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什么好处啊?

作者&投稿:揣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啊?~

当我们有心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会长出一朵属于我们的莲花。当我们念佛越精诚、越恳切,莲花就绽开得越大、越庄严。如果我们心不念佛、不行佛道,那朵莲花便使日益枯萎。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佛经中有很多描述。令生活在五浊恶世的我们,读后顿生向往之情。
一、食
(一)民生所需,随念而至
‘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不管是已生、现生或当生,都得到各种美妙的色身,相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德具足,受用各种宫殿、园林、衣服、饮食、香花、璎珞,随意所须,悉都如愿,譬如他化自在诸天。’——《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和《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同于世人为饮食生活而奔波劳碌工作。
(二)七宝食器,自然现前
‘极乐世界的众生要吃饭时,每人的面前自然呈现七宝的钵器,自然充满百味饮食。’——《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吃饭时,各种宝钵,随意现前。’——《大阿弥陀经》
——不必忙于做菜,不用准备碗盘、碟子、筷子、汤匙等餐具。
‘这些钵中都充满百味饮食,随意而至,无所从来,也没有供应和制造的人,完全是自然化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卷
(三)茶几花毡,庄严餐座
‘佛和诸位菩萨、罗汉要饮食时,则自然呈现七宝的茶几(餐桌),劫贝树的花絮所织成的毡子和毛毡来做座位,面前自然出现七宝的钵器,钵中充满著各种美味的饮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二和《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上卷
(四)百味饮食,胜过诸天
‘这些饮食,不同于世间饮食的口味,甚至也不是天界的饮食所能比美,这些饮食都是自然化生的精品,香美无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世人花钱办筵席,多造杀业,吃时嘴巴痛快,肠胃难受,甚至还可能传染到B型肝炎。
——极乐净土的饮食连天厨妙供都不能比了,满汉全席又算得了什么?
(五)种种美味,各如所愿
‘钵中充满百味饮食,酸咸甘淡,各如所愿。’——《大阿弥陀经》
‘想吃什么的口味,钵器中便呈现什么饮食,甜度或酸度都随心所欲。有的菩萨和罗汉心想得到银钵,有的想要得到金钵、水晶钵、琉璃钵、珊瑚钵、琥珀钵、白玉钵、砗磲钵、玛瑙钵、明月珠钵、摩尼珠钵、紫磨金钵等,都可随心所欲得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和《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上卷
(六)食不短缺,亦不过量
‘不会有所缺乏,也不会因为美味的饮食,而吃得过量。’——《大阿弥陀经》
——不会吃得不够,以致意犹未尽。
——极乐世界没有肠胃消化不好的人。
‘诸位菩萨和罗汉每次都吃得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他们从来不挑剔或批评食物的好坏,也不会因为饮食美味而生贪爱。’——《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七)食物消化,不留遗滓
‘吃完以后,不会遗留食物残渣。’——《大阿弥陀经》
——因此不必洗碗筷。
‘饮食完毕以后,食物自然消化而不会在体内留下遗滓。’——《大阿弥陀经》
——身无粪尿,不必厕所,也没有臭味。
‘吃完以后,七宝钵器自然消失,到下次用餐时,才又出现。’——《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吃完以后,各种饭具、钵器、茶几、宝座都自然化去。等要吃时,又会再变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八)以意为食,闻香心净
‘虽然有这么好的食物,其实并没有真的吃,只是看到食物的色、闻到食物的香,以意念来饮食。’——《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看到食物的美色,闻到食物的香气,自然饱足舒适,不贪著美味,身心轻爽便利。’——《大阿弥陀经》
