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征服蒙古用了多少年啊?

作者&投稿:望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啥皇太极一次就征服了蒙古,而明成祖却不行~

皇太极打败了蒙古以后,采取与蒙古和亲,倡导满蒙一体,而明成祖是不可能跟蒙古和亲的,周慕白说:“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所以明成祖没有彻底征服蒙古。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有。根据张晋藩、郭成康的《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后金在天命、天聪年间对蒙古和明朝的用兵,尤其是皇太极数次从蒙古绕道自喜峰口南下叩打京师和关内其他地区均由蒙古八旗充任向导

你的问题回答有点难度,因为皇太极根本没有征服过蒙古,而是合作伙伴,亲属关系,共同建立国家的,

推荐你看一本小说,《独步天下》,既有小说的可看性,又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

很可惜的是他到死也没能征服蒙古。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达延汗继承了汗位。经过奋斗统一了部落割据、四分五裂的蒙古草原。
明嘉靖年间,蒙古本部再度分裂。
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西部俺答接受了明廷的封贡,东部插汉部与辽东的朵颜原诸卫及女真勾结,把辽东搞了个天翻地覆,使辽东明军疲于奔命。女真乘乱崛起,女真族甚至有人建国称汗。这是自蒙古联宋灭金之后,女真族再次建国称汗。随后女真部落建国称汗的王杲、阿台等先后被明朝名将李成梁所杀。李成梁希望通过扶持努儿哈赤来牵制辽东诸部落,从而达到稳定辽东局势,结果却是养虎为患。
万历二十年,爆发了日本侵略明朝属国朝鲜的战争,明朝出兵支援朝鲜。双方打了七年,在此期间,明朝的注意力主要在朝鲜,可是辽东的混乱局面仍然持续,野蛮部落在大肆抢掠,明军难以兼顾,导致女真坐大。被后世誉为为统一女真各部而奠定了基础的古勒山之战(努儿哈赤在古勒山击败扈伦、长白山蒙古等九部联军三万之众。随之又消灭朱舍里等部)就是在明朝抗倭援朝期间打的。
经历了这场大伤元气的朝鲜战争后,明王朝为了休生养息,在辽东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政策。万历二十九年,明廷重新起用七十九岁的老将李成梁驻守辽东(李成梁先前曾于万历十九年离任)。在李成梁重新出山驻守辽东的这段时间里,努儿哈赤势力再次得到发展。 李成梁死后一年,努儿哈赤便正式建立后金国,三年后,公开以“七大恨”为由攻明,这些事实表明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并没有为朝廷防患于未然,对于努儿哈赤的坐大李成梁实在是难辞其究。
萨尔浒明军大败。为了对付咄咄逼人的后金,明朝“厚遗金帛”给蒙古内喀尔喀部的一头目宰赛,宰赛果然率领万余人“征兵而至”,在万历四十七年和后金打了一仗。后金虽然在这一战中获胜,俘虏了宰赛。但却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南下攻明的战略步骤。后金为了避免同时对明朝及蒙古两线作战,对蒙古诸部采取了怀柔政策。就在后金战胜宰赛四个月后,后金与蒙古内喀尔喀部会盟,共谋联合。虽然双方结盟的基础并不牢固,后来还发生过冲突,可是结盟也为后金蠃得了巩固内部继续征明的时间。 此时,蒙古内喀尔喀、科尔沁等部落亦有零散投金的蒙古人,壮大了后金的势力。
后金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蒙古插汉部首脑林丹汗的不安。早在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林丹汗(虎墩兔憨)就致函努儿哈赤,威胁后金不要进攻广宁-----------:“蒙古国统四十万英主青吉思汗,谕问水滨三万人英主安否?大明于吾两国乃仇雠也。吾闻自戊午年(万历四十六年)来大明始受兵汝国,今夏我已亲往广宁,招抚其城,取其贡赋,倘汝兵往图之,吾将不利于汝。吾两人原无交恶,若吾所服之城为汝所得,吾名安在?设不从吾言,两人之是非,穹苍鉴之。......”
