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冷战分为几个阶段?

作者&投稿:将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朋友您好!
  冷战中苏联和美国的攻势和守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因此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有一些有挑战性的举措对外扩张,前者的标志性事件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者的标志则是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优势占据战略优势,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

  第二阶段
  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长期陷于越战,加上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响应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止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在这一阶段双方关系曾经有一段缓和时期,大体是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签署关于《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苏联的扩张到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随后就有了衰退的迹象,而随着里根的上台,美国也开始扭转战略被动局面,争霸格局再次面临改变。

  第三阶段
  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严重困难出现停滞,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军事,经济和外交负担,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戈尔巴乔夫为了集中精力和财力以解决国内问题,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并最终由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战到此也结束了。   美苏争霸根本上来说是两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综合较量,在前阶段军事实力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而往后经济实力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两国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都把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远的损害。美国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和70年的滞胀,而苏联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世界长期处于核阴影的笼罩之下,就是所谓的冷和平,国家形势长期紧张。

  第一阶段,苏联和美国各有攻守,由于美国强于苏联,总体来说是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第三阶段,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第三阶段完全相反了,由于苏联强于美国,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也就是苏攻美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慢慢讲给听!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苏联处于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由于扩张战略的需要,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73年到1978年,苏联的军备开支比美国多出近1000亿美元。随着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苏联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甚至宣称,“地球上没有一个角落不在苏联的考虑之列”。于是,苏联向西方世界发动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攻势,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也酝酿成熟,并付诸实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由于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加上经济危机,实力大大削弱。而苏联随着勃烈日涅夫的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则大大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67,经济上仅次于美国,军事力量超过美国。因此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苏联的攻势的表现是:­支持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在非洲,插手安哥拉内战,挑起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在欧加登地区的军事冲突等。直接出兵占领阿富汗是其对外扩张的高峰;西线是苏联与美国争夺的重点,苏军3/4的兵力部署在苏联欧洲本土和东欧,总数达320万人,另外还部署了80%左右的中远程导弹,70%的海军力量,74%的空军和空防军力量。这些力量的投放使得苏联军事实力在欧洲占据了优势地位。苏联的军事实力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明显加强。它的陆军一直非常强大。20世纪80年代,苏联生产的坦克是美国的4—5倍,大炮是美国的9倍。海军原是一支近海舰队,在1962年的加勒比海危机(也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中暴露了自己的弱点。这以后,苏联大力扩建海军,建成一支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1967年中东战争期间,苏联黑海舰队开进地中海,1968年驶入印度洋。1970年4—5月,苏联出动波罗的海舰队、北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四大舰队的2000多艘舰只在三大洋七大海域举行第一次全球性海军大演习,显示了苏联的强大作战能力。1970年的时候,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已达到同美国势均力敌的水平。 ­
  ­
  在核武器方面,苏联历来十分重视。苏联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试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的国家。勃列日涅夫更加快发展战略核武器。据美国估计,1964年苏美在洲际导弹上的数量对比是1∶4。这以后,两国差距迅速缩小。到20世纪70年代中,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大体同美国相等。1972年5月,苏美两国首脑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莫斯科会谈,发表宣言承认了这一均势情况,宣布“平等与同等安全”是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到80年代,苏联的核武器数量超过美国,苏联的核武器数量居世界第一。1980年苏美拥有的战略武器数量情况是:洲际导弹是1398对1054;潜艇导弹是950对656;远程战略轰炸机是150对348;在战略武器上,苏联只有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数量才比美国少;总体来说,苏联在战略武器数量依然占上风!常规武器方面,苏联拥有明显的数量优势。1981年,苏美的军队成员分别是370万人和200万人;坦克是48万辆和11万辆;战斗机是4885架和3988架;潜艇是370艘和121艘。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居世界第一。
  无论是战略武器数量还是常规武器数量,苏联都比美国多很多,其中,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非常强大,一个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竟然能和整个北约(军事组织)匹敌!苏联的核弹头数量和常规武装力量都居世界第一,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头号军事大国!

  所以第二阶段是苏攻美守!以上是各阶段冷战中苏联和美国的攻势和守势,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空来我QQ空间看看,我的空间有苏联、冷战、政治、军事的文章!QQ442455253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答:美苏冷战的特点: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

美苏冷战是怎样开始的?
答: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各种国际力量经历了一个分化与改组的过程,苏联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苏美两国力图保持两极格局,它们既对抗又妥协,既争夺又勾结。为使自己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美苏加强了对各自盟国的控制,从而加剧了两个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社会主义...

简述二战结束以来苏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答:既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又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相争

冷战的开端
答:开端 2战后苏美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的上升,导致了冷战。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苏美冷战的全面开展,马歇尔计划与莫洛夫计划的对抗,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开始,两个朝鲜和两个德国的出现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北约和...

怎样看带美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到进行冷战的对抗?
答: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

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哪个国家强大些
答: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国苏联...

二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答: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以缓和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5、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

二战后的美苏关系演变
答: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以缓和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5、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

苏美冷战,具体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

关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的论文!25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_百度知 ...
答:虽然冷战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军事力量的对抗,但 财富和实力始终是相关的 ”从长远的、深层意义上看.冷战演绎的主导者和胜利者不是军政力量而是经济力量。本文拟以经济冷战为线索讨论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演进的历史,并揭示其内在的必然性.一、从冷战到缓和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战后到60年代末.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