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活用主要有哪些类型

作者&投稿:丘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朱元思书》中,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实词有哪些~

词句注释
编辑
1.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自富春江至桐庐:此句中,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10.独绝:独一无二.独,只. 绝,极,极端.
11.皆:全,都.
12.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3.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4.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5.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16.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7.若:好像.
18.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9.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20.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1.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比高远,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2.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3.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4.激:冲击,拍打.
25.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6.好:美丽的.
27.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8.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9.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30.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31.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2.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3.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
34.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
35.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蔽,遮蔽.
36.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
37.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交映,互相遮掩.
38.见:看见.
39.日:太阳,阳光.[5-8]
3白话译文
编辑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2]
4创作背景
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5][9]
5作品鉴赏
编辑
文学赏析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全文分三段.
首段是总写,勾勒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此文不是运用移步换景写法,而是在总写之后,分镜头逐一描绘.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从地理状况看.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这段只用了三句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而写“奇山”.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无数山峰直插云天,虎虎有气,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高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各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作者出身贫寒,为人耿直,一生较坎坷,曾遭到焚书免职处分,在其他写景诗文中,也常流露这种不平心情绪.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此文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描写景物特色鲜明,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9-11]
艺术手法
《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 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9-10]
名家评论
元人方回:“《与朱元思书》诚为叔庠佳作.”[5]
陈平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作者对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景色特征性的概括.这里的山水奇异超俗,饱含着由衷地赞赏之情.那负势竞上的寒树,那争高直指的气势,难道不是作者独立自由的一种个性,不是勇往直前的一种气势?与禽鸟共舞,与山水同乐,沉浸在这奇山异水之中,什么世间俗务,什么利禄功名,刹那间便会伴着美的体验灰飞烟灭.[9]
何士光:“《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奇文,玄妙不可测.真可谓“云山苍苍,江水茫茫”.深深为文章和谐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高洁的志趣所感染.”[12]
熊江平:“清丽新巧,是骈文中佳作.”[12]
6作者简介
编辑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其实我想说。外面书店随便买一本都有,非常详细。而且跟你要的格式一模一样。
推荐;《语文背多分》(是一种小书....);《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大全》

原创: 莒风 吾爱汉语 昨天

教学目标:1.了解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

2.了解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词类活用

3.熟悉常见的词类活用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

教学难点:熟悉常见的词类活用词语

教学过程:3课时

在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具有了其它词的语法属性,相应具有了和语境相适应的意义,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一个词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这是它本身具有的属性,这叫词性的兼类,是经常性的,而词类活用是临时性的。如“锤”:名词是锤子的意思,动词是用锤子敲打的意思;再如“破”:破车(破作形容词),破案(破作动词)。其实词类的活用,在现代汉语中也是存在的,我们在此列举更有助于理解这一现象。如鲁迅的杂文《友邦惊诧论》中“……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其中“国将不国”的第二个“国”就具有了动词的词性;在现代汉语中“铁”是名词兼形容词,然而在“铁了心”中的就是一个动词,类似的还有“被和谐了”、“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活用为其它此类。如:“臣多多益善。”(《淮阴侯列传》)中“善”是形容词,“好”意思,而在“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词性),意思是“善待”、“和……交好”。

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一、名词的活用,活用作动词、活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二、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用作一般的动词,这种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1.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使眼色”,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中“目”;

2.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说出”(此字在能愿动词的后面,宾语“其一处”之前,故活用作动词);

3.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用蹄踢”。

(二)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以外,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但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起着修饰和限定作用。

1. 其一犬坐于前。(《狼》)犬:译为“像狗一样”,修饰谓语“坐”;

2.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译为“依照法律”,修饰谓语“斩”;

3.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空:译为“在空中”,修饰谓语“游”作状语;

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译为“当面”,修饰谓语“刺”,作状语;

(三)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作使动用法一定要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活用为动词后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意思比较绕,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1.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臣,是名词,然而它在谓语的位置,而且后面还跟着一个名词“诸侯”,所以它的语法功能就发生了变化,做动词,应该译为“使诸侯成为臣”在意思,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2.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捕蛇者说》)腊,是名词,“干肉”的意思,在这里后面带了宾语“之(指蛇)”占据了谓语的位置,所以做动词使用,应该翻译为“使蛇成为干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3. 汗马功劳。汗,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马出汗(的功劳)”。

(四)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作意动词,后面也一定带宾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1.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为名词,“利处、好处”意,现在作意动词,可以译为“认为……有利”。

2.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雪》)

友:以……为朋友,把风当作朋友;子:以……为儿子,把雨当作儿子。

3.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媛客孟尝君》)客我:把我当作客人。

二、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代替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

1.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充当判断句的宾语,意思是“善良诚实的人”,活用为名词。

2. 例句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

3.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走完”。还有“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也是这个用法。

4.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轻:原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轻视”。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寒”:是“使(神骨)凄寒”的意思。

6. 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墨子·尚贤》)“富”、“贵”:是“使(之)富贵”的意思。

7.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意思是“使……安”。

8.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完璧归赵》)急:意思是“使(臣)急”。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9.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苏秦连横约纵》)远:是“以……为远”的意思。

10.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美”带宾语“我”,“以我为美”、“认为我美”的意思。另外还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也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作活用作名词

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作“有”的宾语,表示跟“伏”这种行为有关的人,活用为名词,意思是“伏兵”。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这一现象主要是不及物动词,但是有些及物动词也可以有使动用法。

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劳”、“饿”,均是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语法功能就发生了变化,意思分别是“使……经受劳累”、“使……经受饥饿”。

2.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本是不及物动词,此处带了宾语,意思是“使……活”。

3. 沛公单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本是及物动词,但是从语义上来讲,“从”的宾语并不是“百余骑”,应该是“使百余骑跟从”。

4.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汉书·苏武传》)降,本是及物动词,同样从语义上来讲,“降”的宾语并不是“苏武”,应该是“使苏武投降”。

(三)动词的意动用法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以……为鉴

6.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媛可孟尝君》)怪:以……为怪。

词类活用, 谢谢
答:种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

实词活用
答:一.名词活用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名词可以作动词用,也可以在句子中作状语。(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三)名词用作副词,作状...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答: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龙氏归纳词类活动用铁三角作图给学生)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活用的类型有哪些
答: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

实词活用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一、名词的活用,活用作动词、活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二、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
答: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龙氏归...

词类活用是什么
答: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语境和需要,巧妙地运用词类活用来丰富语言表达。实词的相关知识如下: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例如,“书”、“桌子”、“北京”等都是名词。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或...

词类活用的类型和举例. 全部的举例都要初中的文言文,老师规定啊_百度知 ...
答: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

《屈原列传》词类活用有哪些?
答:三、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2、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4、方正之不容也...

词类活用有哪几种活用?
答:词类活用有以下五大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此分成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