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手下几大名将都有谁

作者&投稿:闻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隋唐多名将,名将多数出瓦岗。

看一看真正的历史而不是演义,就会发现隋末唐初诸侯争霸战中,总是活跃着瓦岗英雄,就是贞观之治的名相魏征、名将英国公李?蕖⒙彻??桃Ы稹⒃枪??帕炼汲錾碛谕吒谡???俏?筇颇险鞅闭娇??赝粒?⑾虏皇榔婀Σ⒚?骨嗍贰?/p>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为什么没有我们最尊敬最喜爱的胡国公秦琼秦叔宝?

诸君切莫着急,笔者今天要写的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九员大将当中,秦琼只能叨陪末座,而秦琼之所以排名靠后的真实原因,就是秦琼太值得尊敬了。

书归正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李世民手下这九员大将。因为笔者才疏学浅,只知道这九个有名的将军,而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当然远不止这十位,这就需要历史知识更加渊博的读者诸君补充指教了。

河间王李孝恭一人干掉三个“皇帝”

河间王李孝恭是李世民堂弟,他们共有一个曾祖父李虎,李世民的祖父李?m是老三,李孝恭的祖父李蔚是老七。

而李孝恭能第一批进入凌烟阁,并成为其中唯一的皇族,可不是靠血缘关系,而是这个人太能打了,什么迦楼罗王朱粲(后自称楚帝,就是那个好吃人的)、梁王萧铣(后也称帝)、“宋帝”辅公?,都是李孝恭给打灭的,一个人干掉三个“皇帝”,这一功勋在整个唐朝,也就是高宗时期一人灭三国的苏定方能够跟他相提并论。

李孝恭虽然在演义小说里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孝恭一直是李靖和李?薜牧斓迹?热缛ゴ蚋ü?u的时候,二李都在他麾下听候指挥。

李孝恭能打,也会享受,大唐建国,李世民上位,李孝恭没少得钱,光是后房歌姬舞女就有一百多个,每天偎红倚翠,那小日子过得连李世民都眼红。

也可能人一生享多少福是有定数的,李孝恭五十岁就英年早逝,把李世民哭得死去活来。

北宋人做《十七史百将传》(又称《百将传》、《正百将传》),其中唐将中李孝恭位列第一,其后依次为尉迟恭、李靖、李?蕖⑺斩ǚ健⒀θ使螅ê竺嬲饬┦窃谔聘咦谑逼诔擅???/p>

夔国公刘弘基李世民的第一铁杆兄弟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跟他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李元吉确实是老四,老三是李玄霸)不对付,斗鸡一样恨不得掐死对方,但是李世民却能跟一个异性兄弟“出则连骑,入同卧起”,简直就是唐版的“桃园结义”。

李世民最信任的这个铁杆兄弟就是夔国公刘弘基,当然,这位仁兄一开始可不是什么国公,却是个因为“结交豪侠”而弄得一贫如洗的落拓贵族,为了不跟隋炀帝去打辽东(这个辽东代表的是哪儿,大家都知道,就不解释了),还故意犯法杀牛,被关了一年大狱——这属于故意逃避兵役,而且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梁山好汉们动不动就“切二斤牛肉”,是要把牢底坐穿的。

刘弘基刑满释放,就靠偷马为生,每次偷到好马,总是先送给李世民,据说李世民经常骑的“白蹄乌”,就是刘弘基偷来的。

刘弘基投靠李世民后,第一功就是干掉了监视(名为副手)李渊的王威、高君雅,当年李渊自封大将军,而刘弘基是大将军府左统军。

刘弘基的主要战绩就是亲手杀死了隋朝名将宋老生,还打败了西秦霸王薛举、隋将段达、张志,还得到了李渊钦赐的免死金牌(免死一次)。

虽然刘弘基够勇敢,但是运气却不那么好,先后被薛举和宋金刚俘虏,算上被逃避兵役入狱,刘弘基也算三进宫了。

刘弘基虽然运气不好总是蹲班房,但是却很长寿,一直活到了唐高宗时期,去世那年已经六十九岁了,唐高宗还为此辍朝三日。

蒋国公屈突通凌烟阁上大叔级人物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意思是这个屈突通很可怕。

小说演义中,屈突通屈突盖都是瓦岗寨的,还跟秦琼拜了把兄弟,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屈突通比李渊还足足大了十岁(一个生于557年,一个生于566年),那是个大叔级的人物,而且在投唐之前,一直是隋朝的封疆大吏,隋文帝杨坚的心腹干将(右武侯车骑将军)。

屈突通在归李世民之前,一直是唐军的拦路虎,也是镇压起义军的第一大屠夫(跟张须陀有一拼),刘迦论造反,屈突通去镇压,一仗就斩杀上万俘虏数万,还堆了一座人头山(京观)。

