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什么

作者&投稿:沃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有别乎”的含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赡养父母,如果只是供给他们一点吃的,那和养猫养狗有什么分别?所以,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诚敬之心!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释义】孔子说:“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像狗和马这样的畜生,也能养活他们的父母,替他们服劳役。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还有什么区别呢?”

扩展资料:
《论语·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论语·子游问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要饲养。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指孝顺应该要尊敬父母。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现在(有人)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里,孔子强调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父母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许多人认为的孝,就是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但是这和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孔子认为,孝顺应该要尊敬父母,如果没有一份真挚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好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什么翻译是: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当今人们对于孝的理解,以为能供养父母就行了。而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于父母如果没有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道生文言文
答: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论语集解24】养而不敬,非孝也
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是指饮食供奉。在世俗人眼中,能侍奉父母的饮食起居,就是尽孝了。“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此句有歧解:一解为犬马养人。东汉包咸认为,“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能养人。”狗能守门防御,马能负重载人,他们都是能养活人的动物,但他们不懂得敬爱人,所以不能把...

“孝”字的本意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孝”字的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孝(拼音:xiào),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孝,会意字。早期金文的“孝”,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

什么是"忠"和"孝"
答:忠 忠,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孔子所说的“忠”,侧重于尽心竭力;而常被古人与孝并称的“忠”,则侧重于忠诚无私。尽心竭力,是在事业上出类拔萃的重要促成因素,也是历代圣贤施赠教诲的核心之一。至于臣之忠,愚以为,可分为三等:上者忠于民,中者忠于国,下者忠于君。以此观之:商汤灭夏,...

论语《为政》原文和译文
答: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

《礼记•学记》漫谈5
答:“敬”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很有讲头。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是一种态度,恭是一种行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孝顺”这件事儿,要发自内心,态度要好,不是给点儿生活费,请个保姆就算孝顺了。敬业就是认真做事,乐群就是有团队精神。...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答:问题四: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的实质是什么? 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也都能得到人得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孔子认为以敬爱的心理来孝顺。 问题五:孔子认为一个人想要...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答: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因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另:只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就可以了,似解不通)”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子游向孔子问...

善事父母为孝&《尔雅》《孝经》
答: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具体如下: 孔子 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孝亲敬亲文言文
答: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