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的声母

作者&投稿:满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湘语的韵母~

湘语韵母的主要特征有:(1)鼻韵尾-n跟-ng不分,如:严/杨ian。(2)元音鼻化现象相当普遍。(3)蟹、假、果摄主元音呈/a/、/o/、/ʊ/序列。湘语一般有30-40个左右的韵母,比如娄底方言一共有40个韵母 ,益阳方言有35个韵母 ,而长沙方言老派有40个韵母,新派有38个韵母,宁乡花明楼有33个韵母。相对于闽南语和客家话70-80个韵母而言(标准音闽南语厦门话声母:76),由于入声在湘语中的失落,以及咸山摄闭口韵的消失合并,所以湘语韵母明显相对比这些方言少。鼻化韵尾也是湘语的一个特色,在长沙方言,娄底方言等阳声韵中多过半数为鼻化韵。而南昌赣语,北京官话,成都官话都没有鼻化韵。 中古声母长沙湘语益阳湘语娄底湘语湘乡湘语南昌赣语成都官话北京官话韵母数37364039653639阳声韵10111817191316鼻化韵尾7899000娄底方言的韵母布局:  阴声韵阳声韵鼻化韵            开口呼ɿ  字a  打e  杯ʊ  波o  巴ɤ  包ɤu  度 ɔŋ  讲ɤŋ  帮ã  减ẽ  更ɔ̃  生 n  你齐齿呼i  齐ia  甲ie  页io  周iɔ  蛇iɤ  斗 in  平iɔŋ  良iɤŋ  雄  iɔ̃  星ĩ  边m  姆合口呼u  谷ua  快ue  盖   ui  贵un  粉uɔŋ  网uɤŋ  亡uã  番uẽ  甘 uĩ  全ŋ  我撮口呼y  水 ye  说   yi  吹yn  军     yĩ  川 中派长沙方言韵母布局:  阴声韵阳声韵鼻化韵            开口呼ɿ  字ʅ  是ɔ  麻ə  社ʊ  波a  海ye  嘴au  草əu  走ən  本a~  班oŋ  红õ  搬ǝ̃  扇n  你齐齿呼i  齐 iɔ  提ie  页iw  脚  iau  笑iəu  有iən  兵iE~  亮ioŋ  勇 i~  天m  姆合口呼u  谷 uo  夸uə  国 ua  块uei  跪  uən  问ua~  万    撮口呼y  煮 yo  抓ye  热 yai  甩yeI  水  yn  军ya~  窗  yẽ  专