(九)饭食已讫,身心舒泰
‘吃了以后,容光焕发,力气增长,没有大小便,身心舒泰柔软,不贪著美味。’——《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诸位菩萨和罗汉的心念都非常清净,而不会慕恋饮食。饮食只用来促进身心的功力,食毕自然完全消化。’——《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二、衣
(一)庄严妙衣,随念而至
‘极乐世界的众生,想要穿著,则美妙庄严的衣服随念而至。’——《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必上街购买。
(二)自然在身,不假裁制
‘衣服自然穿在身上,而不必裁缝。’——《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需钮扣。
——省去做衣和量制服装的麻烦。
(三)不退原色,不沾尘垢
‘不必染色,不必洗濯。’——《无量寿经》的上卷。
——没有漂viper和萤光剂的污染!又不必耽心衣服会退色。
——不必耽心洗衣机会故障,洗衣粉会伤害玉手和导致贫血。
(四)种类特多,饰物庄严
‘极乐世界有无量(种类特多)高尚美妙衣服、宝冠、环钏、耳珰、璎珞、华鬘、带锁及各种庄严的珍宝(饰物),百千种颜色美妙的衣服和饰物,自然穿戴在身上。’——《大阿弥陀经》。
——多采多姿。
——不必费力穿戴和扣钮扣。
(五)相貌尊贵,好配衣裳
‘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像佛陀那样庄严、美妙而且圆满的色身。出生到极乐佛国以后,就失去本来在三恶道的形体,而成就像佛陀那样尊贵和庄严的相貌。’——《大阿弥陀经》。
——身材好,容易配衣服。
——不同于这娑婆世界以衣裳来掩盖和遮蔽身形的缺陷和丑陋
三、住
(一)土地
1.琉璃为地,七宝为界(无量妙宝,相间为地)
2.宽阔平坦,无有幽险
3.自然七宝,柔软光耀
4.无量杂宝,众香所成
5.国土清净,照见十方
‘如果我能成佛,国土清净,而且都可以照见十方所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宛如明镜,照见自己的相貌,那么清晰。否则,我不成佛。’——《无量寿经》。
6.十万亿土,弹指即至
(二)栏杆
1.好美栏杆,七宝所成
2.精致典雅,质地柔软
(三)罗网
1.金缕珍珠,兼挂宝玲
2.自然罗网,质轻柔软
3.真珠网间,现诸宫殿
(四)树木
1.七宝奇树,遍布净土
2.叶茎花果,无非妙宝
3.对称光奕,上覆宝网
4.清风拂树,自出妙音
5.树中影现,十方佛事
(五)花卉
1.昼夜六时,雨适意花
‘不论白天或夜晚,天上时常飘下很香、很好看的曼陀罗花(适意花)。’——《阿弥陀经》。
‘世人行善或修定,诸天欢喜,有时还会雨华(花)赞叹,更何况是极乐世界,乃是佛、菩萨、圣贤和诸上善人集会的处所,理应如此!’——《阿弥陀经疏钞》第三卷。
2.落英缤纷,整洁美好
‘和风将树上的花朵吹落地上,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布满厚厚的一层花絮,十分整洁美观(一点也不杂乱)、柔软光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3.风伴妙乐,香花四寸

‘四方自然起风,发出五百种声音,吹到树上的花朵,花朵散发奇异的香气,而且随风散落在菩萨和声闻大众的身上。花朵飘落地面,积了四寸,十分美丽,而且芳香无比。只要花朵有点凋谢,便自然被风吹走。’——《大阿弥陀经》。
4.柔软多彩,形状极美
‘譬如有人将花铺在地面,然后再用手把它弄平,随著五彩缤纷的花朵,间隔和交错地分布排列成极美的形状。极乐世界的花卉也是如此。极乐世界的花朵很微妙,又大又柔软,宛如兜罗绵。’——《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5.踩地花陷,举足复平
‘如果有众生踩在落花上,陷进花朵大约四个手指高,但只要脚跟提起,那些花便又恢复原状。’——《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凋花没地,花卉常新
‘过了早晨,那些花自然没入地中。旧的花朵既然消失,大地变得清净,此时又飘落新花朵,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都覆盖了一层花朵。其他像中午、下午、夜晚,又再飘花堆满地面,也是这种情形。所有广大珍奇的宝物,没有不出现在极乐世界的。’——《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弥陀疏钞》说:‘极乐世界的花有无量种!’
——真正的花都在此,巴黎哪比得上呢?
