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投稿:检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我为你整理的《 高一物理 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 总结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⑴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⑵等时性:合运动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时间相等

⑶独立性: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参与几个不同的分运动,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按其本身的规律进行,不会因为 其它 方向的运动是否存在而受到影响。

⑷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⑴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⑵物体运动的轨迹(直线还是曲线)则由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常见的类型有:

(1)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

①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3)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动。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具体如: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变速运动,当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是直线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是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 乒乓球 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

★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整理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答: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答: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功: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
答: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2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 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

高一物理必修3公式(总结)
答: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

高中物理必修的知识点归纳
答: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一)动量守恒定律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非常广泛。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相互作用的物质系统不受外力,实际上我们知道,真正满足不受外力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动量守恒定律应用重在“三个”选取。动量守恒条件近似性的选取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时的受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三四单元公式总结
答: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新教材人教版物理必修3(即高二上期)的目录是什么?(前一章是必修2高一下...
答:新教材人教版物理选修3-1(即高二上期)共3章,第一章《静电场》共9节(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第二节: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第五节:电势差,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答: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 一、 三种常见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2)、产生条件:(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三章公式
答: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答:1.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注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