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是

作者&投稿:机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造园著作《园冶》第一卷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园冶卷一 【兴造论】 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体、宜、因、借,匪得其人,兼之惜费,则前工并弃,既有后起之输、云,何传于世?予亦恐浸失其源,聊绘式于后,为好事者公焉。 【园说】 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径缘三益,业拟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刹宇隐环窗,彷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苹红蓼,鸥盟同结矶边。看山上个篮舆,问水拖条枥杖;斜飞堞雉,横跨长虹;不羡摩诘辋川,何数季伦金谷。一湾仅于消夏,百亩岂为藏春;养鹿堪游,种鱼可捕。凉亭浮白,冰调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渴吻消尽,烦顿开除。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境而成。制式新番,裁除旧套;大观不足,小筑允宜。 〖一 相地〗 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似偏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临溪越地,虚阁堪支;夹巷借天,浮廊可度。倘嵌他人之胜,有一线相通,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叠围墙,居山可拟。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一)、山林地 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 (二)、城市地 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开径逶迤,竹木遥飞叠雉;临濠蜒蜿,柴荆横引长虹。院广堪梧,堤湾宜柳;别难成墅,兹易为林。架屋随基,浚水坚之石麓;安亭得景,莳花笑以春风。虚阁荫桐,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移将四壁图书。素入镜中飞练,青来郭外环屏。芍药宜栏,蔷薇未架;不妨凭石,最厌编屏;未久重修;安垂不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窗虚蕉影玲珑,岩曲松根盘礴。足征市隐,犹胜巢居,能为闹处寻幽,胡舍近方图远;得闲即诣,随兴携游。 (三)、村庄地 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论,栽竹相宜。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掇石莫知山假,到桥若谓津通。桃李成蹊,楼台入画。围墙编棘,窦留山犬迎人;曲径绕篱,苔破家童扫叶。秋老蜂房未割,西成鹤廪先支。安闲莫管稻梁谋,沽酒不辞风雪路。归林得意,老圃有余。 (四)、郊野地 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知版筑,构拟习池。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搜根带水,理顽石而堪支;引蔓通津,缘飞梁而可度。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隔林鸠唤雨,断岸马嘶风。花落呼童,竹深留客。任看主人何必问,还要姓字不须题。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韵人安亵,俗笔偏涂。 (五)、傍宅地 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斯谓护宅之佳境也。开池浚壑,理石挑山,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竹修林茂,柳暗花明。五亩何拘,且效温公之独乐;四时不谢,宜偕小玉以同游。日竟花朝,宵分月夕。家庭侍酒,须开锦幛之藏;客集征诗,量罚金谷之数。多方题咏,薄有洞天。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宅遗谢眺之高风,岭划孙登之长啸。探梅虚蹇,煮雪当姬。轻身尚寄玄黄,具眼胡分青白。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六)、江湖地 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鱼舟,闲闲鸥鸟。漏层阴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拍起云流,觞飞霞伫。何如缑岭,堪偕子晋吹箫;欲拟瑶池,若待穆王侍宴。寻闲是福,知享既仙。 〖二 立基〗 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数株,仅就中庭一二。筑垣须广,空地多存,任意为持,听从排布,择成馆舍,余构亭台;格式随宜,栽培得致。选向非拘宅相,安门须合厅方。开土堆山,沿池驳岸。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编篱种菊,因之陶令当年;锄岭栽梅,可并庾公故迹。寻幽移竹,对景莳花。桃李不言,似通津信;池塘倒影,拟入鲛宫。一派涵秋,重阴结夏。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按时架屋。房廊蜒蜿,楼阁崔巍,动“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无中”之句。适兴平芜眺远,壮观乔岳瞻遥。高阜可培,低方宜挖。 (一)、厅堂基 厅堂立基,古以五间三间为率。须量地广窄,四间亦可,四间半亦可,再不能展舒,三间半亦可。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凡立园林,必当如式。 (二)、楼阁基 楼阁之基,依次序定在厅堂之后,何不立半山半水之间,有二层三层之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 (三)、门楼基 园林屋宇,虽无方向,惟门楼基,要依厅堂方向,合宜则立。 (四)、书房基 书房之基,立于园林者,无拘内外,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内构斋、馆、房、室,借外景,自然幽雅,深得山林之趣。如另筑,先相基形:方、圆、长、扁、广、阔、曲、狭,势如前厅堂基余半间中,自然深奥。或楼或屋,或廓或榭,按基形式,临机应变而立。 (五)、亭榭基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六)、廊房基 廊基未立,地局先留,或余屋之前后,渐通林许。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七)、假山基 假山之基,约大半在水中立起。先量顶之高大,才定基之浅深。掇石须知占天,围土必然占地,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三 屋宇〗 凡家宅住房,五间三间,循次第而造;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鸠工合见;家居必论,野筑惟因。随厅堂俱一般,近台榭有别致。前添敞卷,后进余轩。必有重椽,须支草架。高低依制,左右分为。当檐最碍两厢,庭除恐窄;落步但加重庑,阶砌犹深。升拱不让雕鸾,门枕胡为镂鼓。时遵雅朴,古摘端方。画彩虽佳,木色加之青绿;雕镂易俗,花空嵌以仙禽。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于变幻;小屋数椽委曲,究安门之当,理及精微。奇亭巧榭,构分红紫之丛;层阁重楼,迥出云霄之上。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槛外行云,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堂占太史,亭问草玄,非及云艺之台楼,且操般门之斤斧。探其合志,常套俱裁。 (一)、门楼 门上起楼,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无楼亦呼之。 (二)、堂 古者之堂,自半已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三)、斋 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 (四)、室 古云,自半已后,实为室。《尚书》有“壤室”,《左传》有“窟室”,《文选》载:“旋室娟以窈窕。”指“曲室”也。 (五)、房 《释名》云:房者,防也。防密内外以寝闼也。 (六)、馆 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 (七)、楼 《说文》云:重屋曰“楼”。《尔雅》云:陕而修曲为“楼”。言窗牖虚开,诸孔慺慺然也。造式,如堂高一层者是也。 (八)、台 《释名》云:“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九)、阁 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 (十)、亭 《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司空图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 (十一)、榭 《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十二)、轩 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 (十三)、卷 卷者,厅堂前欲宽展,所以添设也。或小室欲异人字,亦为斯式。惟四角亭及轩可并之。 (十四)、广 古云:因岩为屋曰“广”,盖借岩成势,不成完屋者为“广”。 (十五)、廊 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予见润之甘露寺数间高下廊,传说鲁班所造。 (十六)、五架梁 五架梁,乃厅堂有过梁也。如前后各添一架,合七架梁列架式。如前添卷,必须草架而轩敞。不然前檐深下,内黑暗者,斯故也。如欲宽展,前再添一廊。又小五架梁,亭、榭、书房可构。将后童柱换长柱,可装屏门,有别前后,或添廊亦可。 (十七)、七架梁 七架梁,凡屋之列架也,如厅堂列添卷,亦用草架。前后再一添架,斯九架列之活法。如造楼阁,先算上下檐数。然后取柱料长,许中加替木。 (十八)、九架梁 九架梁屋,巧于装折,连四、五、六间,可以东、西、南、北。或隔三间、两间、一间、半间,前后分为。须用复水重椽,观之不知其所。或嵌楼于上,斯巧妙处不能尽式,只可相机而用,非拘一者。 (十九)、草架 草架,乃厅堂之必用者。凡屋添卷,用天沟,且费事不耐久,故以草架表里整齐。向前为厅,向后为楼,斯草架之妙用也,不可不知。 (二十)、重椽 重椽,草架上椽也,乃屋中假屋也。凡屋隔分不仰顶,用重椽复水可观。惟廊构连屋,构倚墙一披而下,断不可少斯。 (二十一)、磨角 磨角,如殿阁躐角也。阁四敞及诸亭决用。如亭之三角至八角,各有磨法,尽不能式,是自得依番机构。如厅堂前添廊,亦可磨角,当量宜。 (二十二)、地图 凡匠作,止能式屋列图,式地图者鲜矣。夫地图者,主匠之合见也。假如一宅基,欲造几进,先以地图式之。其进几间,用几柱着地,然后式之,列图如屋。欲造巧妙,先以斯法,以便为也。 〖四 装折〗 凡造作难于装修,惟园屋异乎家宅,曲折有条,端方非额,如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环定端方,相间得宜,错综为妙。装壁应为排比,安门分出来由。假如全房数间,内中隔开可矣。定存后步一架,余外添设何哉?便径他居,复成别馆。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亭台影罅,楼阁虚邻。绝处犹开,低方忽上。楼梯仅乎室侧,台级藉矣山阿。门扇岂异寻常,窗棂遵时各式。掩宜合线,嵌不窥丝。落步栏杆,长廊犹胜,半墙户槅,是室皆然。古以菱花为巧,今之柳叶生奇。加之明瓦斯坚,外护风窗觉密。半楼半屋,依替木不妨一色天花;藏房藏阁,靠虚檐无碍半弯月牖。借架高檐,须知下卷。出幙若分别院,连墙拟越深斋。构合时宜,式征清赏。

