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礼仪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思,白色代表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杜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颜色是我们的眼睛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代表色,科学的来讲,实际上所见到的不同的颜色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我们的肉眼接受后,通过视觉神经的感知所得到的信号,不同的颜色它们的饱和度、明度、色相不同,同一颜色也分许多种,有着细微的差别。颜色是大自然所馈赠的,人们不但感知着颜色,也在生活中运用着颜色。

颜色体现在人们的衣物、器具、装饰等方方面面,也用来形容人的面色,比如脸色煞白、面如桃花等。不同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寓意多各具特色。

热烈红色的看之让人兴奋,它有喜庆、热情、活泼等意,但是过于夺目,另外和鲜血同色,也会令人感到刺眼;清新的蓝色安静、放松、冷静、自由,但也表示忧郁、冷漠;粉色代表着可爱、青春、娇嫩、美丽、温馨的意思;

橙色和阳光同色,代表着温暖、青春、活力;紫色给人以神秘感,代表着愉快、高贵,但有的紫色也给人以恐怖之感;黑色往往代表着沉稳、庄重、神秘,也代表着阴暗;白色可以代表着纯洁、干净、朴素等,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恐怖的意味。

颜色多样,因为其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他们被用来从事的事情也不一样。这里就拿白色来讲。在秦汉社会礼仪中,白色常常被用来代表丧事,投降也以白色来表示。白色看之纯洁朴素,用在丧礼上看之庄严持重,更能用来表达对去世之人的哀思。

另外,人们的服饰发展中,除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羽毛、皮等,人们衣物的多是用丝、麻等来制作的,经过漂等制作过程,制成的衣物是黄白色,白色可以说是衣物的原始色,用白色来举办丧仪,从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对先人的尊敬,对简朴、自然的崇尚,披麻戴孝逐渐成为了习俗。秦汉时期的礼仪中,对于用色也是十分的用心,特定的颜色用于特定的礼仪之中,下面就以丧礼和降礼为例浅析一下礼仪中的用色。

一、丧礼中的白色

白色作为丧葬中的主要色调存来已久,家中有丧事的要披麻戴孝,参加丧事要身穿没有修饰的、布料粗陋、朴实无华的麻布衣衫,麻布未经复杂的工艺之前最初的颜色是泛黄的白色,白色是纯洁朴素的意思,白色丧服也叫缟素,在丧礼中配着素衣的就是素器,也选用没有修饰的、朴素的器物。

素衣加上白车可以说是前来吊丧的人的标准配置。白色作为丧葬的主色调由来已久,在人们对上古生活的想象中,也都是用白色的粗布衣衫和白色的发冠,后世的沿用也是对于先人的沿袭和尊敬。白色从五行学说来讲属于金,代表着衰败的起始,代表着来自西方的肃杀之气,而这些说法,正和丧葬的意味相同,虽然并不是因为五行学说白色成为丧葬的主色调,但是却也相互印证了。

不仅仅白色的衣物服饰和素器素车代表着丧,白色的云和气也预示着丧,古人对于天象之说也甚是痴迷,而白色的云气代表着不好的事情发生如司马彪见有白气生成,并根据其所指所行方向推出来了除宫之象,果真在三年过后,光武帝崩。秦汉时期,白色衣物也多来表示不祥的预兆和生死决别的意味。

传说中秦始皇在华阴时间素衣白马,留一言,后不见,为不祥之兆,是为秦始皇吊丧,在后人的传说中,白色更加成为不祥之兆。再如荆轲,他在刺杀秦王临行之时,送行的人皆穿白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白衣表示着生死决别。此外当时还有一种叫白衣会,白衣会表示因为有丧事而身着白色衣服,多是特来表示皇室中人的丧礼。

二、投降中的白色

在人们的认知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投降一般用白色来表示,无论是白旗还是白色的衣物等都可以用来表示投降。西方举白旗可能是因为基督在死亡时就是身着白衣,基督教崇尚白色,自然就把白色作为终止战争的颜色。

在中国举白旗投降的习惯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存在,在秦和东汉年代,有关于“兴白旗”的描述,到了三国时期,已经广为接受这种投降习惯。在秦朝汉朝时期的历史中,都有印证,投降时,皇帝或者将领投降时都是以丧的形式来表示,用白衣、白车、白马、白幡等来表示自己的诚意。

