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鄘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转出?请举具体例子 谢谢!~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出。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举例:
购进商品一批,分给职工做福利用10000元,税率17%,进项税额转出=10000×17%=17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11700
贷:库存商品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扩展资料《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大多数刚刚接触会计的小白会觉得进项税额转出是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下面小K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进项税额转出的概念以及账务处理吧!,
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当期纳税人买进的商品或者劳务还没有确定是否用于生产,或是非生产的经营,但是购进商品的进项税额已经在当期进行了抵扣,如果已经抵扣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用途改变了,应该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除了改变用途,购进的商品在发生损失,注意,一定是非正常损失,或者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时候,应该将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中扣除,账务处理的时候就记到“进项税额转出”里面。
总的来说,就是企业购进的商品或劳务改变了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或者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那么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应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核算。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的案例】
KP集团是一般纳税人,2018年5月1日购买了一批货物准备进行销售,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增值税额列明为2万元,当月就已经认证抵扣了。2018年7月,KP集团将这一批购进的货物全部用到了员工食堂,当做集体福利。
分析:购进的货物如果用于集体福利的,应该在发生的那个月将已经抵扣的2万元进行税额进行转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相关延伸】
问: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会在贷方?
答:进项税额原本是在借方进行抵扣,但是转出就以为着不允许你抵扣了,所以科目相应的要从借方变到贷方。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大多数刚刚接触会计的小白会觉得进项税额转出是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下面小K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进项税额转出的概念以及账务处理吧!
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当期纳税人买进的商品或者劳务还没有确定是否用于生产,或是非生产的经营,但是购进商品的进项税额已经在当期进行了抵扣,如果已经抵扣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用途改变了,应该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除了改变用途,购进的商品在发生损失,注意,一定是非正常损失,或者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时候,应该将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中扣除,账务处理的时候就记到“进项税额转出”里面。
总的来说,就是企业购进的商品或劳务改变了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或者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那么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应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核算。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的案例】
KP集团是一般纳税人,2018年5月1日购买了一批货物准备进行销售,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增值税额列明为2万元,当月就已经认证抵扣了。2018年7月,KP集团将这一批购进的货物全部用到了员工食堂,当做集体福利。
分析:购进的货物如果用于集体福利的,应该在发生的那个月将已经抵扣的2万元进行税额进行转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相关延伸】
问: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会在贷方?
答:进项税额原本是在借方进行抵扣,但是转出就以为着不允许你抵扣了,所以科目相应的要从借方变到贷方。

企业日常正常的购货业务的增值税发票上的税额,计入当期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企业购进时材料时,一般都是用于生产加工、销售;而有的购进的材料,购进后用途发生了改变(外购材料自用、毁损等),这是就要将该部分的进项税额转出(就是减掉),不能再用来抵扣销项税额。



1。企业购入的商品产品本是作为商品的,后来转为了企业的设备固定资产这它的进项税额原入库是抵了税的,现在转作它用,应该把转出,不然会多计进项税额,
2。企业购买、生产的商品产品拿出来陈列,不能使用或销售了,那么这个进项税原已抵扣销项税额也应该作进项税转出
3商品产品中的非正常损失中所含的进项税,因原来的进项税已作抵扣,而目前它已损失故此要转出
4根据税务法规规定,稽查人员认为企业某个发票不能在当期抵扣,而企业已经抵扣,也应作进项转出。比如过去规定商业企业没付款的专用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企业抵扣了,这也要作进项转出等等,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已被认证通过
并申报成功后抵扣的进项税
被税局系统比对后,发现销售方作废了发票
未能交纳销项税
这时候,,采购方需要做进项转出处理(也就是需要缴税)



企业日常正常的购货业务的增值税发票上的税额,计入当期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企业购进时材料时,一般都是用于生产加工、销售;而有的购进的材料,购进后用途发生了改变(外购材料自用、毁损等),这是就要将该部分的进项税额转出(就是减掉),不能再用来抵扣销项税额。

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扩展资料: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转出?请举具体例子 谢谢!_百度知...
答: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答: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就是把已经做入进项的税金是不能抵扣的,纠正再转出来.例: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是不能抵扣的,但是在做帐时没注意误进入了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纠正,把误入的进项税金转出来,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中.

进项税转出是什么意思呀
答:一、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1、进项税额转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里面转出,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进项税转出是什么意思呀
答:法律分析:我国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即应缴增值税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之差。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比如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答: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税务局不让那些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数额进行抵扣.通过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加大"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数额达到不让抵扣的效果.发生需要转出...

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
答:简单来说,进项税额转出的意思就是:之前已经抵扣过进项税额的,现在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可以抵扣的条件了,所以要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来。进项税额转出指的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一...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进项税额转出,指的就是进项税不可以抵扣,在会计中进入到进项税后,则需要转出才行。如果开的是普票,那么不可以抵扣进项税,进项税会直接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当中,在会计分录中多做了进项税,就需要做一笔转出。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并未确定用于生产或者经营;或者是劳务...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答:进项税额转出能够准确计算企业原抵扣进项税额的,按原抵扣进项税额结转进项税额转出;无法准确确定进项税额的,一律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结转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所谓实际成本包括进价、运费、保险费及其它有关费用。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答:进项税额转出是记录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及其他原因时,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根据规定,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况包括:购进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怎么做账?
答:总的来说,就是企业购进的商品或劳务改变了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或者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那么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应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核算。【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进项税额转出的案例】KP集团是一般纳税人,2018年5月1日购买了一批货物准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