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欧阳修(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

作者&投稿:苦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环滁(ㄔㄨˊ除)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1]尤美。望之蔚然[2]而深秀者,琅琊(ㄧㄝˊ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ㄔㄢˊ禅)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ㄋㄧㄤˋniàng)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3]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ㄒㄧㄢ,同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4]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5],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ㄩˇ雨ㄌㄡˊ楼)提携[6],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ㄌㄧㄝˋ列)[7];山肴野蔌(ㄙㄨˋ素)[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9],弈者胜,觥(ㄍㄨㄥ工)筹交错[10],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懽也[11]。苍颜白发,颓然[12]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ㄧˋ意)[13],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14]欧阳修也。

【注释】

[1]林壑:森林山谷。

[2]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美。

[3]翼然:高悬如鸟飞的样子。

[4]林霏:林中的雾气。霏:云气。

[5]涂:同「途」。

[6]伛偻:躬腰曲背,指老人。提携:搀扶带领,指小孩。

[7]洌:寒冷。

[8]蔌:蔬菜。

[9]射:即「投壶」;为古人之一种游戏。

[10]觥筹交错:觥:大酒杯。筹:计数的筹码;这里指计算罚酒数目的酒筹。交错:杂乱。

[11]懽:同「欢」。

[12]颓:崩坏、衰弱。这里指站不稳。

[13]翳:隐蔽。此指昏暗不明。

[14]庐陵:旧县名,即今江西省吉安县,为欧阳修之故乡。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有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著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一个叫智仙的和尚。命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山光水色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太阳升起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烟云若是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像,这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高气爽而霜色洁白,涧水低落而溪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象。早晨前往,傍晚离开。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至于背著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来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味醇;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丝竹管弦;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便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开始散乱一地,太守回去了,宾客跟著走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注】《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醉翁亭记--欧阳修(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
答:是庐陵郡的欧阳修。【注】《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前发生了什么?
答:《醉翁亭记》已成为千古名篇。欧阳修同时期还写有《同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在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欧阳修三次遭贬使他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清醒...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答: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

六一居士是谁六一居士生平简介
答: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政治 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六一居士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六一居士的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哪些
答: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

四大名亭和四大书院分别是什么?
答:它们分别是: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中国四大书院分别是指: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安徽滁州醉翁亭 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国学经典的诗歌朗诵
答:1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 18.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9.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2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国学经典的诗句朗诵【热门篇】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国学经典诵读诗歌诗词
答: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8.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9.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1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诗文篇
答:欧阳修 醉翁亭记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前赤壁赋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闻一多 发现 艾青 手推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守善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在齐闻《韶》 上善若水 事天立命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资料| 国学书库(之三)—— 集部
答:《醉翁亭记》 •欧阳修 《童心说》 •李贽 《归去来辞》 •陶渊明 《爱莲说》 •周敦颐 《养兰说》 •陶望龄 《秋兴赋并序》 •潘岳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高洁说》 •李贽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藤王阁序》 •王勃 《归田赋》 •张衡 《吊古战场文》 •李华 《与袁石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