史书记载中,投降者将自己捆绑住,露出上半身,嘴里含着玉璧,跟随着的人抬着棺木,身上穿着送丧的白色衣服,将自己比作去世的人,以这样的形式来显现出自己甘愿献出生命来抵消自己的罪过。不仅仅是投降,使者有时也会身着白衣来显现诚意,便于达成共识,一般的臣子请罪也会用白色装饰来表示。白色多被用于丧,表达哀悼和死亡,因此用白表示投降也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的。

白色本意是纯净、朴素、贞洁等,正是因为它的意味良好,才被用于死亡这项古代认为的庄严的大事之中。

秦汉社会礼仪逐渐建立,各种色彩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在,后人们很难得知这些色彩运用的最原始的意图,也很难知道是被最先运用于哪种活动中,但是可以从挖掘出的古物、珍藏的史书等中探寻到当初的踪迹,但是无论怎样,白色作为丧礼和降礼的主色由来已久,直到现在仍然在被使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项内容,白色与丧葬相关联;

而且有许多与白色有关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自然就与不祥等征兆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投降使用丧葬之中的白色用来示弱进而表示诚意也是情有可原。古人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有寓意的,从色彩中也可以窥得他们的社会礼仪制度,更多寓意内容仍需要更深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孔令姗.论汉代丧葬礼节[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04):94-97.

秦汉社会礼仪中的用色考察——以丧礼和降礼为例,曾磊

丧礼的服色,龙晓添



周、秦、汉、唐朝时士兵的服饰分别是什么样的啊?
答: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

求各朝代服饰特点,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都要~不用太复杂只要各自的特点就行...
答:质朴的秦汉服饰 秦汉时期政治的大一统,使秦汉的服饰呈现出一种迥异于前代的破旧立新之感。秦汉服饰最具特色的便是质朴而又大方的深衣。深衣制下,男女均为上衣下裳,且衣裳连接中间束以腰带。深衣其特点是禅冠、朱衣、方心、田领、玉佩、朱履,所服总称“蝉衣”。由于秦汉崇尚黑色,深衣用色较深,更...

古代男子服饰名称
答:古代男子服饰名称统称为常服,常服也叫"私服"。军人和百姓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意为平常时候穿着的军服。其主要特点是庄重、威武,能反映民族传统习惯和精神,适合日常穿着。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

中国古代送别礼仪
答:另外,古人送别的时间多为清晨或者傍晚,在诗词中也寻得到依据。古人的送别习俗如此之多,相比之下,现代人对于送别则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只是简单地发个短信,或者打个电*话道一声也就行了。送别的习俗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一样的离情,不一样的表达,或许是现在的人们太忙,又或许是人们越来...

秦朝民间有哪些风俗习惯?
答:秦汉习俗概述中国的习俗既丰富多彩又源远流长,早在《诗·周南·关睢序》中便有了“美教化,移风俗”的提法。有人认为《诗经·国风》堪称中国习俗史的权舆,其中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习俗画,一部《国风》就是一部上古风情录。秦汉时期政治的高度统一、民族的空前融合、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的日益...

《礼记·玉藻》中的传统礼仪
答:《礼记·玉藻》中的传统礼仪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上述经典曲取自《礼记·玉藻》。《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里面有对各种礼仪规范的记载。所谓“九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要学...

哪几个朝代的女子服饰差别比较大,至少要六个,谢谢大家哈~~
答: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

汉服的起源及发展
答:‘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一方面说明了汉朝之后汉服作为汉民族的服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所改变和发展,一方面说明了辽代皇帝对于汉服礼仪文化的重视。

中国汉服的历史发展文化,要写作业,急,在线等?
答:但由于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唐代的软脚幞头这时已经演变为了内衬木骨、外罩漆纱的幞头帽子。皇帝和达官显宦戴展脚幞头,公差、仆役等戴无脚幞头,儒生戴头巾。宋代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袍为主,官员除祭祀朝会以外都穿袍衫,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

汉服的种类有哪些?
答:汉服主要分为三大种类,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襦裙”制。由于深衣男女都可以穿,是一种实用的服饰,既可以日常穿着也可以当做礼服。在非正式场合君主和百官及士人都会穿着。襦裙一般是用于常服的,一般为传统女子的服饰。汉服,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