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如何分类?

作者&投稿:战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雪灾如何分类?~


雪灾的概述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而不同程度影响人类活动。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雪灾的分类

可怕的雪灾
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2类:猝发型和持续型。①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本类型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②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
根据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根据积雪稳定程度,将我国积雪分为5种类型:
(1)永久积雪: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
(2)稳定积雪(连续积雪):空间分布和积雪时间(60天以上)都比较连续的季节性积雪。
(3)不稳定积雪(不连续积雪):虽然每年都有降雪,而且气温较低,但在空间上积雪不连续,多呈斑状分布,在时间上积雪日数10~60天,且时断时续。
(4)瞬间积雪: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较高,但在季风特别强盛的年份,因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发生大范围降雪,但很快消融,使地表出现短时(一般不超过10天)积雪。
(5)无积雪:除个别海拔高的山岭外,多年无降雪。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积雪对牧草的越冬保温可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旱季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积雪又是缺水或无水冬春草场的主要水源,可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但是雪量过大,积雪过深,持续时间过长,则造成牲畜吃草困难,甚至无法放牧,而形成雪灾。
雪灾的指标
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雪灾的指标为: (1)轻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 (2)中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 (3)重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灾的指标也可以用其他物理量来表示,诸如积雪深度、密度、温度等,不过上述指标的最大优点是使用简便,且资料易于获得。
雪灾的规律
牧区雪灾规律:根据调查材料分析,我国草原牧区大雪灾大致有10年一遇的规律。至于一般性的雪灾,其出现次数就更为频繁了。据统计,西藏牧区大致2~3年一次,青海牧区也大致如此。新疆牧区,因各地气候、地理差异较大,雪灾出现频率差别也大,阿尔泰山区、准葛尔西部山区、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西部山区的冬牧场和春秋牧场,雪灾频率达50%~70%,即在10年内有5~7年出现雪灾。其他地区在30%以下。雪灾高发区,也往往是雪灾严重区,如阿勒泰和富蕴两地区,雪灾频率高达70%,重雪灾高达50%。反之,雪灾频率低的地区往往是雪灾较轻的地区,如温泉地区雪灾出现频率仅为5%,且属轻度雪灾。但不管哪个牧区大雪灾都很少有连年发生的现象。 雪灾发生的时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终于4月。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大雪形成的所谓“坐冬雪”。随后又不断有降雪过程,使草原积雪越来越厚,以致危害牲畜的积雪持续整个冬天。 雪灾的预警
雪灾预警信号分3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黄色为三级防御状态,上面是橙色,最后的红色表示一级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
(1)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影响的降雪。 ①相关部门做好防雪准备; ②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准备; ③农牧区要备好粮草。 (2)雪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①相关部门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②驾驶人员要小心驾驶,保证安全;③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 (3)雪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①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 ②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 ③做好对牧区的救灾救济工作。 警惕——暴雪的预警
暴雪预警信号分4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①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②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③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④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⑤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②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③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④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⑤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②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③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④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②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③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④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有关雪灾的防范
农业生产防雪灾的5条措施:
(1)要及早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强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特别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防止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雪后应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既减轻塑料薄膜压力,又有利于增温透光;同时加强各类冬季蔬菜、瓜果的储存管理。
(3)要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三沟”的清理工作,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麦菜根系生长发育。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及时给麦菜盖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蔬菜的正常供应。
我国2008年的南方特大雪灾

2008年我国的雪灾
在2008年1月10日,雪灾在南方爆发了。严重的受灾地区有湖南、贵州、湖北、江西、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截至2008年2月12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造成1111亿元人民币直接经济损失。
造成这次雪灾的天气成因是什么呢?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发生异常。
我们都知道,大气环流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在青藏高原西南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也就是气象上说的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压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降水。而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向南推进的是寒冷的空气。很明显,正常情况下,冬季控制我国的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使得中国大部地区干燥寒冷。
而在2008年1月,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而北边的高压系统稳定存在,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向南输送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带,冷空气密度比较大,暖空气就会沿着冷空气层向上滑升,这样暖湿气流所携带的丰富的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异常地在这一带地区长时间交汇,导致中国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

