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筑了那些闻名于世的建筑物?(要详细的哦)

作者&投稿:丑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在位时,建立了哪些著名建筑~

大秦都江堰 大秦郑国渠 大秦十二铜人 大秦直道 大秦长城 六国宫殿咸阳微缩版 梁山夏宫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 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桶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像其中的关联之处。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是谁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这里,既提到中羡门、外羡门,想必肯定有内羡门。这似乎表明地宫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闭在中羡门以外的地方,内羡门以内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至于墓道之长也就可想而知,若说有三百丈洞室的存在自在情理之中,难怪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地宫的洞室就在现在人造封土以南直达骑山中心主峰——— 望峰之下。
据考古勘探,以及对墓道兵马桶位置的判断,专家认为,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喝石,南达会稽,在琅邪、芝朱一带留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否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
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
一切都不得而知。
时常有人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泥人泥马来陪葬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桶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叉不一致。
一种观点认为,秦桶坑出土的这支秦代军队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秦桶坑大批兵马桶的军事阵容,正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形象记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
一种观点认为,秦兵马桶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可称之为宿卫军。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兵马桶军阵为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兵马桶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四号坑,即拟议中的中军;三号兵马桶坑是统帅右、左、中三军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兵的壁垒。三军拱卫京师,是秦始皇希图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一统江山的反映。
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四号坑的问题,秦俑军阵是由正、奇兵和指挥部组成的军阵,从而否定了三军说。
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陵兵马桶军阵乃一项未竟工程,全部建成应有50000兵马桶坑。这个庞大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配置兵力,实为秦代“乘之”所演习的八种阵法申最基本的阵法方阵。方阵阵法的特点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军兵精而少,接敌的外围四队兵力较多。秦俑军阵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阵法来配置兵力的。
一种观点认为,兵马俑三坑,不是象征左、中、右三军,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绝非人们通常说的指挥部,它应该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一号坑是反映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或称之为南军;二号坑是反映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可称之为北军。
对于三号坑,有人认为是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是作为在军祭祖的对象的社主和迁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对于二号坑,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弯兵阵为朱鸟阵,战车、步兵、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战车阵为白虎阵。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为《尉缓子》所云的“常阵”。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
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

长城
万里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被列
为世界奇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游览胜地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
群.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
用澄浆砖包砌,里面是夯土.它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
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
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
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型秀丽.紫金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
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
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
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
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
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
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世界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
的文比传统,显示着5O0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现在,故宫成
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游览地之一

颐和园
颐和园是以湖光山色著称的我国古典名园,面积达290公顷(4305亩),
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
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
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练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
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
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
它有300多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们登临其上,环顾四周,首先看到的
是那广阔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
条甬道又叫海漫大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而由人间
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

布达拉宫
耸立在西藏拉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气势雄伟,巍峨壮丽.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我国,以及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
筑群.宫内拥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使它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宝库.
布达拉宫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0多米,东
西宽36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人
们走过拉萨河大桥,高耸山顶上的布达拉宫雄姿就映入眼帘.朱红色的宫墙,
金碧辉煌的宫顶,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壮丽.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 7世纪,至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意
为"佛教圣地".据说,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
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下令修建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筑
一城以夸后世".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
馆,于1979年国庆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占代
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云冈石窟
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
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
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
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整
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多
个.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
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400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
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
和碑刻3600余品.

敦煌,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家的圣地,也是一处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敦煌,在我国西北部甘肃省.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在敦煌县城东南25
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石窟长约1600米,高50米,重重叠叠,密如
蜂房.它保留了前后历经1000多年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 492个,壁画 45000多平
方米,彩塑2000多座.这些壁画和彩塑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都是
惊人的.

