松树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9.每组中两个画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她是个聪明伶俐,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B. 这里冬天冷得利害。
应该向他讲明利害关系。
C.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座街心公园里,栽有松柏,植有鲜花,立着雕塑,……俨然一座立体花园。
D. 他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10.句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
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着几个( )的荒村。
A.①技术 艺术 ②躺 荒凉 B.①艺术 技术 ②横 萧索
C.①艺术 技术 ②摆 冷落 D.①技术 艺术 ②立 孤单
11.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B.我喜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C.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D.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12.不成为同义词的是( )
A.惊异 诧异 B.慈祥 端详 C.谦虚 谦逊 D.纯真 纯洁
13.不成为反义词的是( )
A.涣散 热忱 B.宽裕 拮据 C.高尚 庸俗 D.慷慨 吝啬
14.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 B.正直而慈祥的眼光
C.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16.画横线词语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
A.农民诗人孙万福,那老当益壮的风度,给我的印象很深。
B.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D.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
17.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
A. 坚定不移 B.拈轻怕重 C.一代天骄 D.任劳任怨

【试题答案】
1. D 2. D 3. B 4. D 5. C 6. C
7. C 8. B 9. D 10. B 11. D 12. B
13. A 14. B 15. B 16.A 17. B

(1)A

小六语文毕业考试考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划掉:wu \爱惜、san的三声,致、jie、巳 2.《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只有每天不停的运动才会有新鲜的血液才能加快新陈代谢,人才能有活力,雨果听了医生的建议,开始运动,病情慢慢地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3.比喻句是:这颗巨星将坠落了。设问句是)这真是个奇迹!4.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升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答:(1)在数学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 (2)李宁严肃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成转述句: (...2013小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 一、(40分) (16分)1-5 D B A C B 6-8 B A D 9. (4分)(1) 挑、拣。 (2)提出 (3) 拿定 (4) 整个的 ...

几条小六语文的题,会的过来(^-^)
答:一点声音也没有 (万籁俱寂)非常高兴。 (手舞足蹈)做事不认真,马虎 (丢三落四)态度可亲,容易使人接近(和蔼可亲)如果还有疑问,请继续追问,如果没有,望楼主采纳!谢谢

小六语文题:如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可以说诗词是??? 一道题:如苏 ...
答:苏轼《题西林壁》赏析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

语文S版小六
答:3、绿色意思成语:绿草成茵 青山绿水 花红柳绿 精神面貌成语: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不是四字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传十,十传百 综合实践的答案 1、安徒生 2、撒哈拉沙漠 3、泰姬陵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王维 参考资料:这是难一点的 选我为正确答案哦!

小六语文 求解。绝对采纳。急!!!
答:奶奶,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寒流,温度会下降很多,你要注意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没有事情的话就不要出门了,我有时间就去看你,你要多保重。

苏教小六语文问题,试卷
答:对国家之爱,就是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郑成功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对别人之爱,就是乔伊的(竭尽全力、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体贴热情),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对事业之爱,就是夏洛蒂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

小六语文,孩子的自学语文,与参考答案不同,请详细分析一下,谢谢。_百度...
答:都填对了,这种题目有很多答案,参考答案只是提供给参考的而不是唯一的。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作文题
答:小学六年级常见毕业考试作文题目汇编 (一)、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一件事、一个人等),并把它记录下来,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定。 (二)、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小六语文,附加题。身长头长。
答:尾长的一半加头长等于身长,尾长与头长之和的一半等于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