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作者&投稿:勾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法律分析:
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其他自然灾害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流域综合治理以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以及脱贫工程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三)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地面塌陷治理,应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1)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宜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2)达到稳定状态的,应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建等综合治理措施;(3)对...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议
答:(2)对离管线较近、对管线有潜在威胁的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等,防治工作可在工程建设后进行。3.一般防治点(段)对离管线较远的地质灾害点,作为一般防治点,防治工作可视工程情况而定。表9-20 山西支干线各站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一览表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各种灾种(包括潜在的地质...

防止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采取的正确防御措施是
答:防止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采取的正确防御措施是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实施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计划
答:一、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降水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局天气预测, 年我市主汛期(4-6月)降水量约为1000mm左右,较常年(多年均值为853.3mm略偏多,由于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有降水相对集中期,局部地区有洪涝与内涝发生。二、主要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实行...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是
答:首先,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其次,修建挡土墙、排水沟等工程设施,防止泥石流再次发生;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总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议
答:根据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评估区内单灾种评估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洪水冲蚀等灾害比较严重且分布较广,其他灾种灾害相对较小且分布零星。综合评估也基本反映了这一规律。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及分布特点,防治措施建议如下。表5-31 甘肃段管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我国西部山区与地貌相关的灾害及防治措施
答:地质灾害的发生,是自然与人为双重作用的结果。说是完全地做好预防工作,使之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那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要尽量地将其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学习、了解并掌握这7种常见灾害性地貌,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造福大家。 已赞过 ...

如何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
答:地质灾害发生后,各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要按地质灾害速报的规定,务必第一时间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并按照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抢险救灾。五是完善灾害防治措施。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简易观测措施、灾前报警措施、紧急避让措施,对防灾预案确定的隐患...

防治措施与对策
答:4.争取资金,积极防治 积极建议有关县(市)政府拨出专款治理的同时,协调搞好防治项目的规划、论证、立项上报工作,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430万元、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650万元。 二、预防对策措施 地质灾害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是受大气降水、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控制,因此试图...

工程地质知识:发生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答:(3)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崩塌滑坡灾害在大规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应尽早制定好险区人民疏散、撤离计划,以防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二)发生地面塌陷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视险情发展将人、物及时撤离险区。在发现前兆时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