湘语一般有5-7个声调。多数平声去声分阴阳,少数去声不分阴阳。即一般为“阴平、阳平、上声、阳去、阴去、入声”六声调。 方言点所属片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长沙市城区长益片331341452124-长沙黎托乡长益片331341452124-望城铜官渡长益片331341452124-长沙县江背长益片331341452124-长沙县青山镇长益片331341452124-长沙县开慧长益片331324551142-长沙县青山辅长益片331342551124-长沙县唐田长益片331342551124-长沙县安沙长益片331342551124-宁乡灰汤长益片331341552124-宁乡花明楼长益片331341552124-宁乡枫木桥长益片331341552124-宁乡偕乐桥长益片331341552124-浏阳镇头镇长益片331342452124-湘潭城区长益片331242552124-湘潭中路辅长益片331242552124-湘潭花石长益片33124245-24-湘潭白石长益片33124245-24-湘潭青山桥长益片551333352224-湘潭禾村长益片551133351124-株洲城区长益片331341452124-湘阴县城长益片4413524521--湘阴东塘长益片4413424521--湘阴长康镇长益片4413425521--益阳赫山区长益片3313415521--益阳岳家桥长益片331341552124-益阳牌口乡长益片331341552124-汨罗城关长益片3313424521--汨罗长乐长益片3313244521--汨罗大荆长益片33134255/351144-岳阳君山长益片33/351331242245-岳阳张谷英镇长益片33133145/24115322岳阳筻口镇长益片33244235215-岳阳荣家湾长益片33134245/2421522岳阳黄沙街长益片33135245/2431522岳阳花苗长益片33134245215-岳阳毛田长益片33134245215-湘乡城关娄邵片5513/242145/3533--湘乡泉塘娄邵片5513/242145/3533--湘乡白田娄邵片5513/242145/3533--湘乡东郊娄邵片5513/242145/3533--湘乡棋梓娄邵片5513/242145/3533--湘乡翻江娄邵片331342452124-湘乡壶天娄邵片4413424521--湘乡金薮娄邵片331342452124-湘乡金石娄邵片331342452124-双峰县城娄邵片5523213533--双峰梓门桥娄邵片5513/232135/2433--双峰甘棠镇娄邵片5513213533--双峰荷叶镇娄邵片5512/223135/2523--双峰花门镇娄邵片5513313533--衡山后山娄邵片5511443513--安化梅城娄邵片33133145/2521--安化冷市镇娄邵片33132145/2411--安化东坪娄邵片3313214511--娄底城区娄邵片4413423511--娄底双江娄邵片441342351133-娄底茶园娄邵片4413313411--涟源桥头河娄邵片441353241133-涟源杨家滩娄邵片5513313533--新化洋溪娄邵片3313214524--邵阳城区娄邵片551242352433-邵东城关娄邵片5511213524--邵东灵官殿娄邵片4512333524--邵东水东江娄邵片5512323524--新邵酿溪镇娄邵片551242452433-新邵坪上镇娄邵片4412314524--洞口黄桥娄邵片4413213524--武冈城关娄邵片4412314513--绥宁城关娄邵片24412335511--会同小河娄邵片21231244533--衡阳市区衡州片4511332132422-衡山夹山衡州片3311443513--衡山马迹衡州片551133324213--衡阳金兰衡州片4511332421322-衡山前山衡州片331113551324-东安高峰永全片531355352433-东安花桥永全片331355352442-冷水滩普利桥永全片24135535-53-冷水滩杉木桥永全片4413353221333-祁东城关永全片4421145432422433-祁阳城关永全片5511533533--兴安城关永全片332125435---全州才湾永全片34235424---溆浦城关辰溆片44213353453--溆浦龙潭辰溆片55131135---辰溪城关辰溆片45134221355--泸溪城关辰溆片45134221355--达县新胜四川湘语44135155/2421--仪陇新城四川湘语55225224---德阳黄许四川湘语44215124---汉阴蒲溪陕西湘语442153214---天柱江东贵州湘语21341553521--晴隆鲁打贵州湘语44213135-213-湘语的声调类型及代表点调值类型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主要分布区域长沙型331341452124 以长沙话为代表,以长、株、潭三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市县,还有娄底城区、益阳岳家桥以及湘乡等地的一小部分地区。