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作者&投稿:羿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演义》中董卓说道:“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馀。”由此看来“崤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么崤函之塞为何如此重要呢?

“崤函”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是今天河南洛阳以西到潼关一带的地方。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县、陕县的南部,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高山绝谷,迂回险要,它自古以来就以险峻著称,也是陕西关中到河南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函谷关则是建立在山谷中的一处军事要塞,由“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古代常常将崤山和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

函谷是古代处于洛阳和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这一段经过的山谷,这一段谷道大多都是在溪涧山谷中,又深又险要。由于地势地形原因,谷道仅能容下一车通行,所以古往今来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这里同时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函谷关有两座,一座是秦函谷关,一座是汉函谷关。秦函谷关是战国时候秦孝公设置的,他从魏国手里夺去了崤函之地,于是在这里设置函谷关。

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的王垛村,距离三门峡大约有75公里。汉函谷关是汉朝的时候往东迁移到洛阳新安县的,往西距离秦函谷关大约150公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也提到了这里,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凭借着崤山的天险,再加上设置的函谷关,自然易守难攻。战国时候,六国联军攻打秦国,秦国就在函谷关这里成功地挡住了六国联军的攻打。

秦始皇六年时,楚、魏、赵等五国军队犯秦,就是“至函谷,皆败走。”汉献帝初平二年的时候,群雄并起讨伐董卓,董卓就以函谷关易守难攻的理由,把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还有“刘邦守关拒关羽”以及“安史之乱”都与函谷关密切相关。

后来的两千多年间,函谷关因为地势险要,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所以“崤函”之塞确实是中原天然的屏障,只要据险而守,就真的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答:后来的两千多年间,函谷关因为地势险要,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所以“崤函”之塞确实是中原天然的屏障,只要据险而守,就真的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什么函谷关那么重要,请具体的说一下。
答:关中的四大关隘中,函谷关(即后来的潼关,经历代多次营建,具体地点亦时有变迁)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所以最为重要。纵观战史,如果出现分别位于关中和中原的两股势力交锋的情形,双方必定以函谷关为争夺的急所。如果关中一方占据函谷关,则足以保障关中东部门户;如果中原一方占据函谷关,则关中必危。

为什么函谷关对于秦国如此之重要?
答:战国时期,秦以黄河、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进攻退守都很方便,在战略上所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弘农河畔。这里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北面是大河滚滚东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自古是控扼中原地区东西交通要冲,号称天险。秦有函谷关,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关地势险峻,“...

函谷关 军事
答: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

崤关在哪里
答:崤关,又名崤山、肴山,古代称桃林,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是洛阳通往关中的咽喉,也是东、西交通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崤关地理位置特殊,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它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于洛阳西去长安的必经之道,有“天开石门”&...

历史上函谷关在什么地方?书上总是提到函谷关,是否很重要呢?
答:历史上有两个函谷关 一个秦朝的: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

函谷关的文化背景
答: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

关东诸国攻秦为何只攻打函谷关,而没有绕道别处?
答:关隘即「 ”险要的关口”,一般是绕不过去的,而重要城镇在行军上是可以绕过去的,但重要的城镇不去攻取,而是绕过去,会使得整个军事行动失去了意义,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假如能绕过去就不算兵家必争之地了。 函谷关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关东诸国攻打秦国为何只攻打函谷关,而没有绕道...

秦国古代被称作“四塞之国”,指的是哪四塞?
答:1、函谷关 崤函通道是洛阳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原通往长安及西部的兵家必经之地。此处北临黄天险和中条山,南依华山和秦岭,黄河在此处转弯东去,中间留下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深涧河谷通道,通道的东面出口是函谷关。2、武关 其位于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的北岸,故称武关,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武关北...

函谷关在哪里
答: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与崤山并称,崤山是秦岭山脉的东段,也位于灵宝市内。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函谷关和崤山在古代合称"崤函"之塞,是这里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