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及特性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当涂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风俗习惯?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尚和禁忌。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有以下特点:
1、满族
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
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南、北2种方言。由于与汉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现在满族人都习用汉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族人都用汉文。满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现已消失。
2、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绝大多数朝鲜族人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尚未有定论),有6种方言。
朝鲜文是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于1444年创制的拼音文字。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极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散居于附近县的一些村镇。
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奇楞和赫真2个方言。现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其他人由于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已都使用汉语,并使用汉字。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现已基本不信仰萨满教了。



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族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种土语。其语言丰富,有大量反映渔牧狩猎农耕的词汇,其中有汉语,满语和鄂温克语借词,特别是汉语借词较多。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能使用满文,蒙古文,哈萨克文。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5、鄂伦春族
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6、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和周围几个旗、黑龙江省讷河市等地。使用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有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3个方言。
鄂温克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文。过去,鄂温克族人多信仰萨满教,牧民同时信仰喇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以及民族或族群或集体的生活习惯。
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等特点。

扩展资料:
1、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干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体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这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没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所谓民族风俗。说个人,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说族群,就是风俗。或民族或族群或集体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指个人或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及特性是怎样的
答: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没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所谓民族风俗。说个人,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说族群,就是风俗。或民族或族群或集体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指个人或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

什么叫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民族知识百题(16))
答: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根源,因此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民族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蕴藏着该民族群众的共同心理感情。民族风俗习惯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什么是风俗习惯?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答:1、满族 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南、北2种方言。由于与汉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现在满族人都习用汉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族人都用汉文。满族人曾信仰多神...

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以及民族或族群或集体的生活习惯。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等特点。

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是什么 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具体是什么
答:1、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作为民族特点的一种外在表现,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民族风俗习惯有什么特征
答:1、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和社会生产条件的产物,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2、群众性和社会性。民族风俗习惯世代相传,渗透到该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3、民族性和敏感性。风俗习惯反映着...

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其表现形式在什么方面
答: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

民族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态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作为民族特点的一种外在表现,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

民族风俗习惯是什么意思
答:民族风俗是指特定人群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习俗和传统。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包括衣着、饮食、节庆、婚姻、葬礼等方面。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着装和饮食习惯就与汉族有很大的区别。民族风俗对于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风俗习惯中蕴含着民族历史、地理、...

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性:民族风俗习惯是整个民族共同遵循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2. 规范性:这些习惯和风俗往往具有规范行为的效力,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3. 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习惯往往因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的差异而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