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渔歌子》,《寒食》诗的内容及作者,朝代!

作者&投稿:澄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寒食的作者是那个朝代~

《寒食》作者韩翃是唐代诗人。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唱和吟咏的诗歌。这类作品在唐代其他名家诗集里所占的比例似乎都没有像他的诗集里那么大。韩翃善于轻巧而具体地预祝旅途顺利,说得古代舟车仿佛具有现代交通工具的速度。
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得到德宗的赏识,被授予驾部郎中、知制诰等官爵,最后官至中书舍人。韩翃与钱起、卢纶等人号称大历十才子。他作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

个人作品: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寄裴郓州》
《梁城赠一二同幕》
《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
《同题仙游观》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寒食》
《宿石邑山中》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韩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人以寒食节为题材入诗的颇多,孟云卿和韩的《寒食》诗,可谓是写寒食诗歌的“双璧”,两首诗同为天宝年间写成,却因诗人的身世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孟云卿(725?-?)平昌(今山东省)人,后移居洛阳。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浪荆州,过着极为穷困潦倒的生活,就在漂泊不定,流寓他乡的一个寒食节前,忧郁的诗人写下了这首绝句。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孟云卿写此诗时,正是二月,江南已是花满枝头,草长莺飞。诗的首句用一个“满”字写出了江南之春给人的是繁花竞丽、色彩缤纷的感觉,此情此景,最宜悦目赏心,可是在贫困潦倒的诗人心里,美景与漂泊贫寒的身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诗人直抒胸臆,将自己苦涩的心愿和盘托出,“他乡寒食远堪悲”,让人顿生怜悯之情。独在异乡的游子在佳节来临之时,怎不生思念亲人之情?思之不得,不由地悲从中来。从诗的表现手法上看,此处用了乐景衬哀愁的方法,更显得情哀感伤。加之“寒食”二字,还暗示着少食或无食之意,一语双关,更显诗人心境之悲苦。

接着由寒食而想到断火。寒食“无烟火”,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相沿袭的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的食物,故名寒食。又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到宋,该节便成为游人玩赏的好日子。宋人邵雍说:“人间佳节唯寒食”,可见时人对寒食节的钟情了。而贫居之人“无烟火”,恰是因生活所逼迫的结果,“无烟火”三个字包含着多么辛酸的滋味。“不独”二字,一语透彻,直击主题。诗人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寄寓着对当时现实的深切的不平和愤恨。与其说是寒食诗,倒不如说是那个时代落魄士子无奈的忧患和绝望的呐喊。

韩的《寒食》只注重于寒食节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朝政或对自己身世的评议,看不出有任何愤恨不平的情感。第一句展示出寒食节长安城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作“春城”,不仅显得造语新颖,而且富于美感,让人产生联想。“飞花”二字,状写春天的五彩缤纷,尤突出暮春江南的景象,与第二句“东风”及“斜”字关联。第二句则剪取了东风“御柳”的镜头,一个细节描写就为诗歌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御”字与“汉宫”“五侯”相关联,三四句则是寒食节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时间由白昼转入夜晚,在普天之下皆禁火的日子里,皇宫、贵戚、宠臣都得到皇上的特许,恩准点火,“日暮汉宫传蜡烛”,一个“传”字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对侯臣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地再现中官走马传烛的形象,虽未写马,也未见人,但袅袅的炊烟已告诉了一切,使人恍如身临其境,虚虚实实的描绘中让人产生联想。且唐人写汉朝的事,本身就值得人们玩味咀嚼,《载酒轩诗话又编》说:“其时节杨氏擅宠,国忠、铣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五侯喻之。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余赐予之滥,又不得言矣。”其中讽谏之意虽未点明,却留给了读者去深味,所以,这是一首寓意深远,托兴微妙的好诗。

纵观两首诗歌,孟云卿诗歌的语言朴素晓畅,直抒胸臆。时人评其诗既含讽谏之意,又颇得深婉之致,确是中肯的,而韩的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明人徐献忠称其诗歌风格为“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警拔、节奏琅然”,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评价。

学习方法报

年代:唐 作者: 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韩翎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可以了吗?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诗两首。《渔歌子》,《寒食》诗的内容及作者,朝代!
答:年代:唐 作者: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韩翎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以了吗?

求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志和)古诗的翻译
答:卷308_3 【渔父歌】五首·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关于柳与鱼的古诗句(有关描写山水,荷叶花,柳,鱼的诗句有那些)_百度...
答:——谢灵运《登池上楼》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寒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space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八十首》中的所有内容
答:30.《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3.《...

清明节诗词大全
答: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3.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关于春天节的诗句(春节古诗大全300首)
答:1.春节古诗大全300首 春节古诗: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

学生必背唐诗
答:《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清明时节的诗句
答: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2、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3、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 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4、寒食清明都过却。——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5、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6、...

李商隐写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关于李商隐春天的诗)
答:——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词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

描写春天的古诗
答: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唐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