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作者&投稿:登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战时期美国的政治外交战略美国在战争伊始就明确提出,要以彻底打败敌人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一场无限战争。正如罗斯福所说,我们行动的原则是:“除了胜利,别无其它选择。” 为什么美国在战争之初会提出这样的目标呢?当时英国被困于孤岛,苏联已被纳粹兵临莫斯科城下,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也在珍珠港遭受了日本人的重创,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提出这样的军事战略目标,其背后的政治目标和政治战略是什么,美国为达到这一政治战略要求所采纳的外交战略是什么,政治、外交战略对美国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一)政治战略
首先,从地缘政治因素来看待这一问题。地缘政治因素是制约各参战国家战略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时德、意、日和美、英、苏之所以能结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同盟,除了国家利益一致、意识形态接近等原因之外,使对手处于并使自己免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这一地缘政治考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考察参战的各大国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参战大国都面临着一个两线作战的问题。德国面临着英美与苏联的夹击,苏联面临着德国与日本的两线作战,日本要应付中国和美国的夹击,而美国则要兼顾太平洋与大西洋两条战线。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一方单独与敌方谈判媾和都会使得联盟趋于瓦解,从而输掉整个战争。所以单从地缘政治考虑,同盟国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当然地缘政治因素也不是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同样可以使大国的同盟关系失去作用。
第二,美国确立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基于对反法西斯战争目标的预判。正如前面所述,美国要以彻底打败敌人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则意味着一场无限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丝毫谈判妥协的余地。而日本则不同,它之所以在深陷中国战场的情况下还胆敢对美国发动突袭,除了想获得太平洋的权益和东南亚的战略物资供应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在战略上它是做好周密的计划同美国打一场有限战争。他们认为美国还没有做好介入欧洲同德意法西斯进行战争的准备,而苏联在德军的攻击下显得疲于应付,这样美国就没有能力和勇气与轴心国为敌。这样通过一场有限战争,日本就可以强迫美国承认它在中国和东南亚所取得的霸权。而如果美国人选择的是一场无限战争的话,日本人只有通过侵入美国领土强迫其签订城下之盟,而日本在战争中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战局,而尼米兹海军上将发动穿越中太平洋的进攻则充分显示了美国将战争继续下去并完全摧毁敌人的决心。
第三,虽然各主要盟国的政治利益各不相同,政治战略目标也不尽一样,但从军事上彻底打败他们的敌人,最符合他们的政治利益,从而成为他们始终一贯同意的目标。各国都想借战争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期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点在战争末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战争中的军事考虑和军事路线也不尽一致,但在战争中这样的政治因素因为前线严峻的形势而被忽略了,变成了次要问题。美、英、苏很清楚,只有彻底的打败法西斯,才能够得到和平。所以,只是到了战争的末期,当问题已不再是能否胜利,而是什么时候胜利的时候,政治利益因素的考虑才被牵扯到军事战略中来。事实上,盟国的军事战略都是美军参谋长与英军参谋长之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与陆,海、空三军之间,通过针对情况的变化进行的一连串现实主义的调整之后达成妥协的结晶。

(二)外交战略
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奉行完全中立,孤立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美国卷入战争,特别是在《联合国家宣言》中提到“保证使用其全部军事和经济的资源”打败法西斯主义,美国的外交一扫孤立主义的阴霾,在维持反法西斯同盟团结,打败轴心国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战时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是动用一切力量,尽快战胜敌人。同时,美国也注意利用自己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主导地地位,扩大影响,寻求一个最有利于美国发展的战后世界环境。以下略谈一下美国外交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影响。
美国外交政策自建国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欧轻亚”。欧洲在美国外交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亚洲则处于相对的次要地位。这与欧洲在近代世界中的中心地位,以及美国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历史渊源有关。这种对欧洲事务和利益的重视,也是美国“先欧后亚”军事战略思想形成的一个方面。
美国的外交战略还突出的表现在与英国、苏联的同盟关系上。美国一直将苏联视为自己的敌人和竞争对手。但当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共同的敌人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世界法法西斯同盟中,美、英、苏三国的合作和互助是整个同盟的核心和基础。这种广泛的合作中也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和战略分歧。这种分歧突出的表现在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上。斯大林希望美英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东线的压力,但美英对苏联在东欧的影响感到担忧,一直迟迟不肯开辟第二战场。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几经较量,最终才在1944年开始了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有学者认为,“第二战场既涉及军事战略的选择,又事关欧洲政治前途的筹划。英美的拖延,增加了苏联抗击德国势力的负担,造成了苏联对西方国家战略意图的怀疑,无可挽回的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信任和团结,成为以后冷战的潜因。”

