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作者&投稿:绽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都有哪些~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李悝变法
李悝(kuī)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是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宣告告终。


申不害变法战国时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韩国境内的一个改革。申不害除了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讲法治外,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认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拔和清除。“术”的提出,对于当时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课制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变法使韩国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王莽改制:
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后周周世宗改革:
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金世宗改革:
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张居正改革:
是明朝中期政治家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在内政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最为突出。他曾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一条鞭法”则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洋务运动
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为适应外国侵略者需要而进行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对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调整政策服务于政治目的、为了加强统治,但是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结果都失败,因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随着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而告终结


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那,先从好玩的开始吧。



👆 明宣宗行乐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里,中心点位置的,对,就是那个穿黄色(皇家的象征嘛)衣服的人就是明宣宗,他手里拿了一根棍,在瞄准一个弹子一样玩意儿在打,那,你猜他在玩什么游戏呢?
打高尔夫球。
这是真的。这项运动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是一种无论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闲娱乐方式。


打高尔夫球的明代妇女 (PS:谁说古代妇女们都是三步不出闺房?玩起来,也是嗨着呢!)
捶丸(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院)

球杆虽然看不到原件了,可是石头却可以保存长久。图里的捶丸坑坑洼洼的,估计那个年代肯定很光溜。捶丸运动最早是从唐代风靡的马球变化而来,不骑马的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变成了捶丸。千万别以为高尔夫球是多么高端洋气的玩意儿,这是老祖宗从宋朝就玩剩下的了。15世纪的苏格兰人也许发明了现代高尔夫,可惜那时候的中国,早就妇孺皆知了。今天,那些经常出入高档高尔夫会所的精英们,你们看了,感觉如何?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点评:洋气了半辈子,其实不过是在复古。
明代定陵出土的,香皂盒。
注释:一侧放香皂,一侧放精油,用香皂洗完脸,再用精油擦一擦润肤。以为古代妇女就不注重护肤的你,就大错特错啦。古代的有钱人矫情起来,真不是现代的小萌妹们能比的。原图来自天涯朔望雪)我猜你已经看到图上的字儿了吧。是的,这是粉饼,南宋黄升墓出土的文物。大家闺秀们往脸上扑粉用,香喷喷,粉嘟嘟。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四千年前的面条!
是的,四千年前的面条啊!吃货们!看上去还很筋斗呢!据说当时工作人员发现有只陶碗倒扣在地上,翻过来一看,下面是面条!因为被陶碗覆盖,且被掩埋,这碗面条才能留存到现在。看考古研究里说,当初在赤峰兴隆洼文化好像也挖出来过面条。但是因为氧化,出土后很快就烂掉了,没来得及拍照存档。忘了是不是确有其事了。如果是真的,那将是一碗八千年前的面条……
汉代壁画
大家有没有觉得图上那两个站在车顶上的人是不是有点。。。二?其实,那不是真人。这是真品复原后的的样子。此物名为大章车又称:记里鼓车,即每行一里,鼓敲一声。《古今注》载:“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震撼了吧,各位看官,跟今天你车里的里程表一样一样一样的,以为西方人发明的?No,No,No,我们祖先早就知道计算里程了,啧啧,知道我中华民族为啥史学最强了吧,我们连自己走了多少路都要记下,更不消提,发生了什么事了,你说呢?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无数的珍宝。时至今日也令人瞩目。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文物中“最逆天”的几件文物。

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的墓穴中,在曾侯乙的墓穴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曾侯乙编钟了。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大小不一的编钟组合而成的大型乐器,它跨越五个半八度的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令中国乃至世界都十分震惊,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如此优美的音色,外观如此精致的乐器,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出现,展现了我国在青铜铸造工艺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体现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出色,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良。

2.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1972年在湖南马王堆墓出土。素纱襌衣,衣长1.28米,通袖长1.9米,分为上衣和下裳两个部分。因纱料纤细,素纱襌衣重不到50克,是世界上最轻的襌衣。它代表了汉朝时期养蚕制丝工艺的精妙。现代曾复制这件素纱襌衣但重量都超过49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研究,从养蚕做起历经13年终于仿制出了重49.5克的仿制品。