努儿哈赤毫不示弱,回函严词驳斥,双方都互相羁留了使者。明朝亦于同年十一月命人带五万两银“速出关与经抚诸臣相机行事,”争取联合林丹汗反金。后金并没有理会虎墩兔憨的警告,出兵攻占了广宁。广宁之战时,明巡抚王化贞以二万金联合蒙古兵攻建州。明朝联合蒙古反金虽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但蒙古某些部落的确有出兵援助明军(参将祖大寿借暧兔、贵英二万骑,却建人于宁远城北双树子)。后金军攻克广宁,不敢乘胜进军山海关,显然是受到了蒙古诸部的牵制。
对于蒙古的掣肘,努儿哈赤也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说:“满洲苟无城郭,蒙古岂令我等安居哉!”对于蒙古的掣肘,努儿哈赤也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迁都可以证明他对蒙古的重视。辽阳美中不足,东南有朝鲜,西北有蒙古,二国俱未服,迁都沈阳战略要地:“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
----------------------------------------
后金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传统市场,遭到了明朝的经济封锁,更兼有蒙古某些部落及朝鲜在旁掣肘,这时后金恰逢发生饥荒,“国中大饥,人有相食者。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天启七年,皇太极入侵朝鲜,胁逼朝鲜订了兄弟之盟,算是有些收获,但朝鲜并没有彻底屈服,后金的战略困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任这种情况拖延下去,对后金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发生了蒙古插汉部西迁的事件,从而挽救了垂危的后金,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插汉部西迁之后,“以旧地让建州”,但是与后金的关系并没有改善。这时后金即使吞下插汉旧地,一时之间也消化不了。然而后金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新上台的明崇祯帝竟然改变优抚蒙古各小部落的旧战略,使蒙古各小部落倒向后金。帮助后金消化吸收了插汉旧地。从此,山海关以西至宣、大一线就直接暴露在虎视眈眈的后金之前。后金之所以没有在万历、天启年间绕道山海关以西入寇关内,那是因为当时有蒙古插汉等诸部落沿边放牧,实际起到为明藩篱的作用。而插汉部的西迁及崇祯上台后尽革塞外蒙古之“赏”改变了这一切,明山海关以西藩篱已经尽失,为后金叩关大开了方便之门。
王像乾提出恢复旧赏的建议,可是崇祯没有马上实行。 插汉西迁之前,蒙古诸部就已经要求明廷出兵阻止插汉,但明军没有任何动作。插汉西迁之后,明廷对插汉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受插汉压迫的蒙古诸部逐渐与后金联合,对付插汉。这些蒙古部落一脚踏两船,一方面向明朝求赏、一方面投靠后金。 这时,袁崇焕也企图抚慰蒙古诸部,为明藩篱。但最大阻力出自崇祯。崇祯对招抚蒙古不太坚决,犹持两端。明朝不积极招抚蒙古,而西迁的插汉对蒙古诸部的压迫也日渐加剧,这两个原因促使一些蒙古部落最终倒向了后金。这些蒙古部落不仅仅与后金一起征伐插汉,后来还一起联合征明。因为后金及蒙古诸部入寇,明廷害怕“插汉乘虚自西入,”才正式和插汉达到和议,恢复旧赏。
明朝既招抚插汉,插汉便为明藩篱。谁知好景不长,插汉部在西迁的过程中与蒙古哈剌慎、土默特等部落矛盾重重,插汉部已经丧失了人心,西迁故土后所建立的统治是虚弱的。后金于崇祯五年(天聪六年)联合一些对插汉部不满的蒙古部落进攻插汉,林丹汗大惧,谕众弃本土西奔,渡过黄河远遁。后金追之不及,回师时入寇明宣、大。这表明崇祯五年之后,由于插汉部的崩溃,明宣、大以西也处于后金的军事威胁之下了。
正因为蒙古插汉部的西迁,后金才乘此机会联合受插汉压迫的蒙古诸部,得到“人和”;更进占插汉在辽东的旧地,取得“地利”,从而成功地侵入明关内。后金的入寇以掠夺和破坏为主,以崇祯十五年的入寇为例,后金在关内掠夺了人口36900、牲畜32100,其它财产则难以统计。使得明对后金的经济封锁彻底破产。从这一点看,蒙古插汉部的西迁是后金战胜明朝的经济封锁的重要原因,后金就是凭此度过难关的。
后来,林丹汗(虎墩兔憨)西奔(土伯特,西藏一带),其部众苦林丹暴虐,逗遛者什七八,食尽,杀人相食,屠劫不已,溃散四出”,余部降于后金。后金陆续编审蒙古壮丁,设立八旗蒙古及三旗外藩。从此“建州之强,先并南、北关,次并三十六家吉囊诸部,东降朝鲜,西收插汉,自鸭绿江北抵贺兰塞外,皆隶其阪。”

