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拉扎维时被模拟ICer跳过的章节--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作者&投稿:丘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深入理解电路系统的稳定性时,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犹如一座桥梁,引导我们跨越单调型与非单调型电路的差异。1932年,由赫尔曼·奈奎斯特奠基的这一理论,凭借其简洁明了的表达式,Z = P - N,为我们揭示了系统稳定的奥秘。其中,Z代表闭环右半平面极点数,P是开环右半平面极点数,N则是幅相特性曲线围绕关键点(-1, j0)的圈数,至少为半个圆。


以惯性环节为例,通过复数平面的向量形式,我们只需关注奈奎斯特图的关键点,即模值和相角。引入改写传递函数法,s平面和G平面的相互转换,使得稳定性分析更为直观。开闭环稳定性判据的精髓在于分析开环传递函数F(s) = 1 + G(s)H(s)的极点分布,F(s)的零点与闭环极点紧密相关,而其极点数与开环的相同,这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边界。


奈奎斯特路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概念,右半s平面的零点和极点贡献的相角差Z - P,左半平面则为零。稳定性的关键在于闭环极点是否包围原点,特别是(-1, j0)点。当开环极点数P大于闭环极点数Z(即Z=0),系统确保稳定,反之不稳定(Z=1)。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繁琐的闭环传递函数推导,让我们通过图形判断,直观把握系统的稳定性脉络。


以图7中的系统为例,相频曲线在开环幅频范围内穿越-180°两次,根据奈奎斯特判据,系统是稳定的。图8中,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析和幅相特性曲线的变化,清晰地体现了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的应用。蓝色曲线代表稳定性边界,绿色曲线则标记了不稳定性区域,闭环系统只要不包围(-1, j0)就确保了稳定性。


负反馈系统的稳定性并非仅依赖环路增益,如图11和图12所示,H1(s)稳定而H2(s)不稳定。即使环路增益在红色虚线处超过1,但闭环幅频曲线在UGB带宽内保持0°相移,形成电压buffer效应,抵消了可能的正反馈影响。通过瞬态仿真验证,我们看到特定频率下的偶数次相频穿越-180°与更好的稳定性息息相关。


当面对H4(s)和H5(s)两种情况时,幅频曲线的特性差异决定其响应。H4(s)的两次-180°穿越,确保了闭环稳定性,而H5(s)的缺失则揭示了这一点。实际上,开环特性穿越-180°的次数并不影响闭环系统的最终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179°或-181°的相移,不论增益正负,都不构成系统震荡的条件,这在奈奎斯特图的解析中能找到答案。总结而言,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初学者理解电路稳定性的关键工具,而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原理。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深化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



  • 毕查德・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科学出版社, 2019

  • 卢京潮,《自动控制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初学拉扎维时被模拟ICer跳过的章节--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答:最后,我们需要明白,-179°或-181°的相移,不论增益正负,都不构成系统震荡的条件,这在奈奎斯特图的解析中能找到答案。总结而言,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初学者理解电路稳定性的关键工具,而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原理。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深化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毕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