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斯堡战役: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末日

作者&投稿:樊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45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苏德战场上节节取胜的苏军以200万兵力进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4月苏军乌克兰方面军对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发动立体进攻,经过激战占领了柯尼斯堡,这便是著名的柯尼斯堡战役,柯尼斯堡战役之所以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是因为这次战役规模庞大,伤亡惨重!而是对苏军柯尼斯堡的占领所产生的划时代的巨大政治军事意义。

描绘柯尼斯堡战役的油画

在描述这次战役之前有必要对该城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柯尼斯堡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所以柯尼斯堡曾是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词,作为德国军官团的大本营,这座城市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时便成了斯大林的眼中钉,肉中刺!因而1945年4月苏军在东普鲁士战役中攻占该市便成了核心任务。

苏军战前会议部署

战前希特勒希望德军能长期守住这个交通枢纽,阻止苏联军队向德国纵深推进。柯尼斯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要塞城市,有着经营多年的防御系统。 市内有地下工厂、兵工厂和仓库。要塞的防御体系,由外层防御围郭和三道阵地组成。城市外围布设有堑壕和大量防坦克障碍物、旧堡垒及其他防御工事。在市郊,由适于防御的砖石建筑物、设置于交叉路口的街垒以及永备发射点构成火力网。英国首相丘吉尔将柯尼斯堡称为一座“现代化的重型防御碉堡”。

苏军侦察机航拍的柯尼斯堡(可以看见著名的七桥)

为了守卫柯尼斯堡,德军拼凑了4个步兵师、若干国民冲锋队独立团等约130000人、不足4000门火炮和迫击炮、108辆坦克和强击火炮,飞机120架。苏军参加进攻的白俄罗斯集团军兵力有145000,5420门火炮,坦克和自行火炮507辆,作战飞机1600架。 在开始强攻柯尼斯堡前,苏联炮兵对德军永备发射工事进行了大规模炮击。

守卫的德国国民冲锋队

1945年4月6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开始猛烈炮轰德军阵地,超过350万发炮弹落在德军阵地上,整个城市的地面都几乎要被撕裂,而后出动1000架攻击机轰炸机对德军阵地再次进行轰炸。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苏军进展迅速,当日苏军便击溃了城市外围德军,完全包围了城市。当天城市外围防区惨烈的战斗竟使苏联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指挥官也进入了苏军阵亡人员名单。

攻入市区的苏军

4月7日昼间,该市遭到密集空中轰炸,苏军航空兵在一天的战斗 *** 出动4758架次,向德军投掷了1658吨炸弹。苏军攻占了该市港口、铁路枢纽和许多军工目标,城内德军守卫部队基本处在崩溃边缘,城市居民开始大规模逃亡。晚上8时,德军大势已去,有些居民没能逃走开始在窗前挂起白旗。夜间残余德军又发动了几次反攻,但全部被苏军击溃,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苏军向市内炮击

德军统帅认为再做抵抗除了徒增伤亡外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电报元首指挥部请求投降,而希特勒的回答依然是那句:“战至最后一人。”4月9日晨,在苏军5000门大炮和大约1600架飞机的狂轰滥炸后,苏军突击部队对残存的德军进行密集突击之后,苏军近卫第11集团军对市中心的德军发起冲击,于4月9日21时迫使要塞守军投降。

德军投降

仅仅三天,苏军便击溃了德军经营多年严密布防的城市,打破了希特勒长期据守的希望,柯尼斯堡战役,共消灭德军官兵约42000人;俘获约92000万人;缴获迫击炮1652门、飞机108架。本次战役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苏联红军攻占了东普鲁士首府,摧毁了德国军国主义的东方前哨。战争结束后,该市成为苏联飞地,更名为加里宁格勒。曾经让世界列强恐惧的普鲁士军国主义从此彻底成为历史,柯尼斯堡上空苏军那呼啸的喀秋莎成了德意志军国主义葬礼的烟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罗斯法定结束日期为1945年9月3日),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

二战死伤无数,究竟哪个国家损失最大?哪个国家获利最多?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反法西斯国家有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法西斯侵略者有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

简短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

我急要战争的图片!!今晚就要用。。帮帮偶!!!
答: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

为什么说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答:而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战后秩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鲁士这个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代表,终于无论从疆域上,还是在行政区划上,还是在地理名词上,都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普鲁士曾经的首都,后来是东普鲁士的首府,也是那个诞生了康德的柯尼斯堡,被作为战利品划给了苏联。这个城市里面所有的德国人,被...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
答: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柯尼斯堡战役的介绍
答:柯尼斯堡战役(1945年4月6日—4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配合下,在东普鲁士战役过程中实施的进攻战役。苏军是通过地面军队、航空兵和舰队的共同努力取得最终胜利,拔除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堡垒。

二战后,柯尼斯堡为什么划给苏联而不是波兰
答:东普鲁士是纯日耳曼人地区,也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发源地,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是它的心脏,斯大林想彻底摧毁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就直接把柯尼斯堡及其周围地区并入苏联,将当地的德国人全部赶走。另一方面,出于威慑波罗的海三国的考虑,在这里建立一个俄罗斯人的堡垒,让这三个反俄情绪一向浓厚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