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作者&投稿:苌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成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我国古代文学,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每一个不同的时期,它都以一种不同的形式走向巅峰。

在种种文学创作形式中,明清时期的小说成了一种较诗词歌赋而言更为通俗、受众面更广的文学形式。并且,小说成了唯一一种从古代盛行到现代的文学体裁。在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达到鼎盛。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全部都是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作品。


“四大名著”的演变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代表作中,无人不知四大名著——“水三西红”,即《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作品均为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大名著闻名遐迩,但是,少有人知道,民间最初公认的四大名著其实是“水三西金”,这里的“金”指的是明朝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

《金瓶梅》成书于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小说题材来自《水浒传》,其中,主人公西门庆是一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代表人物。小说通过揭露西门庆罪恶的家庭生活,再现明朝中后期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最早将这本书和《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当代“四大奇书”,并且《金瓶梅》位列四大奇书之首,可见其文学地位之高。

然而,自清朝顺治年间起,朝廷多次颁布法令,严禁民间的淫词小说。《金瓶梅》因为涉及到各种大胆露骨的性描写便入了禁书之列。“四大奇书”中可供观瞻的只剩下三本。


乾隆年间,一部与《金瓶梅》极为相似的世情小说在这一时期问世,人们对它的追捧一点儿也不亚于《金瓶梅》,这本书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和《金瓶梅》在写法上一脉相承,都通过写小家风月来反映社会现象,书写现实生活的真实悲剧,打破了中国文学史上大团圆的传统结局。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金瓶梅》乃是《红楼梦》之祖。

《红楼梦》虽有众多与《金瓶梅》相仿之处,但是由于成书时间晚,民间读者众多,不少人甚至竞相手抄此书。因此,《红楼梦》虽然一度被禁,但是又禁止得不完全。久而久之,它逐渐取代了《金瓶梅》。新“四大奇书”也就此形成。

“七大名著”的由来

人们对四大名著耳熟能详,但是,很少人知道,“四大名著”的前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七大名著”。“七大名著”这一说法,广泛流传于清朝。

在清朝社会上,最早除了四大名著和刚刚提到的奇书《金瓶梅》以外,还有两部经典小说,在当时家喻户晓,风靡一时。这两部小说分别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文言小说集。作品通常以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迂腐。这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同期的一位作家——吴敬梓,承袭了蒲松龄笔下的批判主义精神,创作了小说《儒林外史》。人们所熟知的《儒林外史》中的短篇《范进中举》便是吴敬梓笔下,知识分子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典型。这部小说极大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荼毒。后人对此书的评价极高,称其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


“七大名著”中为何有三本被删?

以上提及的“七大名著”,在流传和发展中有三本被删,只剩下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水三西红”。那么这三本书同样作为经典之作,为何被删?

其一,中国自古以来的“凑四传统”。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会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会有一些很有趣的传统,例如数字上的“凑四”。为什么是“七大”而不是“四大”呢?相当有趣的一种说法是“四大”在口语上读来朗朗上口,更加符合传统。

“凑四传统”在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无处不在,例如“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发明”等。虽然这些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但是的确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中国人“凑四”的偏好。

其二,与时代背景不相适应。

在“七大名著”中,三本著作被删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唯一的共通之处都是它们不与那个时代的统治背景相适应。

《金瓶梅》盛行的时期,正值顺治皇帝对淫词书籍的整治阶段,正好撞在了变革的枪口之上。而《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两本书同样作为讽刺小说,被禁的原因不言而喻。清王朝为了将强政治上的集权,通过各种手段钳制老百姓的思想。此类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无疑对封建政治构成了威胁。

《儒林外史》通过明写来批判,《聊斋志异》通过暗喻达到讽刺,但是全部逃不过统治者的法眼,因此也就成了禁书。

其三,和“四大名著”产生同质化冲突。

这三部作品之所以被剔除“七大名著”之列,私以为还有第三点原因,那便是它们和现有的“四大名著”产生了同质化冲突。这七本著作,看似取材不同,创作手法各有千秋。但是好的文学著作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现下的“四大名著”中,每本书都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宏大的视角。从“仙妖人魔”的魔幻主义世界到充斥着“政治权谋、军事武侠”的现实主义社会,从风花雪月的小儿女情爱到风云变幻的社会大家。个人、社会、国家、世界等的各层面矛盾已经尽数囊括在这四部小说之中。

这四部小说,在现实中融入梦幻,在创新中批判现实,完全能够弥补被删的那三部小说所要呈现给世人的一切精神风貌。



因为这三本著作不适合做四大名著,价值观和现代人不符。

因为其他三本书都有各自显著的弊端。书中有典型的男权主义,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过激思想。

因为这三本不适合百姓学习,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将其删掉了。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曾经的3本为何被删掉?
答:1、《金瓶梅》现在的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本名著,不过在《红楼梦》问世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四大”的说法了。明代冯梦龙就提出了“四大奇书”之说,其中三本和现在的四大名著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四大奇书中,《金瓶梅》顶替了《红楼梦》的位置。但是众所...

为什么中国的“七大名著”变成了“四大名著”?
答: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喜欢凑四的,因此直到现在才一直都有四大名著。被删除的三本名著分别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而四大名著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原本七大名著,为何只有四个了呢?为何其他的删掉了呢?
答:后来《金瓶梅》被禁,而《红楼梦》横空出世,于是四大名著才真正被确定了下来,而真正在老百姓中流传的原因,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社因需求而刻意推出了“四大名著”,其实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单本不好卖,那就捆绑销售,并赋予一个“四大名著”的标签,一下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七大名著 七大...

有没有七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
答:四大名著起源于明七子王世贞提出的“四大奇书”概念,分别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继王世贞之后,又有冯梦龙提出了新的“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朝,确立了冯梦龙的说法,理由是王世贞的四本书,都不是同类型,而冯梦龙的四本书...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答: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原本是有“七大名著”的,那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四大名著呢?被删掉的三本又分别是哪三本名著呢?1、《金瓶梅》现在的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本名著,不过在《红楼梦》问世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四大”的说法了。明...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答:其实这个就要说起古代所说的“七大奇书”(名著说法来源于奇书),在古代,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实有着七本,其中名气最大的便是“金三西聊”,其余三本名气比较靠后,而有别于如今的“四大名著”,其中添加了《金瓶梅》、《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这三本。 由此...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被删掉?
答: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但是其实在以前我们有七本名著,之所以被删了三本,是因为被删除的三本在当时不适合民众阅读。而且中国人有一种很古怪的“凑四”心理,不管什么东西都希望往四个上面凑,所以流传到现在我们就只有这“四大名著”了。被...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民国期间的七大名著分别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七本书!《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成书时间大概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以《水浒传》中,武松怒杀死西门庆和潘...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答:七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金瓶梅》和《儒林外史》。可是,后来我们经常提到的是四大名著,而非七大名著。为何会这样呢?事实上删减七大名著中的三大名著的大致原因有两个:1、之所以有四大名著的说法,是因为图书馆想要提高图书的销量。毕竟中国的书籍成...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答:《红楼梦》虽有众多与《金瓶梅》相仿之处,但是由于成书时间晚,民间读者众多,不少人甚至竞相手抄此书。因此,《红楼梦》虽然一度被禁,但是又禁止得不完全。久而久之,它逐渐取代了《金瓶梅》。新“四大奇书”也就此形成。“七大名著”的由来 人们对四大名著耳熟能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