7.七宝莲华,百亿彩叶
‘极乐世界有七宝莲花,每一株莲花,有无量百千亿片叶子,每一片叶子有无量百千种珍奇的色彩,而且莲叶上有百千种摩尼妙宝来庄严,上面又覆盖了相互辉映的宝网。’——《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莲华放光,现佛金身
‘莲花的大小,有的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甚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都放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尊佛。这些佛身如金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和八十种美好的身体特征,无比殊胜和庄严。这些佛不但放百千道光芒,普照世界,而且又到十方世界去为众生说法。’ ——《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六)建筑
1.七宝楼阁,上覆珠络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都是庄严的七宝自然化成。又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为交络,覆盖在这些建筑上面。’——《无量寿经》。
2.美轮美奂,远胜天宫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和楼阁,都是七宝所成,胜过他化自在天天帝所居住的宫殿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住的宫殿建筑,也是如此。’——《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只省略地说了七宝,其实净土有无量妙宝。’——《佛地论》。
3.大小随意,自然受用
‘如果诸位有情需要宫殿和楼阁等,便可以随意获得,而且宫殿和楼阁的高度、长度、宽度、形状各随人意。(不但如此,连室内装璜也自然现成受用),楼阁中有许多床座,床座铺上了极为美妙高雅的绒布,并且以种种宝物来庄严和修饰,自然出现在众生面前。……’——《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德行愈厚,楼阁愈美
‘有些楼阁能随意高大,浮在空中,宛如云气。也有些不能随意高大,固定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求道时,德行有厚薄的缘故。’——《大阿弥陀经》。
5.旁有华幢,乐器庄严
‘楼阁的两边,各有华幢,以无量的乐器为庄严。八种清风,鼓吹这些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声。’——《观无量寿佛经》。
6.栏上璎珞,皆出妙音
‘楼观栏楯,璎珞覆上,皆作五音。’——《大阿弥陀经》。
7.光明成台,百宝楼阁
‘黄金地上,每一种宝物,都有五百种颜色和光芒。像花那么美的光芒,构成光明台,成千上万的楼阁,都是百宝所成。’——《观无量寿佛经》。
‘天人的一小片指甲,就值一整片阎浮提的土地。’——《杂宝藏经》。
——更何况是极乐的净土呢?
(七)水池
1.池畔檀木,花叶飘香
2.池上花多,光洁茂盛
3.水位高低,随心所欲
4.水的温度,冷暖适意
5.水色清明,宝沙映彻
6.池上波澜,自发妙音
7.随所应闻,法喜充满
8.池边阶道,七宝严饰
9.内外左右,大小适中
10.池水清香,甘露美味
11.宝池玉沙,多彩多姿
12.七宝莲池,质柔色美
13.宝珠涌香,上下流注
14.八功德水,清凉甘甜
(1)澄净——没有污垢和染浊。
(2)清冷——清澈凉快,使人没有烦热。
(3)甘美——甘甜美妙,味道绝佳。
(4)轻软——轻扬柔软,上下自在。
(5)润泽——津润滑泽,而不枯涩。
(6)安和——安静和缓,绝不激暴。
(7)除饥渴——不仅止渴,兼可疗饥,同时又具有殊胜的效力,饮时调适,饮后永无病患。
(8)长养诸根——对于身心诸根,大有俾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5.浴毕坐莲,心智增长
四、行
(一)饭后经行,逍遥安适
(二)神通自在,遍游十方
五、育
(一)生育——莲花化生不受胎苦
(二)教育
1.讲堂和宿舍
(1)内有水池外有森林
(2)白珠摩尼明妙无比
2.教育场所——七宝莲花
(1)莲花放光色泽柔美
(2)莲花众多难以胜数
(3)莲花大小变化多端
(4)百千亿叶繁茂旖旎
(5)光彩绚丽扣人心弦
(6)种类特多目不暇接
(7)叶脉如画美不胜收
(8)莲花特征略说四种
‘极乐世界的莲花有微、妙、香、洁四大特征。’——《阿弥陀经》。
甲、四种微细幽隐精致
幽微——根潜池底,不可窥视。
隐微——不生高原陆地,与繁华丽蕊而争妍艳。
细微——《观无量寿佛经》说:‘每一莲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
精微——七宝所成,珍奇粹美。
前面两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面两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有的特性。——《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乙、十二种妙超越凡俗
因果同时妙——刚开花,即结果,不等待花落才结果。
垢净双非妙——莲花不但出污泥而不染,同时也超越清水。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总别齐彰妙——花遍围于莲子外,种于罗列在莲花中。
隐显随宜妙——昼则开敷,夜则还合。
主伴相参妙——巨莲在中,而有百千亿莲花以为眷属。
胜劣分别妙——九品莲花,各随宿修,不相错谬。
小大无定妙——大一由旬,甚至百千万亿由旬。(一由旬是指80里的范围)
寒暑不迁妙——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亘古常新。
彩素交辉妙——朱、紫、玄、黄或者纯白,杂色杂光,也是如此。
动静一源妙——生于彼国,而能从空中来至此土,迎取当生。