益阳型3313415521  以益阳话为代表,调值类似于长沙,但入声调不独立派入阴去。包括益阳城区、沅江、桃江、安化、湘阴、汨罗以及南县等地。荣家湾型33134245  24  21522以荣家湾话为代表,入声分阴阳,去声按送气与否分阴去及次阴去。包括岳阳的荣家湾、黄沙街、君山等地,及相邻的汨罗大荆等地。衡阳型441133232422 以衡阳话为代表,有独立入声调22。是衡州片的典型调值。分布于衡阳、衡山、祁东等地。双峰型5513213533  以双峰话为代表,无入声。是老湘语的典型调值。分布于老湘语区的湘乡、双峰、涟源、娄底茶园以及安化西南部等地。邵阳型551242352433 以邵阳话为代表,部分有独立入声调33。分布于老湘语区的新邵、邵阳、洞口、武冈等地。东安型331355352442 以东安话为代表,部分有独立入声调42或者33。分布于永全片的永州、东安、全州、兴安等地。入声调入声是中古调类的一种,以促音收尾。在湘语的入声多数无塞尾韵,按照辅音韵尾来说,湘语的入声已经名存实亡。但做为调类独立存。湘语的入声可以看成是演化的最后阶段。。湘方言的入声仅仅能够称为入声调,而保留入声调的湘方言多为新湘语。如2006年的方言调查中发现259个常用入声字,在长沙方言中95%的古入声字独立成调。长株潭小片的绝大多数方言(如长沙),甚至上宁乡话(灰汤)和湘乡部分方言(如金薮)都有调值为24的独立入声调。新湘语益沅小片方言入声消失,派入阴去,如汨罗话,湘阴话,益阳话,沅江话等,调值45。岳阳县荣家湾以及其附近的黄沙街,毛田等地,都有独立入声调,并且有喉塞韵尾,而且部分地区入声分阴阳,阴入短促5,而阳入比较舒缓22。可能是由于赣语的影响。在老湘语娄邵片中,入声字分化比较严重,娄底,湘乡,双峰,涟源,新化,安化等多数地区入声调消失。而古入声字按声母清浊派入两上不同调类。比较娄底城区方言,清入字派入阳平45,浊入字派入阴去35,入声做为调类彻底消失。双峰的情况也于娄底类似。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老湘语的入声都消失,比如娄底方言中双江,小碧等地部分保留入声,独立成调,调值为中平调33。此外邵阳一些地方也保留了独立的入声调33。在永全片以及衡州片的祁东,祁阳,衡阳,衡南方言中,有一半左右的入声字已经归派到其它调类。多数是清入字多读入声,而浊入字多读阳平。在永州花桥和高峰土话中,也保留了部分入声调。 平声多数湘语的阴平为中平调33或者高平调44,55。湘方言多数代表点的阳平调值低沉,为低升调12/13或者低平调11,而在四川的湘语点的阳平为低降调21,与西南官话的阳平调值21相吻合,不能不说是西南官话的影响。上声及去声新湘语的多数代表点上声为高降调41,52,42,而老湘语的上声多为低降调21。多数湘语的阴去调为中升调35或者高升调45。送气分调老湘语湘乡方言阴去按照送气与否又可以分为阴去和次阴去,此外中古次浊声母(m,l,n)与中古入声形成次阳平,不与阳平合并。湘乡城关镇话共有7个单字调,形成“平声三分+上声+去声三分”的格局。次浊阳平不同于全浊阳平,是一个独立的声调,次清去声不同于全清去声,也是一个独立的声调,入声调完全消失。各声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44、阳平214、次阳平334、上声31、阴去445、次阴去225、阳去33。次阳平包括入声字和浊声母字。此外荣家湾方言也有类似的现象,在送气和不送气分调。 声调阴平阳平次阳平上声阴去次阴去阳去调值442143343144522533例字鸡奇吸几记气具例字杯排拔摆拜派背例字披皮梨比闭屁鼻例字都徒毒赌玫兔度送气否不送全浊次浊不送不送送气全浊  此外,部分新派出现哒一只很严重的读音错误,即入声跟阳平不分,发华同调,八爬不分。比如:妈(阴平)、麻(阳平)、骂(阳去)、炸(阴去)、马(上声)、抹(入声)。

