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中各类理论流派的特点和差异

作者&投稿:逄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管理理论丛林"中各种管理流派的特点还有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
生产迅速增长,规模扩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生产社会化城的不断提高;政府干预经济不断加强。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孔茨称其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美国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
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主要观点: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任何组织都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
3.经理人员的职能: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助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二、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西蒙(Herbert A.Simon),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都需要决策。
2、决策过程。不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
3、决策的准则:以“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准则。
4、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戴尔(E.Dale)等。
主要观点:
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概括化和理论化,以便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传授。
德鲁克指出,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代替的任务:第一是,经理必须创造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大于其组成部分的生产力之和。第二是,经理在制定每个决策和采取每个行动时,都必须统筹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
四、权变理论学派
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核心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最好的” 技术或方法。
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五、管理科学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的系统,即通过对企业的生产、采购、人事、财务、库存等职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然后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也可以称为管理的数量学派或运筹学派。
由于组织及其成员都是“理性的动物”,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
六、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管理学派
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他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而过程方法能够包含、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七、新组织理论
明茨伯格(Henri Mintzberg)的新组织理论:
1、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方式的总和。组织有六种协调机制:
相互调试
直接监督
程序标准化
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
技术(技能)或知识标准化
规范标准化
2、构成组织的六个基本部分。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意识形态或文化。
3、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创业型组织(简单结构)、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分部式结构)、专业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特别小组)、使命型组织、政治型组织。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授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4.组织平衡论: (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一机系统”。这一学派重点研究决策理论。片面地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决策不是管理的全部。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是布莱克特和伯法等人。该学派将管理作为数学模式或过程加以处理。他们认为,由于管理全过程(计划、组织、控制)的工作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其局限性: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规模复杂项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劳伦斯和洛尔希。把管理看成一个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和实施不同管理策略的过程,强调权宜应变。主要观点:权变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与领导方式等方面:1、计划要有弹性;2、组织结构要有弹性;3、领导方式应权宜应变。权变管理理论强调随机应变,主张灵活应用各学派的观点,但是,过于强调管理的特殊性,忽视管理的普遍原则与规律。按权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高度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关系学派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是从60年代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变来的。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群体行为学派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甚至易于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有时则按切斯特·巴纳德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而所谓正式组织则指一种有着自觉的精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组织一词来概括集体事业中所有参加者的所有行为。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明茨伯格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组织中5位总经理的活动,得出绪论说,总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多别的工作。附:政治经济学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功能,即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就是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

  比较“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中各类理论流派的特点和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
生产迅速增长,规模扩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生产社会化城的不断提高;政府干预经济不断加强。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孔茨称其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美国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
  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主要观点: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任何组织都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
  3.经理人员的职能: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助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二、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西蒙(Herbert A.Simon),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都需要决策。
  2、决策过程。不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
  3、决策的准则:以“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准则。
  4、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戴尔(E.Dale)等。
  主要观点:
  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概括化和理论化,以便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传授。
德鲁克指出,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代替的任务:第一是,经理必须创造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大于其组成部分的生产力之和。第二是,经理在制定每个决策和采取每个行动时,都必须统筹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

  四、权变理论学派
  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
  核心观点:
  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最好的” 技术或方法。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五、管理科学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的系统,即通过对企业的生产、采购、人事、财务、库存等职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然后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也可以称为管理的数量学派或运筹学派。
由于组织及其成员都是“理性的动物”,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