秦人第一陵探秘

秦始皇第一祖陵惊现甘肃礼县

新华社兰州8月26日电(记者冯诚 谭飞 张燕)甘肃省有关文物考古专家近日向记者披露,经过八年多时间的发掘和研究论证,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礼县也被认定是中国古代重要史书《史记》所记载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至此,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的两大千古谜团终于大白于世。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因此,秦族、秦文化的发展史也成为海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974年,陕西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轰动。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秦人应有四大陵园区,并努力寻找它们的所在地。到1987年,秦人四大陵园中的二、三、四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都在陕西被发现。但秦人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在哪里,却始终无从得知。
据《史记�6�1秦本记》记载,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后因牧马有功被封地授侯,成为周的附庸,得以建立秦国。所以,“西犬丘”实际上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和根基所在,查明“西犬丘”的地理位置对研究秦史意义极为重大。
1993年,由于盗墓者的乱挖乱盗,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上的古墓被意外发现,一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甘肃省文物考古所随即在大堡子山进行了为时8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探明了在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40米的墓葬区内,共有中字形大墓两座,瓦刀形车马坑两座。墓地的东北、北部和西部山弯,有规律地分布着间距为5至7米的东西向中小型墓葬,总数在200座以上。根据钻探资料,考古工作者依山势由下而上发掘了两座南北并列的东西向中字形大墓、1座东西向瓦刀形车马坑和9座中小型墓葬。

阿房宫 秦长城 秦始皇陵及附属建筑 灵渠

最著名的就是长城了!

秦始皇陵墓那些未解开的千古之谜!



秦始皇建筑了那些闻名于世的建筑物?(要详细的哦)
答: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占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云冈石窟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今后,修建了多少伟大工程
答:秦直道,建筑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是秦始皇命蒙恬大将亲身缔造的,这条直到,横跨14个县,总长800多公里,可以直通秦皇宫,为抵挡匈奴的侵略,秦直道就像是一条现代高速公路通常,为边关的将士们运送着物资和器械,后来汉朝反击匈奴,也是走的秦直道。而这条秦直道,是秦始皇身后回宫的最终一条...

秦始皇创造了四个旷世工程,你知道哪几个
答:其四、万里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并且抵御匈奴的入侵,命人随地形在原来的长城的基础上建立了至今仍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从高出俯瞰,这蜿蜒万里的长城就像是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展现了中国山河的不凡气势~

秦始皇当时修的工程建筑有哪些?
答:2、秦直道 秦直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南起秦帝国都城咸阳附近的九泉山,穿越鄂尔多斯高原,直道绵延向北,直抵大漠深处阴山脚下的包头九原郡。全长700多公里。秦直道是一条以便走马传书、运送守边给养、调动部队的笔直驿道,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包括位于直道附近的与...

秦始皇在位期间一共修建了多少建筑,请一一列出
答:郑国渠,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嬴政的什么工程,让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都汗颜?_百度...
答:要说秦始皇的伟大工程,就是两样——长城和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已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令埃及金字塔汗颜的应该是长城了。长城和埃及金字塔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很庞大的工程,都是靠劳动人民用汗水一点一点堆积而成的,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区别于金字塔的地方就是长城有抵御外来侵略...

秦始皇修建了哪些宏伟的宫殿
答:除了要震慑天下外,始皇大建宫殿,也是自身私欲和求仙的个人心理在作祟。秦王朝的宫殿建筑群,不仅是当时最高技术的集合,里面还集中了各地的奇珍异宝供始皇赏玩,因此这一建筑群还是一座大型博物馆。始皇痴迷神仙方术之后,以真人自称。为了达到隐匿行踪的目的,他下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

秦始皇所修筑的一个旷世工程:足以比肩长城,2000年后还在使用
答:秦朝的那些旷世工程,都已经完全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秦始皇所修筑的一个旷世工程,不论从规模,还是其作用上,都足以与秦长城相媲美。更令人佩服的是,此工程至今还在使用中,它就是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秦直道。秦始皇横扫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威名...

秦始皇的四大宏伟建筑是什么?
答:没有秦使皇四大宏伟建筑一说,只有秦始皇四大工程或者秦朝不世之工程,即:阿房宫 万里长城 渠道(灵渠 都江堰、郑国渠)秦台

秦始皇为了巩固国防,建筑了什么?
答:建筑是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侵,修建了长城,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有万余里。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