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贺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但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黔首”。秦虽国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

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

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称“衣冠南渡”,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他们大多已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扩展资料: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黄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长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关中,西汉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如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把郡县地区划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从东汉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黄河流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

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口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与五代时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现了南迁趋势。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阳、太湖等大湖周围和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些地方成为人口稠密之区,人口密度高于北部各州。除以上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之外,另外还有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南迁。南部经济自东晋以来发展迅速,至两宋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仅密度高于北方,而且汉族人口的总数,至明、清时也已超过北方。

汉族经历与中国境内各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共处、迁徙,于是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国生根发展,成为当地的华裔,有的则保持中国国籍,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



“汉族”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中国人的祖先来自哪里
答:汉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源于上古时期的黄帝和炎帝部落,是“炎黄子孙”的代名词。“汉”字最初指代银河,后来用以称呼中国历史上的汉朝,而汉朝之前的华夏民族则自称为“华夏”或“诸夏”。关于中国人的祖先,现代遗传学研究显示,他们主要来自非洲大陆。大约在5万至6万年前,这些祖先跨越亚洲,最终抵达并...

汉族是如何发源的?
答:3、主要事迹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

中国人汉人是不是有其他民族组成的
答:所以北方南侵的少数民族把中国人,用“汉人”来称呼.从此,汉人不再作为国家概念,而作为民族概念而使用了.汉人在古代的评价标准,是文化,而不是血统.春秋时期,秦国的开国之君,就不是中原人士,而是陕甘地区的部落酋长.后来因救驾有功,被分封秦地.受封之后,秦人学习中原文化,并获得了整个中原的认同,成为...

汉族是怎么来的?发源在哪?
答:汉族的由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族”究竟是由哪些人组成,一直众说纷纭。的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说法,有说是蒙古族的血裔、甚至有说是高加索人的后裔。更多的是说从汉朝开始.——{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

汉族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答:汉族,旧称汉人,其名称源自中国的汉王朝。汉族最初被称为“华夏”,是中原地区的原生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族与其他民族发生交流与融合,自汉代起,正式被称为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自称是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自称为炎黄子孙。汉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历史上未曾中断,是世界上人口...

“汉族”一词的来源 ?
答:汉族的名称确立于汉朝以后。原来中国知识分子自称“华夏”,而普通老百姓没想过自己是什么人。秦统一之前,华夏族由于国界线隔离,各国文字同源异构,也有方言,几乎就是一国一族,但是在民族认同上都自认为是“华夏”。秦朝时各国文字被统一,原有国界线被打破,一国一族的现实被新的形势逐渐冲散。两汉...

汉族,汉人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
答:您好!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华夏族又为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为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

“汉族”是怎么来的,和“汉朝”有怎样的关系?
答:因为秦朝建立后,没有采取战后修养生息的策略,加之秦二世的荒唐做法,致使天下大乱,秦统一的成果,最终被刘邦建立的汉朝所摘取。这样,经过两汉400多年的发展,在文化的不断浸润下,这块大地上的人,统一有了一个名字:汉人。从此,无论国家朝代如何更迭,无论到了何种危局的情况下,拥有儒家思想汉人,...

中国人为什么叫汉族?
答: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你知道汉族的来源吗?
答: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400余年,沟通西域,屯田湟中,设立护乌桓校尉,降服匈奴,征服西南夷并设立郡县,平定赵氏南越及东瓯、闽越。于是多民族中国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从汉朝以后,华夷同居中国,特别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317~589)时期,“五胡”在中国北部建号立国,成为统治民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