湘语声母的主要特点有:
(1) 古浊音系统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保留得比较完整;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逢塞音、塞擦音时,无论清浊,一般都念不送气音;
(2)f/hu相混;(花/发fo)
(3) 一部分n/l相混;(你ni/li/n)
(4)新派无卷舌音;
(5)老派区分尖团音,新派不分尖团。 老湘语多数方言点声母系统的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目前不存在争议的湘方言点中,仍保留浊音的有以下这些点,湘乡市,双峰县,衡山县(后山),韶山市,安化县(东坪),冷水江市,新化市,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武冈市,隆回县(南部),洞口县(黄桥等),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祁阳,祁东,辰溪,泸溪,溆浦等地。 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部分湘语保留得比较完整,也是湘语语音上的一大特点也之一。
同吴语类似,湘语的全浊声母的浊度在各个地区并不一样,北部地区的都明显弱于南部地区。尤其是湘语的东部和北部,全浊声母已完全清化。这种现象正是历史上北方官话长期影响的结果。湖南省自古以来一直接受北方和江西两大地区的大量移民有关。 赵元任认为长沙方言虽然阳调低沉,听感像似乎有浊音,但实际上是不送气的软清音,相对于老湘而言只能算是假浊音。当然新湘语无全浊声母并非绝对概念,湘潭老派方言以及宁乡流沙河都有弱浊音存在。
此外老湘语全浊声母也在逐渐清化的过程中,比如娄邵片的娄底,双峰,湘乡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全浊入声已经开始清化,甚至完成。邵阳,邵东,隆回,安化(东坪)的全浊入声字保留浊音的几乎不到1/10。保留得最完整的是永全片的祁东和祁阳,85%的全浊入声字读浊音。事实上即使是全浊舒声字,娄邵片一些方言也开始清化,比如娄底城区一些地方全浊声母都已经变成送气清音,韶山的部分擦音已经清化。所以湘方言的全浊声母正在不平衡的清化过程中。
湘方言全浊声母保留概况: 方言片代表方言点方言中存在的浊声母浊声母的来源长益片长沙z日母文读z,其它全部清化。沅江z日母文读z,中古“从邪崇澄船禅”六母浊擦音部分读z。其它全部清化。沅江南大膳镇z,b,d,ʣ,ʥ,gz保留得较多,但b,d,ʣ,ʥ,g清化明显岳阳荣家湾bʱ,dʱ,ʣʱ,ʥʱ,gʱ中古次清和全浊声母读送气浊音娄邵片韶山b,d,g,dz,dʐ,ʥ,γ中古全浊声母在舒声韵逢浊塞音,浊塞擦音,读浊音,但部分浊擦音清化。入声韵全部清化双峰b,d,g,dz,dʐ,ʥ,ʑ,γ中古全浊声母在舒声韵中浊音基本上保留,入声韵中清化邵阳(长乐)b,d,g,dz,dʐ,ʥ,v,z,ʑ,ɦ中古全浊声母在舒声韵中浊音基本上保留,入声韵中清化。永全片祁东b,d,g,ʤ,v,z,γ中古全浊声母在舒声韵和入声韵中,无论塞音,塞擦音,擦音都保留浊音。全州b,d,g,dz,ʥ,z,ʑ古全浊声平在塞音,塞擦音中基本保留浊音,擦音部分保留,部分清化。辰溆片溆浦b,v,d,dz,z,dʐ,ʐ,ʥ,g中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声中保留浊音,在仄声中清化;浊擦音全部清化。泸溪b,v,d,dz,dʐ,ʐ,ʥ,ʑ,g中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声中保留浊音,在仄声中清化;浊擦音全部清化。辰溪b,v,d,dz,z,dʐ,ʐ,ʥ,g中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声中保留浊音,在仄声中清化;浊擦音全部清化。湘语的全浊清化过程并不是平衡的,相对于长益片的彻底清化,娄邵片全浊入声字已经全部清化,但全浊舒声字保留比较完整。而辰溆片则仅仅只在平声中保留部分浊声母。永全片的浊声母比如祁东,无论是在全浊舒声或是入声中都保留的比较完整。但全州在擦音中也开始清化。新老派湘语舒声字和入声字中全浊声母的保留状况: 湘语全浊声母清化是从全浊入声开始的,大原则是平不送气而仄声特别是全浊入声的清化送气是湘语底层的特征。湘语中的双峰、湘乡泉塘、娄底、新化、安化东坪、安化梅城、宁乡老粮仓、会同、韶山、衡山前山、后山、泸溪等地古全浊入声字送气达到60%以上。 而且老湘语多于新湘语,口语音比读书音多,不发达地区,乡村,城郊比大城市多,说明城市受北方官话影响之后而特征消失的快。新湘语,特别是大城市的新湘语,由于受到官话的影响,这一特征在慢慢剥落。所以新湘语:“平仄都不送”的特点,但实际上应为“平声不送气,仄声部分送气,特别是浊入声送气”,只是被平送仄不送的官话影响之后,演变成平仄都不送。此外益阳沅江一带,古“从邪澄崇船禅”母舒声字除止摄开口三等支脂之韵读外,其他大部分都读边音,这是益沅小片的特征之一。古全浊声母清化后无论舒入都读送气清音,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湘中的娄底市以及与娄底市毗邻的湘乡市、双峰县的少部分乡村。衡州片衡山话比较特殊,和北方官话一样,全浊清化之后是平送仄不送。 全浊声母在湘语各代表方言点保留情况项目长益片娄邵片衡州片永全片辰溆片    中古声调长沙城区湘潭城区益阳赫山娄底城区湘乡城关衡阳城区祁阳白水东安花桥泸溪浦市全浊平声−−−++-+++全浊上声---++-++-全浊去声---++-++-全浊入声------++-浊入送气
