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邮票的印制

作者&投稿:纪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78年印制的"大龙邮票''的种类有哪些~

1878年印制的是薄纸大龙,全套共有3种面值,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桔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

大龙邮票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有光齿和毛齿区分。

  为隆重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将推出《大龙邮票》仿印银章珍藏套装。该套装包括: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别发行的大龙邮票3分银仿印银章一枚,银章材质为Ag.999,重量为30克,直径40mm,正面图案为清代大龙邮票3分银单枚仿印,背面为中国集邮总公司LOGO及成色、克重等文字,并配有个性化邮票收藏证书及精美包装盒;套装中的纪念邮折内含《壬辰年》版式二、《丙申年》套票、《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套票。
  产品预售价:499元
  发行日期:2016年3月20日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1)薄纸大龙: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2)阔边大龙: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3)厚纸大龙: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正因为大龙邮票的印制时间较久,所用纸张来源不一,初期印刷的纸张较薄而透明,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期印刷时间较短,但票与票间距离加大,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期用的纸张较厚,邮票的间距缩小,称为厚纸大龙。第三期刚开始时齿孔光洁,后来成为毛齿,所以可以细分为光齿、毛齿两套。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5分银黄色,刷色有种种变化,背面涂有胶水。不论哪一时期的大龙邮票,齿孔一律是12.5度,如果不是这个度数,就可判定是伪票或伪造的齿孔。
大龙邮票3枚除面值不同外,仔细观察时可以发现其龙的图案和云图水纹也有种种差别。1分银、3分银和5分银3种邮票先各自雕刻1个母模,然后各翻制成25枚独立子模(3分银票因印刷过程中不慎损坏了1个子模,因此又翻制了第26枚)。当年印刷的方法相当原始,即印刷前先把25个子模拼成5×5整版,捆紧,然后印刷。印完一批即把子模松开,放置一旁,然后再印刷其他面值的邮票。需要再添印时,找出松散的子模重新拼版印刷,这25枚子模的相对位置当然已有变动。因为从前翻制子模的手段比较粗糙,经过集邮家仔细观察,已发现了这76枚子模的各自特征。根据已有资料,已发现1分银票(包括样票和正式邮票)共印刷过12次(即12个不同版式),3分银票22次,5分银票14次。
大龙邮票从最初天津、北京等5个城市使用,以后逐渐扩充到宜昌、厦门、汉口、温州、芜湖、镇江、九江、宁波和大沽共14个城市。中国邮票博物馆藏有1枚大龙5分银票,销有英文朝鲜釜山邮戳,是枚孤品。此外,曾见有1枚大龙3分银票销有清楚的广州海关小圆戳,估计是请求盖销票,因为大龙邮票并未正式发给广州海关。
据在海关工作的西班牙籍集邮家绵加义记载,大龙邮票印刷总数约100万枚,由于已过去了一百多年,绝大部份大龙邮票已经销毁,保存在集邮界的已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各期的大龙邮票中,阔边5分银票印刷数量最少,纸张很薄而极易破损,品相完好的旧票已颇难得,新票属于珍品。普通集邮家收集中国早期票时,不分薄纸、厚纸和阔边,甚至新旧混合(薄纸1分银新票较旧票易得),只要凑齐1分银、3分银、5分银3枚1套即应满足。
在大龙邮票中,首屈一指的要数阔边大龙5分银全张新票。大龙邮票自1878年发行以后,先后共发行三次:第一次印制用薄纸,故称薄纸大龙;第二次印制因印版重新组合,子模之间的距离加大,使邮票图案的边框和齿孔之间的距离加宽,故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印制因所用纸质较厚,故称为厚纸大龙。
其中第二次印制的阔边大龙于1882年2月发行。这时,正赶上邮件猛增,邮票需求量增多。在印制时,首先印制了3分银面值的票,所用纸张为先期印制薄纸大龙邮票时裁剩下的小张纸,全张枚数为15(5×3);随后印制面值1分银邮票时,改用不厚不薄的纸张,全张枚数为25(5×5);最后印的是面值5分银邮票,改用法国产的薄而易脆裂的葱皮纸来印制,全张枚数为25(5×5)。 由于这种纸质不适合印制邮票,但因找不到其他的纸,只好用它暂印了2万枚,仅有800全张。因印量少,仅9个月就销售一空。再之这种邮票纸薄易裂,不易保存,存世的新票仅有百余枚。
在这些存世的新票中,留存于世的全张邮票,仅有一件孤品。这件孤品原为美国华邮集邮家吉姆司·施塔所藏,曾被中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1991年9月,这件孤品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被香港集邮家林文琰以37.4万英镑买得,使这件流落在外的中国第一珍邮,终于荣归故里。
在2010年,林文琰把这阔边大龙5分银全张转让给上海集邮家丁劲松。



大龙邮票的印制
答:“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

清朝邮票印制
答:清朝时期,邮票印制技术独特,以"大龙"邮票为例,采用铜质版模,由上海海关造册处手工刻制并印制。邮票币制以关平银计,有1分、3分和5分三种面值。绿色1分银,红色3分银,黄色5分银,色彩深浅各异,采用凸版印刷,背胶附着,齿孔角度为12.5度。大龙邮票共分三期发行,因铜模损坏,第三期后停止印...

凸版邮票中国第一套凸版邮票
答:中国的邮票历史中,有一套特别的邮票被铭记在心,那就是《大龙邮票》。这套邮票是中国最早采用凸版印刷技术发行的,它展示了我国早期邮票的独特工艺。凸版印刷技术,通常通过手工或机器直接在版材上雕刻而成,而《大龙邮票》则是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手工雕刻原模,然后再翻制铜质子模进行印制。雕刻...

大龙邮票的资料
答: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是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

谁知道大龙邮票是谁制造
答: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津海关开始的。中国历史上公开发行通用邮票——大龙邮票,是由津海关1878年组织经营的。津海关就是天津海关的前身。奉总税务司赫德之命,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于1878年3月23日,将海关邮政对社会开放,收寄华洋公众、商民百姓的邮件。开始是邮件寄件人到...

清代大龙、小龙邮票的单张尺寸是?
答:1878—1882年发行的第一版(期)大龙邮票采用半透明无水印薄纸印制,俗称“大龙薄纸”。票幅22.5×25.5毫米,图幅间距约2.5毫米。第二版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印行,票幅为26.5×29.5毫米。图幅间距约4.5—5.0毫米,俗称“大龙阔边”。第三版票幅为25.5×28.5毫米。图幅间距约2.5—...

大龙邮票的介绍???清朝
答: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

大龙邮票的资料
答: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

大龙邮票有哪些版式?
答:第二版称“阔边大龙”,1882年发行,1分银、3分银的纸质同第一版,独5分银采用的是法国柔薄易脆裂的葱皮纸印制,印色也由橘黄色变为黄色。两枚邮票之间的距离为4?5mm,所以称为“阔边大龙”。第二版邮票发行量最小,在2万枚左右。其中1分银、3分银的全张邮票枚数为3×5=15,5分银的全...

大龙邮票是怎么来的?
答:此封由鄂省民信局转至上海华洋书信馆后,加盖上海华洋馆庚辰年10月26日红色双龙戏珠日戳,再交上海海关邮局加贴大龙薄纸伍分银一枚,作挂号邮资。在邮票右下角经墨笔加划线作固定邮票位置,同时在伍分银票中盖上圆形篆字“护封”印;陈在大龙票上销圆形篆字“护封”印之外,在封面寄件人的地址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