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提菩萨和普贤菩萨是不是一人

作者&投稿:召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音和普贤是一个人吗~

不是一个人。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扩展资料:
普贤菩萨故事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闻草丛中有儿童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询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愍其无依,带回国清寺,交库房当茶童。因是拾来,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聪明伶俐,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一日,四顾无人,竟登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还呵斥圣像小果,焦芽败种。事被知库灵熠禅师看见,责其对圣像不恭,可能头脑有毛病,罢其香灯职,派往厨房洗碗碟,常将多余饭菜,盛于竹筒,赠其挚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饭食花果被鸟啄食,拾得竟执杖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责其守护伽蓝不力,有失职责,枉受沙门供养。当晚寺僧,皆梦见山神说:‘拾得打我,骂我。’灵熠禅师至山神像前视察,果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来历不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音
百度百科-普贤

菩提祖师、金蝉子、唐三藏并不是同一个人。
首先,唐三藏是金蝉子转世, 准确的说是第十次转世。两者是前生后世的关系,不能笼统的称为一个人。
这一点《西游记》中有明确描述。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由释迦如来佛亲口点点说来:“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其次,有一些关于《西游记》的解读认为菩提祖师就是金蝉子,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严谨的根据,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
关于菩提祖师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南怀瑾居士认为小说中的菩提老祖就是真实中的须菩提尊者,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金刚经中的主角。我看过一些人的说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最后教会孙悟空本领。
但是西游记里有说如来的八大弟子是“地藏王,观世音,文殊,普贤,须菩提,金蝉子,阿难,迦叶”。而且“须菩提”一身道装打扮,是由道入佛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菩提祖师就是金蝉子,他在转世之前就知道日后要由孙悟空保他西天取经,因此先教他本领。
但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能够成为学界公认的理论。
因此不能说菩提祖师、金蝉子、唐三藏就是同一个人

  不是同一个人。
  1、佛教中没有“普提菩萨”这个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
  2、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3、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
  4、《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菩提和普贤菩萨不是一个人。  普贤菩萨 (须菩提),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尊上普贤菩萨摩诃萨 是大乘菩萨行的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  菩提祖师,出自《西游记》,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基本上,菩提祖师被描写为一个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高人形象:法力高深,弟子众多,教化广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师不仅教人向道,也教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方法给广大的民众,故深得一方尊敬。正迎合了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潮。也有说菩提就是封神榜中的准提道人。

两者不是一个人。
菩提菩萨是须菩提,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称“解空第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相传即是须菩提与佛陀的对谈记录。《西游记》中孙悟空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学艺的师傅,就是须菩提。
普贤菩萨在华严大法会上,宣说十大行深誓愿,故称普贤愿王菩萨,与文殊菩萨分列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合成华严三圣,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菩萨是什么佛?
答:这两大菩萨象征着智慧与实践的统一,文殊代表智慧与证悟,普贤代表理性与行动,共同体现了佛陀智慧、禅定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佛教经典中,文殊与普贤被视为十方三世所有菩萨的首领,他们经常协助佛陀宣扬佛法,引导众生。如《大日经疏》所记载:“普贤菩萨,普即普遍,贤即最善。其菩提心所引发的愿行及身...

菩萨的佛与菩萨
答:总而言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立此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故有“大愿”之尊称。据学者研究,地藏菩萨信仰在印度出现较晚,约在5、6世纪之时,并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萨(观音、文殊、弥勒、普贤)之列。在中国,地藏信仰约兴起于隋代前后,日渐兴盛,乃至最后取代弥勒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南无...

四大菩萨指的是哪四位?
答:1. 四大菩萨是指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2. 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指追求菩提(觉悟)的众生。3. 菩提萨埵,又称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为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指的是那些寻求觉悟并帮助他人的修行者。

佛教八大菩萨是哪八位?
答:文殊菩萨,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常伴佛侧,协助佛祖弘扬佛法。文殊菩萨代表妙德,师利意为德、吉祥。在密宗中,她被称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普贤菩萨,负责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与证德相辅相成。普贤菩萨被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其造像通常骑六牙白象,戴五...

菩萨有几个?分别是谁?
答: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弥勒菩萨。“弥勒”是梵名的音译简称,意为慈悲。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代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他随释迦牟尼出家,修习佛法,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释迦佛曾预言,弥勒菩萨离开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

普贤菩萨是什么佛?
答:以二大士表法,文殊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同诠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之上首,在佛经中,经常协助宣扬如来弘扬佛法、摄受众生。《大日经疏》:“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

普贤菩萨代表什么
答:一、普贤菩萨的基本含义 普贤菩萨是梵语“普贤”的意译,代表的是一个境界极高的大菩萨,被誉为佛陀的右侍胁。他在大乘佛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象征着佛教中的行愿和实践精神。普贤菩萨以其广大的慈悲心和大行的行愿,展现了菩萨在世间为众生谋福祉、践行菩提道的典范。二、普贤菩萨的象征意义 普贤...

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究竟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
答:两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的人物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杨戬等人在两部书中都有体现。而《封神演义》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燃灯道人经过若干年后,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后来分别成为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燃灯上古佛。这些人物也在《西游记...

普贤菩萨是谁的守护
答:这两大菩萨的象征意义在于,文殊代表智慧与证悟,普贤则代表理性与行动,共同展现了如来的智慧、理性、行动与证悟的完美结合。在佛经中,文殊与普贤菩萨被视为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的首领,他们经常协助如来宣扬佛法、摄受众生。《大日经疏》中描述普贤菩萨:“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八大菩萨分别是谁?
答:文殊菩萨,为智慧之象征,生于印度舍卫国,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常伴佛侧,助佛传法。其名“文殊”意味着“妙”,“师利”代表“德”与“吉祥”。在密宗中,文殊菩萨又称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普贤菩萨,代表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菩萨相对,后者代表智德与证德。普贤菩萨被尊为延命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