古全浊入声字清化后大多数读送气音,在湘方言中分布广泛,不仅广泛存于在娄邵片及辰溆片,而且衡州片及长益片的部分地点也存在这种现像。就口语常用字而言,湘方言绝大多数地方古全浊入清化后送气占优势,但是衡阳,长沙市区,长沙县,邵阳却例处,而三地又正好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城市。长益片和娄邵片湘语全浊入声送气音的比例,城市少乡镇多,新湘语少老湘语多。说明这种过程是一种语言底层的读音,新湘语受到了官话的侵蚀而慢慢失去了自身的特点。
全浊特殊读法
部分全浊声母,包括舌齿音浊声母,如从邪澄床崇禅母今读边音(l)或叫流音化,是长益片益阳方言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古全浊声母读边音的区域以益阳话、桃江话、沅江话、安化梅城话为主要区域。分布于益阳市城区(赫山区和资阳区)、桃江县、沅江县、安化县以及常德市汉寿县的军山铺、百禄桥等地,如“钱连不分,寿路不分,陈龙不分,蛇茶不分”。此外桃江县马迹塘以及安化县羊角塘比较特殊,古定母字也读l,比如地li,桃lau等。属于长益片长株潭小片的南县话全浊声母读边音的情况比益阳其他地区的方言的此类情况少,更接近于长沙话。目前由于受到中国官方语言普通话以及湖南省强势方言长沙话的影响,益阳方言受到一些影响,部分新词不再读边音,或者一些边音字变为两种读法共存。在桃江,汉寿,安化交汇点的三堂街话更加特殊,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 例字才(从)赵(澄)柴(崇)蛇(船)寻(邪)常(禅)中古声母ʣȡʤʥzʑ长沙ʦa13ʦau45ʦa13sə13ʨin13ʨyẽ13益阳lai24lau21lai24la24lin24lɔ̃24 知章读端是很多南方方言声母存古的特征之一,但很多湘方言中知组和章组合流并同时读为端组。但中古的知组(ȶ)和章组(ʨ)来源并不相同,中古的知组(ȶ)与端组(t)同源,而章组(ʨ)则是舌面音。知组读端在南方各地方言比较常见,比如客家方言的“知:ti”,闽南语厦门方言“镇:tin21,陈:tin35/tan35,猪:ti55/tu55,置:ti21”。新老湘语一些方言中,知三章合流并全部读如端,有些学者认为是存古,有些认为是后起现象,并不一致。在长沙方言中,也有极少的字读端组,比如:“置 ti45(白读)”,表示放置,以及:“砧:tin33(砧板)”。 方言点中(知)畅(彻)赵(澄)真(章)唱(昌)城(禅)湘乡tʌn1tʰaŋ5dao6tʌn1tʰaŋ5dʌo2双峰tən1tʰɔ̃5də6tien1tʰɔ̃5dien2邵东tun1tʰaŋ5dau6tən1tʰaŋ5dən2桃江tən1tʰɔŋ5zɔ6tən1tʰɔŋ5zən2娄底tɤn1tʰɔŋ5diɤ6tun1tʰɔŋ5din2衡山ʨyn1ȶʰoŋ5ȶou6ȶən1ȶʰoŋ5ȶʰən2汨罗方言的知章读卷舌
汨罗方言少数知三章以及庄组三等字,以及见组三等字读清卷舌塞音ʈ 见组:求 ʈeu(群母三等),九 ʈeu(见母三等),舅 ʈeu(群母三等);紧 ʈen(见母三等),斤 ʈen(见母三等),近 ʈen(群母三等);惊 ʈen(见母三等),脚 ʈo(见母三等),镜 ʈen (见母三等) 知组:真 ʈen(知母三等),肠 ʈong(澄母三等),胀 ʈong(知母三等);虫 ʈəng(澄母三等),竹 ʈeu(知母三等), 重 ʈen(澄母三等) 章组:身 ʈen(书母三等) 庄组:装 ʈong(庄母三等) 汨罗方言的知章组的读法非常特殊,存在卷舌声母ʈ,但并不与平舌t相混。读卷舌声母ʈ的字包括见知章庄等字,推测可能是见组细音腭化(ki-ʨi,ʦi-ʨi),再与读舌面音的知三章(ʨi)以及庄三(ʧi)相混,然后合流(ʨi)再塞化卷舌失去介音(ʈ)的结果。