屈突通投降李世民不久,就把在他后面投降的尉迟敬德抓起来了,理由是尉迟敬德有叛逃嫌疑,气得尉迟敬德直哭,但却啥招也没有,因为李世民也被屈突通的忠心感动了。

贞观二年,七十一岁的老将屈突通去世了,《新唐书》评价:“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

褒国公段志玄生擒屈突通

老将屈突通跟各路反王作战未曾一败,但是最后却落了个被生擒活捉的结局,生擒他的,就是同为凌烟阁功臣的段志玄。

段志玄这名字看着像丘处机的徒弟,但是这位仁兄可没有什么仙风道骨,年轻的时候却很“无赖”,仗着身高力大,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属于一个问题少年。

这个问题少年一直渴望战斗,与刘弘基故意犯罪逃避兵役不同,段志玄十四岁就跟着杨广去打辽东了,而且在大溃败的时候还能保住命,说明战斗力和生存能力都是不错的。

段志玄活捉了屈突通,但是他也被人活捉过。那是在活捉屈突通的四年后,也就是公元621年,正在打王世充的段志玄马失前蹄,被两个敌将揪着头发就跑,结果段志玄抽冷子跳起来把敌将踹到马下,抢了马往唐营跑,几百个人在后面远远地“追”,可就是不敢靠前,所以段志玄只做了几分钟俘虏,回去却升官当了秦王府右二护军,跟程咬金秦琼平起平坐了。

段志玄曾经远征吐谷浑,追亡逐北八百里,最后实在跑不动了才班师回朝,还被李世民骂了一顿,给了个停职处分(先免官,后官复原职)。

段志玄只活了四十五岁,也算英年早逝,李世民参加葬礼的时候也是哭得死去活来。

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蕖⒍豕??境倬吹隆⒙彻??桃Ы穑?馑母鋈舜蠹姨?煜ち耍?涣刑铺?诶钍烂袷?蠼??琳咧罹?想必都没有什么意见,所以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一一描述了,咱们接下来说两个大家不太熟悉的。

郯国公张公瑾跟罗艺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在小说演义中,张公瑾是罗艺(传说中那个罗成的父亲)的部下,跟秦琼也是好兄弟。

在历史上,罗成这个人是没有的,而罗艺是真有的,但是却是李建成的嫡系,一直跟李世民手下的瓦岗兄弟较劲,据说还抢过程咬金的粮草。而张公瑾不但不是罗艺手下(原为王世充属下洧州长史),而且罗艺造反的时候,李世民派去讨伐的统帅,正是张公瑾,直接促成了罗艺被部下刺杀。

张公瑾曾经向唐太宗陈述过讨伐东突厥六大理由,类似曹操讨袁时候的荀??牍?巍?/p>

陈国公侯君集绝对不是鼓上蚤时迁

侯君集在小说演义中当然也是瓦岗旧将,而且长得尖嘴猴腮,轻功天下无双,是个鼓上蚤时迁一类的人物。而真实的侯君集,却是个不太讲义气的赳赳武夫,跟李靖学兵法,转过脸来就诬陷李靖要谋反,弄得李靖在李渊和李世民那里都不大受待见,但侯君集却一路高升做到了兵部尚书。

最后真正造反的却是侯君集,但是李世民是真不想杀他,于是史料记载:“侯君集有功于唐,犯法当诛,太宗欲宥之,而执法者不可,卒以见诛。非高祖、太宗忘功臣之劳也,由其恃功骄恣,自冒于法耳。”

虽然侯君集造反伏诛,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撤去他在凌烟阁上的画像,只是哭着说:我往后再也不去凌烟阁了,那里有侯君集的画像,我看着伤心!

胡国公秦叔宝排名居末更令人敬仰

本来笔者是想写十大名将的,但是咱们的传统告诉我,九就已经是数字的极致了,写十个,有点不合礼法,于是勋国公殷开山等人咱们就不提了,还是书归正传说说我们的秦琼秦叔宝吧。

秦琼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这一点毫无疑义,而且李世民一直把他当做杀手锏——当然秦琼用的不是双锏而是长槊,每次对阵中有敌将?N瑟,李世民就会长弓一指:秦将军,你去把他干掉!

秦琼纵马挺槊,眨眼间就把敌将挑落马下,而且这样的事情没少干,因为干的太多了,秦琼还有点小骄傲——整个唐营都为他骄傲。这一点在史书中是有记载的: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秦公应变,临阵电拔。锐气尽来,我盈彼竭。成败反掌,存亡奄忽。虎来风壮,鳌转山没。遂作心膂,爰从讨伐。崩围陷阵,火迸冰裂。翕如鹗耸,纵若鲸突。功成国定,万古壮骨!