3.“大禹治水”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是清乾隆年间制成的。它的底座镶嵌有金丝,是用最为名贵的和田玉雕成,高2.24米,宽0.96米,重5.35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玉器艺术品。“大禹治水”玉山工程浩大,前后话费了1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大禹治水”玉山的成功,是中国美术史上又一次令人瞩目的壮举。





第一件:战国中山王墓中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第二件:越王勾践剑



第三件: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素纱襌衣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逆天级”文物
答:1.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湖北随州出土了曾侯乙编钟,这件大型乐器由六十五件大小不一的编钟组成,跨越五个半八度的音域,十二个半音一应俱全。它的发现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拥有的精湛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工艺,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工艺水平。2. 素纱襌衣 1972年,湖南马王堆汉墓...

古代3件堪称逆天的文物:一件距今7000年,一件疑似穿越之物
答:第一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发掘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的一件文物,历经坎坷,最终成为官方钦定的“第一国宝”。为什么说它是第一呢?因为在2002年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中,这件陶缸力压其他所有文物,排行第一。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缸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是一...

中国是文物大国,那历史上有哪些逆天文物?
答: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的朝代,也发明了非常多的逆天文物,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高尔夫球,新石器时代的蛋壳黑陶杯,战国时期的齿轮,汉朝时期的青铜卡尺,三国时期的饭盒,战国时期的水晶杯等等。一、在明朝时期就有图画中记载古人在玩高尔夫球运动,而这项运动在中国宋代就开始起源,到明朝成为了...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呢?
答:1. 战国铜齿轮:1976年在洛阳战国粮仓遗址出土的这件文物,让考古学家们惊叹不已。它的原料并非纯铜,而是含有砷、锡等杂质,因此能够保存至今。关于其具体用途,虽然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齿轮证明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与现代相似的技术,遗憾的是,相关的制造工艺后来失传了。2. ...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答:中国有逆天的文物有:四羊方尊,商后母戊鼎,清明上河图,清大禹治水图玉山,东汉铜奔马,镶金兽首玛瑙杯。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一件青铜器具,商朝晚期用来祭祀的物品,这个尊的四角各塑有一只羊,是现存商代的最大一件青铜方尊,体现了当时顶尖的铸就水平。2、商后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

5件逆天文物:4件疑似穿越,为什么形似“喜羊羊”?
答:在我们的印象中,文物的样子都像博物馆里的那样,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然而,也有一些文物堪称逆天级别的文物。此类文物最大的特点,便是过于现代,甚至让人觉得这就是穿越到古代的文物。笔者为大家罗列4件疑似穿越的逆天文物,而形似“喜洋洋”的那件逆天文物,让专家也犯了难。诸路逆天文物的真实面目...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答: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的墓穴中,在曾侯乙的墓穴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曾侯乙编钟了。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大小不一的编钟组合而成的大型乐器,它跨越五个半八度的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令中国乃至世界都十分震惊,两千多年...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答:人类历史上逆天的文物有战国时期的青铜老虎钳、三国时期的饭盒、唐朝侍女的手提包、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人字拖鞋等等。多年以来,我们发掘出了历史上的许多古墓,从中出土了不少几百上千年前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些文物的超前性令人惊叹,让人有一种这些文物是穿越者带到古代去的错觉。这些文物从设计到...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答:国内出土的4大逆天文物,酷似现代手机、玻璃杯、游标卡尺、路由器,每件都像是“穿越”。文物一:远古石铲 在国内考古挖掘的历史中,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要数史前遗址了,而通过发现的史前古墓遗址,考古专家可以研究出古人类的生活习惯,以及历史上的一些未解之谜。而在国内出土的史前遗址的文物里,一件...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答: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今天我就来说几样我国的逆天文物,可谓奇技淫巧般的发明,让人着迷。这些文物的出土,让一向对于现代文明发展自豪的人类,又重新对古人审视起来。1、曲裾素纱褝衣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重量不到一两,折叠起来可以放进火柴盒里,是辛追夫人的随葬物品。据说国内一家纺织企业曾经尝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