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店镇为何曾名为“锦川镇”并改名“新城店”后再改为“新盛店”?

作者&投稿:离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隋代开皇年间,夏津县在今新盛店设立,与今新盛店南15公里处的鄃县(今夏津县城)并存。鄃县隶属于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设置,随后又从清河郡划出设立夏津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从清阳县分割出一部分地区设立夏津县,但九年之后被撤销。天宝初年,鄃县更名为夏津,归属于贝州。此后,随着鄃城的废弃,县治迁移到了今县城的位置。


新盛店的历史变迁颇为丰富。明朝至清光绪年间,它隶属于智远乡。1928年10月,实行“区村制”,新盛店归第四区第二十二里管辖。1945年9月,归属第五区。1950年后,全县分为6个区,新盛店成为三区的一部分,区公所设在村里。1956年,区制撤销,新盛店改为乡。1958年,更名为新盛店公社。直到1984年4月,才转变为现在的行政单位——新盛店镇。


旧锦川镇的“锦川晚眺”,是夏津古八景之一,以美丽的景色著称。据清乾隆《夏津县志》记载,锦川镇曾名孙生镇,因其旁多水,荷花盛开,色彩斑斓,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如诗如画,被命名为“锦川”。新盛店在历史上曾名为“锦川镇”,后为求“兴盛”之意,改名为“新城店”,最终定名为“新盛店”,寓意繁荣昌盛。


扩展资料

新盛店镇位于夏津县城北10公里处,西、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本县苏留庄镇、北城街道办事处为邻;青年河贯穿南北,315省道、254省道、 318省道、育西路、雷霍路交叉穿过镇境。



新盛店镇为何曾名为“锦川镇”并改名“新城店”后再改为“新盛店”?
答:锦川镇曾名孙生镇,因其旁多水,荷花盛开,色彩斑斓,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如诗如画,被命名为“锦川”。新盛店在历史上曾名为“锦川镇”,后为求“兴盛”之意,改名为“新城店”,最终定名为“新盛店”,寓意繁荣昌盛。

新盛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1984年4月,改为新盛店镇。旧锦川镇之“锦川晚眺”,为夏津古八景之一。据清乾隆《夏津县志》载:“锦川镇,即孙生镇。镇旁多水,杂植芰荷,花红白相间,照映如锦,故名。又镇处高阜,每夕阳欲落时,远望霞光凌乱,天水澄鲜,诵谢宣城‘余霞散成绮’之句,令人流连不止。故‘...

新盛店镇的夏津故城遗址
答: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鄃城,改鄃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白龙王庙村汉墓群白龙王庙村汉墓群位于新盛店镇的白龙王庙村东。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派人勘测,发现古墓多处。上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后,曾组织发掘,经鉴定为东汉早期墓葬。出土有陶鸡、...

新盛店镇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答:在新盛店镇新盛店村,位于县城以北大约15公里的位置,有着历史悠久的夏津故城遗址。故城遗址的地势与县城相似,其中大十字街是地势的制高点。据史书记载,由于此地地势低洼,每逢雨季易发生洪涝,因此古代居民选择了迁移到更高处,将鄃城改名为夏津。这片土地见证了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以及现在的新盛店...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属于哪个市
答: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2)夏津故城遗址 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_城,改_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3)窦建德兵站遗址 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邮编是多少
答: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2)夏津故城遗址 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_城,改_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3)窦建德兵站遗址 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口有多少
答: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2)夏津故城遗址 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_城,改_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3)窦建德兵站遗址 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