  六、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管理学派,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他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而过程方法能够包含、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七、新组织理论
  明茨伯格(Henri Mintzberg)的新组织理论:
1、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方式的总和。组织有六种协调机制:
相互调试
直接监督
程序标准化
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
技术(技能)或知识标准化
规范标准化
2、构成组织的六个基本部分。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意识形态或文化。
3、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创业型组织(简单结构)、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分部式结构)、专业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特别小组)、使命型组织、政治型组织。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就已存在,很难想象,人类社会没有管理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人类管理史。而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始于美国的弗雷德里克.W.泰罗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的飞跃,管理者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开始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判断方法对人类的劳动行为进行实验和考察,从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管理方法和原则,以此来指导各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劳动效率。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科学管理中“见物不见人”,“见金钱不见思想”的弊端愈来愈多地暴露出来。社会发展的进步,人类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管理的变革,行为主义管理应运而生。行为主义猛烈地抨击科学管理是“冷漠的管理”,强调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这一变革促进了西方的企业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战后西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行为主义的成功应该说在相当程度上归结于它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关怀。但总的来说,这种关怀仍然是表层的、零散的和抽象的。[1](p313)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到“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始终未超出理性主义的传统,将人置于技术管理手段的控制之中,过分强调“工具人”的有效性而忽视“目的人”的价值性。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对物质的过分迷恋,对定量化和技术手段的完全依赖,造成了对管理的“灵魂“———文化价值观的忽视,特别是忽视了人的精神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来把握管理的本质,揭示出不同的管理模式成功、失败、变迁的内在规律。这就不能不把管理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置于整个人类历史演进的坐标体系中,探讨社会风俗、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对管理的影响,分析这些在背后左右着管理的历史“文化”积淀。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的,管理虽然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植根于一种“文化”、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的社会职能。所以,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不是孤立自存的现象,而是由一定社会文化所决定。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文化决定了人的存在。[2](P1)而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烙有一定的文化印记,受到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信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任何管理的形成,都必须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所处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德鲁克说,管理愈是适应于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就。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文化理论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形成了对管理文化研究的热潮。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就已存在,很难想象,人类社会没有管理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人类管理史。而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始于美国的弗雷德里克.W.泰罗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的飞跃,管理者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开始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判断方法对人类的劳动行为进行实验和考察,从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管理方法和原则,以此来指导各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劳动效率。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科学管理中“见物不见人”,“见金钱不见思想”的弊端愈来愈多地暴露出来。社会发展的进步,人类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管理的变革,行为主义管理应运而生。行为主义猛烈地抨击科学管理是“冷漠的管理”,强调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这一变革促进了西方的企业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战后西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行为主义的成功应该说在相当程度上归结于它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关怀。但总的来说,这种关怀仍然是表层的、零散的和抽象的。[1](p313)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到“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始终未超出理性主义的传统,将人置于技术管理手段的控制之中,过分强调“工具人”的有效性而忽视“目的人”的价值性。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对物质的过分迷恋,对定量化和技术手段的完全依赖,造成了对管理的“灵魂“———文化价值观的忽视,特别是忽视了人的精神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来把握管理的本质,揭示出不同的管理模式成功、失败、变迁的内在规律。这就不能不把管理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置于整个人类历史演进的坐标体系中,探讨社会风俗、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对管理的影响,分析这些在背后左右着管理的历史“文化”积淀。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的,管理虽然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植根于一种“文化”、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的社会职能。所以,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不是孤立自存的现象,而是由一定社会文化所决定。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文化决定了人的存在。[2](P1)而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烙有一定的文化印记,受到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信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任何管理的形成,都必须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所处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德鲁克说,管理愈是适应于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就。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文化理论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形成了对管理文化研究的热潮。

试述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答:(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3)管理理论丛林;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

1、简述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理论学派。
答:2.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等。40年代到...

求一份管理理论丛林的文献综述,人家写了一篇,老师给了60分,他说不能...
答:关键词:产业集群;东方管理;社会网络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高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流派,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丛林"的局面。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区位理论、经济社会学、东方管理学等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过研究,得出大量新的结论。为了有助于后来学者下一步的...

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答:(三)高潮阶段:80年代初—?。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些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运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比较管理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对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和方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并探讨设计了分析内部管理要素的...

管理理论的演变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理论发展到了现代阶段,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学派从内容上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诸家争鸣的局面,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将其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代表学派主要包括:以孔茨等人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以麦格雷戈等人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以巴纳德为...

简述管理科学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扩展资料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3)管理理论丛林;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答: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的六个阶段:1、19世纪z末~20世纪初的传统管理阶段。2、20世纪20~3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3、20世纪3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4、20世纪30~60年代的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发展阶段 。5、20世纪80~90年代初的企业再造...

管理理论的现代理论
答: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

请问:管理学有四个著名理论,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我记不全了!
答: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以及后来的美国人古利克和英国人厄威克等人。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而后来移居美国的梅奥和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第三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社会学派以美国的巴纳德...

在管理学中,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有哪些。
答: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