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佛教弟子求生各方净土,那么求生后属于六道中的哪道?三界和六道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刘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里三界和六道的关系,三道包括六道吗~

  六道中分为三界,三界也就包含六道。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前三道为三善道,后三道为三恶道。

  分述三界如下

  欲界:
  从地狱道起,包括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到天道的欲界六天,统称为欲界。
  天道的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此六层天称为欲界六天。

  色界: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
  无色界四天。一、空处天。二、识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从地狱起,至于天道的最高层非想非非想处天,统名为轮回六道,生死三界。在三界六道之内,必处于生死轮回业海之中,皆属凡夫众生。

  除色界四禅第五层起至第九层天之间的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名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不在轮回生死之限。

  佛菩萨另有愿力住三界内度众生的,另当别论。如地藏菩萨常处地狱内度恶道众生。又如主命鬼王,乃菩萨慈悲愿力,久处鬼道常度众生。
  《地藏经》中云: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祝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是对娑婆世界中不同空间的分别归为三类。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拯狱。
六道是对娑婆世界中三界众生的分别归类。
其中欲界生活着天人、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诸道众生。
色界和无色界只有天人。
天道又有二十八层,欲界六层天,色界十八层,无色界四层。有些层次的天又分诸多空间。比如欲界第一层天四天王天有四个空间,第二层忉利天四方各八个空间,中有一天,共三十三个空间,所以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
总的来说,六道是此世界六类众生,三界是这六道众生的生活环境。

佛教弟子往生各方净土,已出三界,超越六道轮回。
一、三界
(一)欲界(梵ka^ma -dha^tu ),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二)色界(梵ru^pa -dha^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三)无色界(梵a^ru^pya -dha^tu ),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 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二、六道
六道属于三界,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阿弥陀佛!

三界
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 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六道
六道属于三界,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名六趣。

往生到各个佛国的,已经超脱六道轮回了

已出三界为正果,再不受六道轮回之苦,但是多年没有谁修成过

三界是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六道是天 人 阿修罗 畜生 饿鬼 地狱
那么佛的弟子求生后在六道中都有 他们身不离六道 心却不入六道

学佛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娑婆世界,那么当我们死后会不会生到别的秽土世界...
答:出家佛弟子,具足戒比丘。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这个是有可能的。一佛所教化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以此推测释迦佛的教化不止我们地球世界一处,还有像地球世界一样的三界六道轮回系统。并且《地藏经》中,明确指出,在地狱受苦的众生,此界坏时,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已,还复来此。足...

佛教之中,所说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看不见
答:这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是声明舍利弗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他虽现出家的小乘罗汉相,但他本是大乘菩萨,不会不懂,而是装不懂,好像是跟佛二人在唱双簧。佛用心念的威力感通他,叫他提问,是佛与弟子间心念彼此感应道交。于是舍利弗就心中产生一个思想,假如菩萨心净了,那么成佛时他的佛土就是净土;如此说来...

...佛到底说了什么 佛想要众生怎样 自小被佛教思想感触不假思索就信...
答: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1950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英国哲学家柏克森研究唯物哲学,他于1956年写的专著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后来他旅游至印度,在灵鹫山见到了迦叶尊者(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

东方净土跟西方净土等无差别,为什么大家都弘西方啊
答:而诸佛菩萨所发通别之愿虽无量无边,不妨弥陀以四十八愿为本,药师以十二大大愿为本,乃至一一佛各...太虚大师《药师经讲记》云:『七众弟子,若具信心,皆得往生琉璃世界。盖佛法如宝藏,非信手莫能入;信...又、此经明佛果功德,劝信求生,亦如弥陀等经之劝发愿往生。结论:本文主要意旨在澄清某些认为琉璃净土...

...性的也很罕见了,即便是此等人,如果不求生净土,照样轮回
答:我诸弟子亦复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养。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堕深坑【阿鼻地狱。】(贪求净土乃至一切外物者,皆名外道,心外求法,就如以上佛所说,此人被外魔、心魔等诸魔所骗,舍自身所有之宝物,而趣于邪道,外求虚幻,上当受骗,而死堕于深坑之中,贪于外物者,不名为依三宝者,...

...药师佛琉璃世界需要哪些条件?兜率天米勒菩萨净土修行需要哪些条件...
答:十方净土,以往生西方最为容易,若是这最容易的都达不到,其他更别想了。往生东方世界,要持戒圆满,专修药师法门,求往生兜率天的,若欲念不除,多是生到外院,完全不知道修行,《弥勒上生经》说:“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看看自己能做到否?佛灭度后九百多年,有三个道友:无著、...

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答:2、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弟子们大都当下都可以成办生死,净土是佛留给我们的,除了弥陀净土,药师净土,还有弥勒净土,各个净土都有方法可以去,你也自己修彼佛的法门,发愿求生彼佛净土,这在经中详细的有说,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很广,和我们娑婆有大因缘,所以,今天弥陀净土比较兴盛,其他净土修的人就...

佛教中的净土、往生什么的谁去过
答:现在许多书、文章,如极乐世界游记等,记述了极乐世界的状况,如佛经所述,证实了佛所说真实不虚。但,去极乐世界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佛经中关于净土方面的经典所提到的条件,如净业三福等等。大多是去世之时往生净土的,但也有修行好的,在世即可在定中到极乐世界见佛,此类事很多的。

佛弟子请告知 佛法四种国土的事?
答:畜生道、鬼道、地狱道就相对人道更为粗劣,几乎都是在受苦,除了少数伏德极大者,如龙王、鬼道中的神明、乃至发大愿去三恶道渡化众生的佛菩萨等,其余多半受苦无量,而色身也相对於天道人道更为低劣,意识境界也不如人道的定慧殊胜。而四土,其实就是众生的自心净土,或称自心如来,众生皆有如来智慧...

佛土就是净土吗?每个佛都有一片佛土吗?
答:而是说可以永远在佛的庇护之下了,至于还需要多久你才可以证得无上菩提,那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但同时你要注意到,所有的佛都有灭度的一天,即使是阿弥陀佛号称无量寿,一样也会灭度的,所以太懒惰可不成哈,就象六祖惠能说的一样,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然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