《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诫,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
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

扩展资料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书中的记述,我们还知道现存建筑所不曾保留的、今已不使用的一些建筑设备和装饰,如檐下铺竹网防鸟雀,室内地面铺编织的花纹竹席,椽头用雕刻纹样的圆盘,梁栿用雕刻花纹的木板包裹等。
《营造法式》的崇宁二年刊行本已失传,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曾重刊,但亦未传世。南宋后期平江府曾重刊,但仅留残本且经元代修补,常用的版本有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发现的丁氏抄本《营造法式》(后称"丁本"),完整无缺,据以缩小影印,是为石印小本,次年由商务印书馆按原大本影印,是为石印大本。
1925年陶湘以丁本与《四库全书》文渊、文溯、文津各本校勘后,按宋残叶版式和大小刻版印行,是为陶本。后由商务印书馆据陶本缩小影印成《万有文库》本,1954年重印为普及本。

《园冶》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
明末造园家苏州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明代计成所作的《园冶》

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是
答:《园冶》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苏州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

《园冶》的造园思想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思考
答:摘要:《园冶》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造园理论著作,其造园思想可以总结为“道法自然”的生态平衡观、“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和“当要节用”的生态节用观。在当代园林设计中,仅仅考虑人类自身利益和需求,孤立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唯一准则所产生的误导,是园林设计中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潜在危险...

明朝末年出现的《()》是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
答:解析:《园治》,又名《夺天工》。刊行于明崇祯七年(1634)。这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造园学专著

明代计成园林著作,是《园冶》还是《园治》
答:《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它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中国古典园林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造园理论著作
答:中国古典园林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造园理论著作《园冶》、《一家言》、《长物志》。1、《园冶》明代计成所作,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著作。2、《一家言》明代李渔所著,共九卷,其中第四卷“居室篇”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房舍、窗栏、...

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什么
答: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

在建筑和园林史上,出现了哪些经典著作?
答:(5)计成的《园冶》。①内容: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方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6)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①内容: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

明清时期古典园林发展的原因
答:该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园林与地势配合的假山,例如园山,亭山,厅山,楼山,阁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以及山峰,冈峦,悬崖,幽洞,深涧,瀑布,曲水,池沼等各种景观的布置方法以及太湖石,昆山石,黄石,灵壁石等材料的选用,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专著。此外,如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一家言》中也有关于造园...

明末 文震亨 《长物志》 是一部怎样的书?
答:闲情与逸趣:第一部研究奢侈生活的书,简洁素雅的居宅体验 《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五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构建;其选材、构造与布局是造园活动与灵性生活的浑然天成,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一直沉醉其间的精神追求。赏玩与品鉴:数百幅插图让品鉴更直观,制具尚用的...

古代著名造园家及造园理论著作
答: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有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