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计算机和第二代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卞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4、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扩展资料:

计算机主要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

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

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计算机



计算机分为哪四个发展阶段
答: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晶体管时代。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有进入了智能计算机阶段.第一代( 1946 ~ 1957 ...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经历过哪几代计算机?
答: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基本元件。体积与功耗比第一代有所缩小和降低。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十几万至几十万次。除了用作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外,也开始用于事务管理。使用计算机的也不再限于军队、政府和科研机构。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把晶...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第五代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

电脑啊电脑?
答: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采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 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的主要特征是其主要元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体积缩小,稳定性增加、运算速度提高,功耗小,...

计算机根据实用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答:计算机根据实用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时期:1946—1958年;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时期:1958—1964年;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时期:1964—1970年;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时期:1970年至今。

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
答: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年)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7-1964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

第一代到第四代的计算机简称
答: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
答:1、第一代(1949一1956)特点:电子管计算机体系确立时代,器件采用其空电子管。基本技术:提出程序存贮方式,采用二进制码,考虑自动运算控制方式,发明变址寄存器,研制各种存贮器,确立程序设计概念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基础。2、第二代(1956~1962)—1948年发明晶体管。特点:确立输入输出控制时代,器件...

电脑有几代?
答:第1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

计算机的分为几代?(从逻辑元件、存储器、运算速度、有否操作系统、编程...
答:二、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已开始使用更先进的磁盘;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