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延迟满足”是不是真能教会孩子珍惜?

作者&投稿:鄘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玫谨慎教授曾经说过:要在孩子6岁之前立规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实验发现,

6岁以前自律能力和能够抵抗诱惑能力强的孩子其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成年后的成就都比自律能力差的孩子要高很多,这个实验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延迟满足”。同理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意思是说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出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是什么样的。而孩子的自律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训练出来的。这个方法也是我们家长朋友常用的“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知道的一个育儿方法,大致是说当孩子要某样玩具或者食物的时候,不要当时满足他,而是推迟一段时间再满足孩子。“延迟满足”现在被很多家长朋友用来教育孩子东西得之不易、要珍惜自己的玩具等等,不能说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但是确实是有点偏离方向了。再次强调一下“延迟满足”旨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和对自我欲望的控制能力。

孩子什么年龄开始“延迟满足”

我们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3岁以前的孩子你和他说道理是很难说通的,3岁前的的时期我们叫“情感抚养”,孩子3岁前你充其量就是告诉他“不行”,孩子3岁前的的所有食物玩具都是你给他买好准备好了的,这些基本都是给他白吃白玩的。如果你想训练孩子的自律和控制能力,3岁开始不妨可以试试”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我们要特别知道的是,我们做这个“延迟满足”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和控制欲望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认为某样东西得来不易或者是珍惜,也不是我们家长权威的工具,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认清。

如何做到“延迟满足”

孩子3岁以前是你给他准备好,3岁以后你带孩子去选,当你去超市商场的时候,你要让孩子自己选择,你就在旁边看着不说话,孩子选择好了以后会自己向你提要求,这时候就是我们家长说话的时候了,首先你要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很贵,爸爸妈妈目前挣的钱不够,爸爸妈妈要给你买衣服、读书要花钱等等,总之表达一个意思就是爸妈钱不够,这时候一般孩子都会哭闹或者生气,这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心软,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等孩子冷静下来后你再问一遍孩子是否真的想要这个玩具,然后我们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个星期攒点钱,下个星期带他来买。做完这些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

做完这些,重点来了,并不是说直接到下个星期来给他玩这个玩具,很多家长朋友就认为这就是“延迟满足”了,其实我们的“延迟满足”才刚刚开始。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孩子对玩具有期望,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要求孩子比如说每天画一幅画或者每天安静仔细的看一本绘本等等,这样一步一步的让孩子能够越来越自律和自觉。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这样慢慢的我们的“延迟满足”可以定2个星期一个月等。孩子的自律能力和控制欲望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不要什么时候都做“延迟满足”

不要什么时候都想着“延迟满足”,当孩子特别想要某样东西时,我们可以问他为什么想要这件东西,当孩子能说出正当理由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呢?当然,买之前一定要和孩子“约法三章”,比如说这个月就买这个玩具或者回家一定要每天看本书之类的等等,这时候就是考验我们家长的执行力的时候了,孩子都是很会看大人眼色的,如果家长能够按照约定做到了,孩子几次之后就会知道爸爸妈妈说到做到,孩子自己也会越来越自律和有执行力。在我们给孩子做这个”延迟满足“的训练时,也要求我们自己能够做到自律和孩子一起参与,而不是自己在一旁玩手机。



不能。延迟满足是为了达到长远结果而放弃了即刻满足的选择,这样会教孩子们学会放弃,并不能教会他们珍惜。

延迟满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达到让孩子学会珍惜的,比如孩子想要三块钱,那么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帮助你洗碗来获得这三块钱,益处很多。

我觉得,正确的延迟满足是可以教会孩子珍惜的,但是家长们一定也要兑现诺言。

延迟满足是何意,不及时满足孩子是为了自控力吗?
答:因此,运用延迟满足的前提是家长能及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确保孩子是十分的信任自己。延迟满足是一个可以锻炼孩子自控力的方法,但是如果家长理解错误,并且训练的时候用错方法。那么这个延迟满足的方法是完全无效的,甚至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错误运用延迟满足有什么危害?使孩子成年后过度失控。在孩子小...

“延迟满足”,你用对了吗?
答:我去卧室找裤子的空档,孩子他爸就把孩子呵斥哭了,说什么,又不是小姑娘家家的,这不好看那不好看,还有你,孩子说什么,马上就满足,你能满足他一辈子吗?你不知道延迟满足吗?孩子要迟到了,我也着急上班,没顾上吵架。到了单位,我冷静下来,想说一说这个被众多家长推崇的“延迟满足”。“延迟...

在家庭教育中,“延迟满足”不可错用
答:家长守信,也是孩子能够养成自控能力的关键。只有那些常常被及时满足并且深深知道自己会获得的孩子,才能真的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因此,延时满足并不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让孩子单纯的等待。真正的延时满足教育是要让孩子懂得在面对责任和苦难甚至是不当的诱惑时,学会忍耐和担当,才可能追求到更大的成就...

延迟满足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答:      感悟:作为家长,我们常常随口答应孩子的需求,而后也尝尝不走心的搁置或者遗忘,而再次被孩子提起,还不允许他无理取闹。哪怕再小的需要,不要随意答应或忽视孩子的表达,一旦答应一定要及时满足和兑现。    自我评判:昨天刚刚答应的今天要带紫曦小朋友游泳,...

延迟满足—究竟是成功学的骗局,还是高层次的真理
答:孩子的童年真的很重要。成长环境与认知能力才是孩子能否走上正途的关键性因素。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许多家长强迫孩子学会延时满足,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一施压,会影响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没法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对...

面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候,该如何进行延迟满足?
答:就教育孩子而言,不同的情况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每个家长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因此,我们看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将反映不同的性格和三种儿童观。许多孩子更有可能成功的原因表明,他们从小就具备良好的素质。必须说,这与家长的正确教育方法密不可分。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大力提倡“延迟满足&...

教育孩子怎样做到延迟满足
答:怎么做才能达到家长预期的效果呢?最主要的就是给孩子制定目标,规定不同阶段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一周为单位,既可以让孩子的期望值很快就能实现,又能让孩子体验到实现一个小目标也不是那么太困难。慢慢的,孩子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同时通过这种延迟满足的方式,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付出努力的...

面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是该“延迟满足”还是“适时满足”?
答:因为除了父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去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有要求。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家长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的去满足,但是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一定要拒绝,如果孩子采取哭闹的方式的话,家长一旦心软就很容易一退再退就会让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哭闹就能够让家长去满足...

这些年,我们是否对『延迟满足』产生了误解?
答: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实现延迟满足呢?第一,延迟满足应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公共场合需要排队,告诉孩子我们需要等待;游乐场里的玩具需要轮流玩,告诉孩子我们需要等待其他人玩好了。有的家长甚至对待同一件事情规则都是不一致的,这样的标准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