但就是这样的英雄秦琼,在凌烟阁上第一批二十四功臣中,却只排到了末位,而且李世民当皇帝后给秦琼的封邑是最少的,作为佐命功臣、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胡国公,食邑只有七百户,他手下败将尉迟恭的食邑一千三百户,几乎是他的二倍。

有人说,是因为秦琼去世太早了,凌烟阁画像的时候,别人还都活着为李世民卖命呢,所以位置靠前。但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因为确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贞观十七年的事情,秦琼是贞观十二年去世的,殷开山武德(李渊年号)六年、屈突通贞观元年、张公瑾贞观六年、刘政会贞观九年、柴绍虞世南贞观十二年、河间王李孝恭贞观十四年、段志玄贞观十六年都分别去世了,而这些人都排在了秦琼前面。

所以说去世较早就排名靠后是靠不住的,而看一看那些排名靠前的,几乎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且尉迟恭还拿着长矛威胁唐高祖李渊,但是关于秦琼是否参加了宣武门之变,新旧唐书却出现了矛盾,《旧唐书》说秦琼参加了,而《新唐书》却只字未提。

再看看关于李孝恭的记载: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所以后来很是受了一些打击,作为正经的皇室近支、郡王爵位,却只排在了玄武门之变主谋之一、李世民大舅哥长孙无忌之后。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作为大唐第一勇将,李渊要割下自己的肉给他吃的秦琼秦叔宝,是不可能参与到骨肉相残的皇位争夺战之中的,而李世民上位论功行赏,忠义无双战功卓著的秦琼排名靠后,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这样的秦琼,更值得我们敬仰??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按贞观十七年时官职大小(只是以贞观十七年时的时节节点的官职排名,有些功臣已经去世,因“死者为大”的原则,死后赠官”的原因,所以有些虚职排名较高,如魏征,贞观十七年已经去世,去世后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而李靖比较长寿,贞观二十三年才去世,去世时获赠的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没能在贞观十七年封二十四功臣当时被采用,所以才排名第八。)排名如下:
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司空、凉州都督、河间郡王李孝恭、
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zhēng](魏征)、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特进、卫国公李靖、
特进、宋国公萧瑀、
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
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jì]、
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这二十四功臣中武将有李孝恭、尉迟恭、李靖、侯君集、程知节、李勣(徐世勣)、秦琼等。

李世民手下的大将都有谁啊?
答: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

李世民手下大将是谁?哪几位?
答: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看着当年老部下的图像,怀念起那段铮荣岁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如虎,何等雄壮;常常在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像,是李世民对当年往事的怀念,同时更是一种真情的流露。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 1赵公长孙无忌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

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下有哪些出名,厉害的,除以下的人()
答: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579-642)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参加历次重要战役。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582-650)游侠,避兵役附李渊。太原起兵时,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

李世民4大猛将,在战场上遇见一个人,后面怎么样了?
答:唐太宗的手下有许多的猛将,但是有刘黑闼的出现,有些猛将在战场当中失去了生命,比如罗士信和李道玄,有些猛将在战场当中受到的侮辱,从此一蹶不振,比如薛万彻和薛万均。唐朝能够繁荣也离不开这些猛将,正是有这些猛将才能够成功打下江山。但是还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提他的名字,他叫做刘黑闼。刘...

唐朝十大名将唐朝十大名将分别是谁
答: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后来在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669年去世,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_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3、王忠嗣王忠嗣初名王训,...

李世民手下都有哪些文臣武将?
答:至于李元霸的话,他是小说和电视剧中虚构出来的。不过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就是电视中李元霸的原型。但李玄霸并非是李世民手下的名将,因为它在1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李世民手下的名将非常多,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6个,首先是李靖,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他的身影。因此唐朝建立之后,...

唐朝十八学士及2大将军是谁
答:尉迟敬德、秦琼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悍将,且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

“玄武门之变”中跟随李世民的九个将领,他们都有谁呢?
答:刘师立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佼佼者,一开始的时候是跟随王世充的,后来投靠了李世民,忠于李世民。也曾参加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立下大功。侯君集是唐初名将。但是他曾经和太子李承乾站在一起过,后来还支持李承乾,李世民上位以后,有人告发了侯君集,而李世民也没有念及旧情,直接处决了侯君集。公孙武达是...

唐太宗二十四功臣分别都有谁?和他们的排名?
答: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

“玄武门之变”中跟随李世民的九个将领,他们都有谁呢?
答:刘师立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佼佼者,一开始的时候是跟随王世充的,后来投靠了李世民,忠于李世民。也曾参加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立下大功。侯君集是唐初名将。但是他曾经和太子李承乾站在一起过,后来还支持李承乾,李世民上位以后,有人告发了侯君集,而李世民也没有念及旧情,直接处决了侯君集。公孙武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