凡圣兼成妙——诸佛菩萨,结跏其中,念佛众生,托质其内。
感应冥符妙——此方念佛,极乐世界的莲花立即标上姓名。随人勤惰而现荣枯。
前面四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八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独有的特性。
丙、二种芳香香中之王
秽中香——此土莲花生在臭水,而能放出幽香。
香中香——彼国光色不同,香气随异,芬芳馥郁,不可胜言。
丁、二种洁净洁中之最
垢中洁——此地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洁中洁——彼国则莲根生在金沙,吸收八功德水的水份,质料是妙宝,所以无比洁净。——《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3.生活环境
(1)奇珍鸟类出和雅音
(2)弥陀所化宣扬法音
(3)如意珠王光化众鸟
4.同学——不退菩萨为伴侣
5.教化主——阿弥陀佛
(1)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2)无量光明遍照十方
‘那一尊佛有无量的光明,遍照十方国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称为阿弥陀佛。’——《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的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无量寿佛经》。
‘当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放无量光。’——《大阿弥陀经》。
‘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尽世界。’——《大阿弥陀经》。
‘我于一切法,无有执著的缘故,所以得到常光一寻(八尺)。’——《般若经》。
——华严经的贤首品列举了四十四门光明的原因——有归敬三宝、发四弘愿、修戒定慧三学或六度等。
‘无量寿佛具有最尊贵和第一等的威神光明。其他诸佛的光明,所不能及。’——《无量寿经》。
‘愿我作佛时,顶中光明,胜过日月百千万亿倍。’——《大本阿弥陀经》的法藏比丘愿。
又说:‘愿我作佛时,光明普照无尽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得大光明。诸天人民以及细小昆虫,见我光明,莫不慈心行善,来生我国。’
甲、光照最远无有穷尽
‘阿弥陀佛光最远、最显著。其他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光明,有的只照一里、两里……或照二百万里。有的照了一个世界、两个世界……或二百万个世界。只有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尽。所以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大本阿弥陀经》。
乙、遇佛放光苦障消失
‘如果有众生遇到阿弥陀佛所放的光明,业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长。如果在三恶道受苦的众生,见到这光明,身心都可以得到安息,不再苦恼,而且命终之后,都可以获得解脱。’——《无量寿经》。
(3)寿命长远不可计数
‘那一尊佛和极乐净土的人民,寿命都长达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弥陀经》。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寿命长久,不可称量和计数。’——《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4)弟子众多成就优越
‘阿弥陀佛有无数的声闻弟子,每一位弟子都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够以手掌持一切世界。我(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目连尊者的神通最好,他能够在一日一夜间,明白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宿的众生数量。假使十方的众生都成了缘觉(体悟十二因缘而得解脱的小乘圣人),每一位缘觉的寿命都长达万亿岁,而且神通也都像目连尊者一样,竭尽他们的寿命和智力,共同推算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法会中的声闻数目,仍然无法算出其中的千万分之一。譬如我们拿了一根很短的毛发,再将这根毛发切割成为一百个等分,或碎得像微尘那么小;然后再用这根像微尘那么小的毛发去沾一滴海水,这根毛发所沾的水和深广的大海比起来,何者比较多呢? 像目连尊者的神通那么好的那些缘觉所知道的极乐世界小乘弟子数目,就像毛尘所沾的水那么少,他们所不知道的数目,就像大海那么多。(更不用提到大乘的弟子 ——菩萨众了!)’——《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大多是不退转的普萨,其中有许多一生就能递补佛位的等觉菩萨,他们的数量非常之多,不是算数所能知道的,只可勉强用“无量无边阿僧只”来说明。’——《阿弥陀经》。
(5)德泽普被智慧圆满
‘阿弥陀佛的恩德,以及他所布施的十方众生,无有穷尽,而且深无边际。那种善太广大了,无法以语言来描述!他的智慧及教导弟子和众生所留下的经法,遍满十方无数的天上和天下,我们无法追究其本源。他的经卷数量很多,多得不可计数,无有穷尽。’——《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同得一切种智,犹如无量寿佛。’——《合部金光明经》。
‘在后夜时,获得像甘露那么甜美的法,证得像甘露那么清纯的义理。我和众生都同时证得这种妙觉,宛如阿弥陀佛。’——《金光明最胜王经》。
6.教育概况
(1)听闻妙法心开意解
‘阿弥陀佛为声闻、菩萨、天人讲解佛法时,大家都集会于七宝讲堂,阿弥陀佛广泛而且流畅地说明各种宇宙和人生的微妙道理,大家听得法喜充满,心开意解,证得道果’——《无量寿经》。
