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黎族服饰文化

作者&投稿:娄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黎族文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源于自然的黎族服饰,不仅是黎族人们文化的象征,更是黎族创造力的源泉。黎族的生活环境,以及传统习俗,造就了黎族服饰的色彩斑斓。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走进黎族,看看黎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吧。

  简介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的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穿黑色圆领贯头衣,配以诸多饰物,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以花纹装饰,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图案。下穿紧身超短筒裙。有些身着黑、蓝色平领上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有一道横条花纹,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裙子的合口褶设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颈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手戴银圈。头系黑布头巾。

  发展变化

  黎族服饰,并非全是根据体型而定。服饰的尺寸因为各个方言区的地域语言、族源、族系、崇拜、祭祀、丧葬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所喜爱的服饰款样标准自然也不相同。比如妇女上衣,哈方言的罗活、抱由、抱曼的衣衫特别宽而大,同样是哈方言的只贡(多港)的黎族妇女衣衫特别小而窄,在黎族妇女服饰当中,可称是最小的女衫了。关于黎族服饰,古代典籍有不少记载。如《汉书·地理志》:“武帝元封元年,略以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为贯头。师古曰:着时从头而贯之。

  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也多有记载。自古以来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妇女精于纺织、染布、刺绣等。如果说汉代“广幅布”,唐代的“吉贝布”、“盘斑布”、“食单”(桌布),到宋代的“青花布”等,和战国时代的“织贝”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苏轼在《峻灵王庙记》所说的“结花黎”就是美孚方言黎族妇女用传统的缬染技术织出来的。这就是历史资料所记载的黎族人民用棉花织成的富有文彩的纺织品,“织贝”。

  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和各民族交往的频繁,黎族服饰加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将无领直口和贯头上衣,改为挖口上衣领,或者将直身、直缝、直袖改为使腰身、袖口有缝(折间),或者改无钮为饰钮,后来又改为琵琶钮,直到将对襟改为偏襟。赛方言黎族,除陵水祖关、群英地区妇女穿的有花筒(俗称“丝筒”)外,其余均先是仅在裙尾、裙腰上绣花,其后又在上衣上反镶色彩较为鲜艳的布边,筒裙多织条格纹,最后就只有蓝衣黑裙或素身无花纹。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的黎族青年男女早已改穿汉服。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但是多数服饰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且上衣服饰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黎族服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体现了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黎族服饰是黎族人民喜爱的服饰之一,需要保留其民族风情习俗和服饰特点。当代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穿汉服、讲汉话。但在结婚时,仍然穿着传统服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各大宾馆、商店及旅游景点,为了体现其旅游点的地域和风情的特色,不少服务人员穿戴黎族服饰。

  中外游客都以能目睹或穿戴绚丽的黎锦、黎服为幸,并盛装留影以为纪念。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1983年3月成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海南撤州建省后,易名为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研究所承担着抢救、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和生产黎族织锦和服饰的任务。这对我省少数民族服饰的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作用。

  您可能还会喜欢:

  不断充实中的哈尼族民间文学文化

  白族形式多样的民间音乐文化

  复杂的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民俗

  朝鲜族的民间曲艺:老两口对唱

海南黎族导游词
答: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 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 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 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日常食俗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 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

苗族介绍
答:湘西苗族服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阳、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头帕和变型式样,服饰亦有8种。海南苗族服饰:由于海南苗族受当地黎族服饰的影响,苗女穿右偏襟长及膝部的长衫,仅一扣,无领,蜡染短裙,以黑、红色为主,花纹较少,束发,包一绣图案花纹的...

古代女子的发簪有什么讲究?
答: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

南方有哪些少数民族?
答: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8、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参观信息
答:属于山地文化的南方各民族的服饰多为上衣下裳式,服装材料以棉麻为主,其服装的款式变化之多和装饰形式之丰富可谓瑰丽多姿,这是山地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南方民族中,服饰最华丽的是施洞苗族的银装绣衣;最古朴的是黎族、佤族的贯头衣;最奇的是瑶族的狗尾衫;最秀丽的是傣族的短衣筒裙;而佩戴装饰物最丰富的是哈尼族...

民族有哪些分支
答:现今除湘西、松桃、铜仁和秀山、彭水等县有部分仍保持本族语言和服饰外,其他县已基本汉化。该支系服饰...(冲突)、民族迁徙、彝族社会的等级制度、民族融合以及自然图腾崇拜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最主要的是与...由于彝族在社会历史长河中传承和延续下来的特定的社会文化习俗所产生的互动因素,不同的彝族支系形成繁多...

民族风俗
答: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

求助浅谈黎族舞蹈的论文
答:在锣鼓声中,俄布隆夫妇身穿传统服饰,用洗擦宝石的米酒当作富贵的“福酒”,带头先饮起舞。舞时,琶俄布隆手拿淋有“福酒”的两支红藤叶向众人洒“福酒”。接着,身穿蓝、青、绿丝绸长袍的众男女在屋外用长袍袖子向屋里边舞边招手。女舞者手捧酒碗,边舞边向男舞者敬“福酒”。舞者头和身躯...

20个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民居
答:银的自然魅力和永恒价值使古今中外的人们对其发生兴趣。它们一经被认识和利用,便始终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相伴,从未衰落,如同它们自身的价值一样,是艺术的物质世界中“永恒”的题材。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认真的科学识别,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