(三)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的战略
作为1939年至1945年期间美国战时领袖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作为美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罗斯福在二战时期的战略思想问题,美国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马歇尔将军“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多地构思美国战略”;他的(马歇尔的)看法自始至终指导着罗斯福先生。英国总参谋长陆军元帅阿兰�6�1布鲁克子爵在1942年6月26日“事后追记”的日记中也写道:“总统没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意识到这一事实,因而依靠马歇尔,并听取马歇尔的意见。马歇尔在制止总统可能提出的任何稍为荒唐的计划这一点上,似乎从来没有任何困难。”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观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总统私人参谋长利希海军上将就认为,“邱吉尔和罗斯福是真正在指挥战争……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各自的总司令交给我们的概略蓝图设计战略方案的手艺匠而已。” 如果把战略理解为总目标和实现总目标计划的蓝图,那么罗斯福确实没有直接指挥战争的将军们那样具有权威性。但从总的大政方针来看,罗斯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就突出起来了。

政治上: 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成为了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苏联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政治上与美国抗衡。
经济上: 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提出援助西欧各国,一方面可以控制西欧各国,一方面用他们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可谓一石二鸟;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要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
军事上: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以苏联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二战前,美国就从传统的保守党,共和党换成了支持中央政府的民主党,民主党总统,德拉诺·罗斯福,简称FDR重建了New deal,由政府支配一定的经济,将很多私人银行关闭,政府创建了很多就业机会给工薪阶级。
二战期间,由于武器的制造和,大型工业的崛起,比如像底特律的坦克车,都需要大量的人,这段期间,罗斯福和美国政府都受到很大的支持。
美国做为盟军的代表,在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太平洋战争把小日本打垮以后,美国第七舰队在日本驻港,当时候总统已经换成哈瑞。杜鲁门,就是他同意扔的原子弹。这也打响了美国为主的西方治本,和苏联为主的红色共产。

长话短说,就是从二战过后,冷战就开始了,这段期间,美国的政治一向以花很大的经费在防御兵力上,而其也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关系。这段时间美国人是非常支持政府的,经济方面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后来冷战尾声时,美国总统尼克森的案件和詹森得越战让美国人开始怀疑他们的政府,导致关系恶例。

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资源,亚洲的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欧洲的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相隔20多年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美国的选择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出一辙。先是保持中立,然后被迫参战,加入到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阵营。作为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美国的加入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1945年4月,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了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了。五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任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已经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二战后,形成了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世界,开始了对全球的支配和领导。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使得世界走向单极,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和美国近年的日趋衰落,美国不得不正视世界多极化的现实。

德国向美国赔偿多少

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的霸权政策有何新变化
答: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转变成为无法更改的现实。多极化是中国外交战略、外交思想、外交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大体包括三部分内容:1、政治多极化是国际政治发展的大趋势,与经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中国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的总的判断,是...

二战后美国做了哪些措施使其对处理日本战后问题掌握全权?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战败而告终,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境。1945年8月12日,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君临日本。9月22日,美国政府发表《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该文件写明:“占领军应由美国认命的最高统帅指挥”,“如果主要盟国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美国...

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答:“冷战”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各自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东西方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冷战史的研究,重中之重是起源问题。鉴于客观、公正地分析冷战的起因,还原历史的真相,从历史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宏观调控已经结束了,因为二战的军火生产已经让美国经济复苏了,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团体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而且他们一般都会要求自由的经济政策,所以这里首先将宏观调控排除出去。接着为什么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因为你想想啊通信技术,运输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使得整个...

美.苏冷战对第2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

二战对美国的影响
答: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

二战对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影响?
答:1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二战扩大了美国的经济市场)2促进了美国的科技发展;(特别是工业、军工方面)3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强国。(以前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一.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件
答:1935年到1942年,美国先后发生了:出台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珍珠港事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事件。一、罗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下旬, 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崩盘为标志,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政治大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

1945年後 美蘇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什麼影响...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什么变化
答: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