皇太极征服蒙古用了多少年啊?
答:你的问题回答有点难度,因为皇太极根本没有征服过蒙古,而是合作伙伴,亲属关系,共同建立国家的,

满清从建立到灭蒙古用了多长时间?
答:满清征服蒙古用了140年。相比汉朝征服匈奴用了50年,唐朝征服突厥用了40年,明朝征服蒙古用了30年。而清朝从建立后金一直到干掉准噶尔,一共用了140年。明朝末年,蒙古主体分为三大块:漠南蒙古,有16个蒙古部落;漠北蒙古,有12个蒙古部落;漠西蒙古,有5个蒙古部落。努尔哈赤最早亲自征战,收服了科...

皇太极生平
答:九年初,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精骑一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统一了漠南蒙古。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赢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皇太极深知满族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

明朝用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蒙古问题?皇太极是怎么用三年解决的?
答:明朝用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蒙古问题?皇太极是怎么用三年解决的?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他就赶紧派兵继续北伐战争,最后他成功的占据了北京,元朝就这样灭亡了,但是当时元朝还是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完全的消除干净,所以在之后明朝的200多...

皇太极简介?
答: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极”、“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续增强...

蒙古为什么分裂?清朝是如何征服蒙古的?
答:那一年是1635年。如果把蒙古南部的驿站和牧场连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今天内蒙古的疆域。所谓满蒙同盟,只是满洲和内蒙的同盟。科尔沁、鄂尔多斯等省,以及清代宫廷剧里经常出现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都位于内蒙古境内。李旦死后,皇太极加冕。二是哲带领其他蒙古王公入席,授予皇太极蒙古大汗称号,请他担任蒙古大汗.这个手术非...

满清是如何收服蒙古的?
答:满清收复蒙古主要有三场大仗。第一场是皇太极征服林丹汗,第二场是康熙亲征葛尔丹,第三场是乾隆灭准噶尔。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察哈尔部的首领。皇太极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孤立察哈尔。1632年皇太极率大军和归附的蒙古部落军队会合,攻击林丹汗。被击败的林丹汗逃到青海,不久病死。林丹汗死后,他的...

在宋朝期间,辽国,金国,蒙古之间以及后来的大清有什么联系?
答:1626年(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后逝世。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即位之后,为绕开明松锦防线,1635年(天聪十年)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迫使朝鲜称臣。先后数次进入汉地烧杀劫掠,用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实力。同时皇太极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样的
答:正是在这十七年,皇太极将一个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后金政权,发展成为国力强盛的大清帝国。他平定朝鲜,征服蒙古,统一东北,五次大规模入关征明,将大清的影响推至中原腹地,就连万里之遥的西藏都弃明赴沈阳朝拜,在皇太极的治下,蒙古正式划入了中华民族的版图。 如果说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清太宗皇太极经历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间对清朝有什么政绩?
答: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