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府,州,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作者&投稿:杨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时期的州府有何区别?~

明清时期的州府的主要区别在于:
明朝的州可以领县,清朝的直隶州领县,但散州不再领县。也就是说,明朝时的地方行政架构是三、四级并行制,以四级为主。而清朝时的行政架构则是三级。
明朝的地方行政架构:明朝的地方行政架构,一级为省,长官是布政使。明朝取消了元朝时的路,省下辖府及直隶州,均向布正使司负责,这是第二级。第三级是散州及府下辖的县。第四级是散州下辖的县。
清朝的地方行政架构:主要是沿袭明制,但在散州的配置上有所不同,清朝散州不再辖县。也就是说,清朝的地方行政构架为三级。一级是省。二级是直隶州、府及直隶厅。
这其中,直隶厅是一个新的东西,他主要用在新开垦的地区,直隶厅和直隶州及府平行,其地位低于府但高于直隶州,其下属不领县,而直隶州和府是可以领县的。第三级是散厅、散州和县。


扩展资料:
州府,是州和府的并称,上古时期置九州,秦统一六国立郡县制,西汉全国置13个州监察区,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
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
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隋代文帝废郡,立州县置,炀帝改郡县制,设九州刺史,分部巡查。唐宋为道路制,设10道和15路,并于道治、路治所在地设府,地位与州平级,元置行省制,设总管府、散府、直隶州、散州。明清时期,置布政使司和省,设府、直隶州、散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州府

府是由古代郡制演化而来的,是州(后来的省)之下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包括有n多个县,是合乎古制的,而道则是唐朝才出现,是半道出来的,而且其最初是替代州,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的,道下有府(也叫过州\郡).但是到了唐末,又被拿出来作为军区的一种划分.宋朝时候,道改名叫路,但仍然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元朝设立了行政制度,但是行省管辖范围太大,下面又设置了道.到了明清时期,仍然沿用行省制度,但是管辖范围小了很多,省下直接就是府了,府下再设县.而道在明清时期,仅仅是个军区划分的单位了,虽然看起来比县要大得多,但已经不能算是行政划分里的单位了!
所以,府制要比道的渊源更远,也更加正统.现在的地级市,其实就是府制的延伸.而县级市\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州等有些道的概念.

1、府:

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唐至清代都有这一行政区划的名称。

2、州: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县级。

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省长)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今天的县级。

3、县:

明清时期的“县”和现在的“县”等级一样。行政区划级别与地级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通常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管辖,也有少部分县由省直接管辖。


扩展资料:

明朝行政划分;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分离。

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

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道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明代并改元的路为府,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明朝大致上继承元朝行政区划,其一级地方行政区分置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与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别掌管行政、司法与军事等三种治权,防止地方权力集中。

布政司通称省,底下依序有道、府与县。道是明朝特别设置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行政单位,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府原为元朝的路,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军事区划有卫、所两制。明代宗、明英宗时设有中央派出管理行政的巡抚与管理军事的总督,地位在布政司与都司之上。为限制巡抚与总督的权力,又设有都御史制衡之。明朝最后有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明朝行政区划

百度百科_府

百度百科_州

百度百科_县



明清时期,府相当于现在地市一级的行政单位,下辖数县级单位。州分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与府是同一级别,散州相当于县。县与现在行政级别一样,但当时很多县的行政区划比现在要大,建国后,很多大县都被重新划分过了。

在明朝,通常是行省以下设府,府领县。但也有例外,这就是州的问题。有些州直接归行省管理,称为直隶州,与府平级,下面领县;有些州归府管辖,称为散州,有领县的,也有不领县的。

镇、乡、市

古代城市分为府、郡、州、县
答:府、郡、州、县不是同一时期出现的名称。按省、市、县的顺序,秦汉时期设州(省)、郡(市)、县。明清时间设省、府(市)、县。简单的说,府就是地级市(汉朝以前为省)。郡是县级市(不辖县的市),级别在州和县之间(明清以后撤销郡),隶属府。州明清时期分为直隶州和散州就是地级市或县级市,...

知县知府知州是几品官?
答: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差不多,只是有些名称变化以及地域的合并和拆分,明朝时期设置的南北两直隶和布政司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面设府、县。同府一级的还有直隶州,府下面是县和属州。也就是说州分为两个等级,一个和府差不多,一个和县差不多。太守一职,相当于官职 太守的称谓,首见于秦汉,是对郡守...

求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如:郡,州,城,等。都等于现在的什么
答:清朝时南安建制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领有南安等七个县。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永春县升为直隶州,辖有德化、大田二县。南安仍与晋江、惠安、同安、安溪等县合为泉州。三、如永春县古称桃林场,建场时间,史志所载共有三说:一谓隋开皇九年(五八九年),一谓唐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一谓...

古代的知县、知府、太守这些官位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
答:县在政区建制开始于春秋时期。那时,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边地设县,后来又推行到内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两千多年不变,直到今天。2、知府,也称太守,两者是一个官职,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

明代军政两界都有什么官职?主要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位?
答: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 [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地方)布政司,府,州,县。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答:宋朝时期,朝廷派遣朝官担任县的长官,管理该县的民政事务,即“知县事”,简称“知县”。至明清时期,知县才成为一县的正式长官。知府、知州、知县有何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知府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地方官职名称,在有些朝代被称为“太守”,它掌管着一府的...

州府县的区别
答:南至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界二百八十里。3、县:在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所以县都不打,根据计算,平遥县城的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多一点。三、使用年代不同 1、州:州制是隋开皇三年启用的。2、府:起源于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划。3、县: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请问古代地理区域划分的道,郡,府,州,区,城等如何从大到小的排列?都相当...
答: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州: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

明朝的府和州有什么区别,有着怎样的隶属关系?
答: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散州实现了“县而优则州”的目的。但是直隶州的存在,仍然管理着县,兼有府和县的职能。比如说,如果清朝继续完善,把辖县的直隶州,都升为了府,那么这个“州”,就只存在于府的下级,和“县”是同一级别,但是身份比县高,这样似乎才是明清以来“州”的最终归宿,类似于今天的...

清朝时候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怎么划分的?比如“府”、“州”、“县...
答:以后厅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其行政长官仍沿用同知、通判旧称,不过已与各府的同知、通判不同。光绪末年,全国有直隶厅、散厅一百余个。州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唯其规模略小,政事稍简。隶属于府的州,称州(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