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及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法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②有利于各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④推动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菲律宾--1946年独立;
1950年以后,政府开始限制消费品进口,实行外汇管制,鼓励发展替代进口商品的工业;
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菲律宾的外项型工业比较发达.


越南---1945年独立;
1976年宣布全国统一;
1986年实行改革开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产区,从越南出口的产品来看,大多都为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属于欠发达的农业国.


老挝---1945年独立;
1975年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1988年以来,推行革新开放路线,对内调整经济结构,对外实行开放.

柬埔寨--属于落后的农业国;
1998年以后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泰国---属于典型的农业国;
1961年起,实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扩大出口,引进外资,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较快,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
1997年,爆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199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恢复;
1991年起,实行汽车业自由化,发展很快;
泰国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尽次于日本和中国的第三大海产国.


缅甸---1948年独立;
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989年,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增速;
近年来,私营经济发展较快;
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其它因素,经济遭遇困难.
缅甸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都很丰富;
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国.


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
1963年,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资源丰富;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电子,汽车装配,钢铁等部门,矿业以锡,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农业以香蕉橡胶,可可,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
1968年以来,大力调整经济和产品结构;
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创;
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外向型的制造业;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国;
建国后,在保持原有以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为主的经济特色的同时,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来建立较合理的经济结构.
制造业发展极为显著,是仅次于休斯顿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粮食全部靠进口;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经济支柱:运输,贸易,金融,制造业和旅游业.


文莱---其经济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
独立后,积极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产品和液化天然气.


东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国;
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一些地区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民族独立于国家统一不一样,国家不一定就一个单一的民族,地域的原因决定很多时候民族与民族之间是交叉的,无法独立开来,即使想小日本那样的独立的小国家也存在着不少少数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是所有民族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比较永远是国家在前!

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及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民族独立于国家统一不一样,国家不一定就一个单一的民族,地域的原因决定很多时候民族与民族之间是交叉的,无法独立开来,即使想小日本那样的独立的小国家也存在着不少少数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是所有民族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比较永远是国家在前!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答: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如何理解民族平等引领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答:(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如何理解祖国统一
答:首先,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认同构成了国家的统一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多次分裂与统一,最终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其次,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广阔的国土、连绵的山脉和丰富的水系,虽然在农业发展上带来挑战,但也天然的阻隔了外来文明的直接干涉,有利于文明的独立...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
答:(1)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

经济振兴与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振兴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经济振兴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只有取得民族完全独立、实现国家统一, 才会获得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也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才可以获得民族独立。补充: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经济振兴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次...

如何理解 和平统一 , 一国两制 构成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两种制度并存。但是,两种制度在整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意义:一国两制构想,...

如何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解:1、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之上。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政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2、隋唐结束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在民族...

如何认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答:1、定义不同 国家概念:区域划分,有行政合法性,也就是合法权力。一个国家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权的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指司法审核标准,法制建立标准。民族概念: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崇尚、习俗、服饰、佩饰、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忌讳等等。民族也可以国家化。2、范围不同 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