齐心协力抗雪灾
有关雪灾的常识
雪灾给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恶劣天气,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呢?专家温馨提示,请注意以下事项。 (1)了解信息,防寒保暖,注意安全。
要注意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要准备好融雪、扫雪工具和设备;要减少车辆外出;要了解机场、高速公路、码头、车站的停航或者关闭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要储备食物和水;要远离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要为牲畜备好粮草并收回野外放牧的牲畜;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 雪灾一旦发生,应该积极应对:要做好道路扫雪和融雪工作,居民和商铺也要积极配合,“各人自扫门前雪”是必要的;外出时要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在冰冻严重的南方,尽量别穿硬底鞋和光滑底的鞋,给鞋套上旧棉袜,是很多人在这场冰雪灾害中摸索出来的好办法;驾车出行,慢速、主动避让、保持车距、少踩刹车、服从交警指挥和注意看道路安全提示是关键;给非机动车轮胎稍许放点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摩擦力,也能防滑。 如果遭遇了暴风雪突袭,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要特别注意远离广告牌、临时建筑物、大树、电线杆和高压线塔架;路过桥下、屋檐等处,要小心观察或者干脆绕道走,因为从上面掉落的冰凌,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杀伤力不次于刀剑。 (2)应对雪灾必须特别注重膳食营养。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影响机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尤其是脂肪代谢分解加快;②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使人提高食欲并消化吸收也较好;③影响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相应增多使钙、钾、钠等矿物质流失也增多。因此,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②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③补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④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
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 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⑤适量补充矿物质。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的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以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⑥注重热食。
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应以热饭热菜用餐并趁热而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热菜汤,这样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

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①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本类型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②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

雪灾的指标是指人们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雪灾的指标为:

1.轻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2.中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3.重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灾的指标也可以用其他物理量来表示,诸如积雪深度、密度、温度等,不过上述指标的最大优点是使用简便,且资料易于获得。



雪灾的分类及特点是怎么样的?
答:根据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根据积雪稳定程度,将我国积雪分为5种类型: (1)永久积雪: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 (2)稳定积雪(连续积雪):空间分布和积雪时间(60天以上)都比较连续的季节性积雪。 (3)不稳定积雪(不连续积雪)...

雪灾如何分类?
答: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①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本类型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②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

暴雪是什么来计算的?
答:1. 雪的分类是根据降雪量来进行的,从小到大分别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2. 以24小时的降雪量为标准,大雪的降雪量在5.0至10毫米之间,而暴雪的降雪量则超过10毫米。3. 大雪通常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但暴雪却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甚至引发雪灾。

雪是怎么分类的?
答:雪的大小是按降雪量来进行分类的,从小到大,依次可把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这四类。按24小时降雪量,大雪是指降雪量为5.0~10毫米,暴雪则是指10毫米以上。大雪一般不会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但暴雪却会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变,有时甚至导致雪灾的发生。

雪是怎么分类的?
答:雪的大小是按降雪量来进行分类的,从小到大,依次可把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这四类。按24小时降雪量,大雪是指降雪量为5.0~10毫米,暴雪则是指10毫米以上。大雪一般不会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但暴雪却会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变,有时甚至导致雪灾的发生。

雪灾的分类
答: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如青海省2009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l0月中旬出现的罕见大雪灾,便是近年来这类雪灾最明显的例子。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

什么是雪灾,雪灾小常识大全
答:十二、雪灾的分类1、猝发型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本类型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如青海省2009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l0月中旬出现的罕见大雪灾,便是近年来这类雪灾最明显的例子。2、持续型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

冰雪灾害的灾害分类
答:来势之猛,危害之剧,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降雪形成的深厚积雪以及异常暴风雪。由大雪和暴风雪造成的雪灾由于积雪深度大,影响面积广,危害更加严重。如1989年末至1990年初,那曲地区形成大面积降雪,造成大量人畜伤亡,雪害造成的损失超过4亿元。1995年2月中旬,藏北高原出现大面积强降雪,...

为什么会下雪?
答:如若当重量无法被气流所拖住时就会掉落形成雪花,并且雪花形成需要达到水汽饱和与有凝结核这两个条件。还有,一般冬天下雪的地方主要在中高纬度地区。下雪形成机制:1、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怎么分类的?
答:一般分类:我国突发事件、天气灾害或安全事故预警一般分为蓝黄橙红4级。蓝色预警,一般(Ⅳ级)事故预警,采取一般应对措施。黄色预警,较大(Ⅲ级)事故预警,采取较高的应对措施。橙色预警,重大(Ⅱ级)事故预警,采取严重重视的应对措施。红色预警,特别重大(Ⅰ级)事故预警,采取最高级别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