永州高峰土话的知组读端以及章组的读法: 方言点猪(知)锤(澄)虫(澄)朱(章)吹(昌)誓(禅)永州高峰土话(湘)[tiəu]53[dy] 13[din]13[ʨy] 53[ʨʰy]53[ʥi]213厦门方言(闽南)[ti]55/[tu]55[tui]53[thiɔŋ]35[tsu]55[tshui]55[se]21此外在永州东安高峰土话(属于娄邵片)中,也存在知组读端的现象,如:长tiɔ45,重din213,迟di13。但与双峰娄底不同的是,此地方言章组并不合流,章组多读舌面音(ʨ),和闽南语类似章组和知组存在差别(章组读ts/tsh/s,而知组读t/th)。高峰土话的这种现象可能可能是种存古现象。 中古的见组及晓组都是舌根音“k/kʰ/g/ŋ/x/γ”,见组细音的腭化发生比较晚。在湘语中部分大城市如长沙城区方言的腭化已经完成,见组细音以及晓组读ʨʰ/ʨ/ɕ(牵/见/现)。见组的二等字洪音字北方官话由于介音的关系腭化,湘语长沙方言受到官话的影响,二等字的腭化才刚刚开始,多数依然读k/kʰ/x(间/鞋/咸)。湘潭话也有类似的情况,见组细音不分清浊全部腭化,如下表中所示。一些老湘语见组的清声母,次清声母的细音字全部腭化,比如娄底话,永丰话(香:ɕiɔŋ,ɕiɔ˜),但浊声母比如匣母字没有腭化,比如“现:γẽ”。 中古声母见组      晓组  代表字甲(见)缺(溪)极(群)验(疑)熬(疑)香(晓)杭(匣)现(匣)长沙(长益片)kɑ/ʨiɑʨʰyeʨiȵiɛ̃ŋauɕiæ̃xãɕiɛ̃湘潭(长益片)ʨiaʨʰyæʨʰiȵĩŋauɕiãxɔ̃ɕĩ永丰(娄邵片)kaʨʰyeʨʰiȵiŋəɕiɔ˜γɔ̃γẽ娄底(娄邵片)ʨiaʦʰiʨʰiȵĩŋɤɕiɔŋγɔŋγẽ并不是所有的湘语的见组细音都已经完全腭化,比如老湘语湘乡话见系三四等字白读k/kʰ/g:菊kiei/去kʰi/建kiĩ。双峰方言与湘乡类似。在新湘语中,也有一部分见系不腭化的方言。比如浏阳镇头话:庆kʰin,奇kʰi,经kin,局ky,结kie,价kia,去kie,脚kio,茄kʰia,交kiau,饺kiau,近kin,熊xioŋ,胸xioŋ,凶xioŋ。汨罗方言见系一二等洪音字不腭化,同时细音字多数k,kʰ,h,但也有一部分字腭化,比如:桥kie,戏ɕi,记ki,结kie,祁ʨi,说明腭化正在扩散进行中。疑母字多数湘语是洪音读ŋ,细音混于泥母n。比如长沙方言中:岸ŋã,眼ŋã,艾ŋai(洪音),蚁ȵi,严ȵiɛ̃,业ȵie(细音)。但新湘语中的一些方言受到官话的较大影响,疑母脱落比较严重,比如在娄底话中:语ȵy,寓ȵy,御ȵy,言ȵĩ,宜ȵi,蜈ŋo,误ŋo,衙ŋa,瓦ŋo,在长沙方言中都读零声母。湘乡方言中的疑母保留也得比较好,湘乡方言 玩ŋuan,完ŋuẽ,元ŋuĩ,赝ŋan,雁ŋan,吴/误ŋo,尧ȵiǝ,寓/语/遇ȵy。



相似的声母有哪些
答: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

普通话有多少个声母?
答: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韵母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ɡ enɡ inɡ onɡ。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ɑn yinɡ。

声母有几个?
答:声母,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普通话中共有23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的本音是声母本来的音值,不带元音;声母的呼读音是声母后面带上一个元音而成的音。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

声母表有几个字母?
答: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闽语的...

声母是什么
答: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

声母表和韵母表
答:1、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 韵母表 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
答: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

看图猜声母
答: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

帮我找26个声母
答: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

所有声母有哪些?
答: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韵母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ɡ enɡ inɡ onɡ。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ɑn yinɡ。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