(2)香气四溢天人散花
‘不久,四面八方,自然起风,吹拂七宝树,发出美妙的旋律。无量奇妙的花朵,随风四处飘散,自然供养佛菩萨等,经久不绝。所有诸位天人都拿天上百千种鲜花、名贵的檀香和万种伎乐,来供养阿弥陀佛和诸位菩萨声闻大众。许多天人,遍散香花,演奏音乐,前后往来,无不心开意解,欢喜离去。这种快乐,真是语言文字无法形容!’——《无量寿经》。
(3)佛坐宝莲大众围绕
‘当时,阿弥陀佛和诸位大众,坐在七宝莲花上面。极乐净土的森林中,到处开放著新鲜的花朵,相间交错,非常庄严。又有树王,香风吹拂,发出和雅的声音,演说无上圆顿不可思议的妙法。又有一种名叫“光明”的奇异珍香及许多涂香和宝香等。阿弥陀佛在很大的七宝莲花上面,盘腿而坐,旁边有两位菩萨,一位是观世音菩萨,另一位是大势至菩萨,除了这两位菩萨在左右侍立以外,还有无数菩萨,围绕在佛陀四周,聆听佛法。’——《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4)自我教育进步神速——知行合一法喜充满
‘有的众生在地上讲经、诵经,有的在地上受持和听闻经法,有的在地上经行,有的在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在虚空讲演、读诵、受持、听闻经法、经行、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众生证得初圣果、二圣果、三圣果和阿罗汉果,没有证得不退转的人则证得了不退转的境界。大家各自忆念佛法、解说佛法、修行佛法,而且无不皆大欢喜。’——《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六、乐
(一)音乐
1.极乐净土常奏妙乐
‘彼佛国土,时常发出美妙的天乐。’——《阿弥陀经》。
——美妙的天乐,不鼓自鸣,所以能时常听闻。世俗的音乐,总需要人演奏,所以常会间歇。再者,世俗的音乐没有法音耐听,听多了,便会厌腻,甚至感到疲劳轰炸!
‘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无量寿经》。
2.音律优美远胜天乐
‘世间帝王的百千种乐,从转轮圣王至他化自在天的音乐,一级比一级殊胜。每级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然而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却不如极乐世界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极乐世界七宝树的一种音声,胜过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的千亿倍。’——《无量寿经》。
3.万种伎乐无非法音
‘极乐世界自然有万种伎乐,其乐声都是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可以净化身心),是十方世界中,最美的音乐。’——《无量寿经》。
4.乐器悬空不鼓自鸣
‘无量诸天,奏出天乐;又有些乐器悬在虚空,宛如天宝幢,不鼓自鸣。’——《观无量寿佛经》。
5.和风送香身安得定
‘极乐世界早晨时,四面八方都微微吹著和风,不拂逆、也不暴乱。吹到各种花卉,散发种种香气,普熏整个极乐净土。所有被风吹到身体的众生,安和调适,宛如比丘得灭尽定。’——《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风动树网演妙乐声
‘西方极乐世界,有微细轻和的风,吹动了许多珍宝所做成的树林,和珍宝做成的网路。这些树林和网路里,就会发出很细,很好听的声音来。这声音非常好听,好像百千种乐器同时弹奏。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想念佛、法、僧三宝的心。’——《阿弥陀经》。
7.风吹宝树演说法音
‘和风吹动七宝树林,发出微妙的声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和六波罗蜜的道理。’——《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8.微风过林胜于天乐
‘世间帝王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夜摩天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兜率天宫一音之美。兜率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自在天宫一音之美。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他化自在天宫一音之美。他化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极乐世界风吹树林,所发出的美妙声音。’——《无量寿经》。
(二)娱乐
1.无恶道名何况有实
‘在极乐世界,听不到各种恶道的名称,没有障碍、烦恼和覆蔽心智的名称,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名称,没有八难的名称,也没有世间相对的痛苦、快乐、不苦不乐等感觉的名称。连假设的名称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世间的实物呢?所以那净土被称为极乐。阿难!我现在只是简单介绍极乐世界的因缘,如果详细解说,经过几劫也讲不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阿弥陀佛的国土,没有黑暗,没有星晨(曜),没有日月,没有昼夜,没有取舍,没有分别,纯一无杂,大家都受最清净而且最上等的快乐。’——《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3.极乐世界十种快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而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3)无恶友牵缠苦,而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4)无群魔恼乱苦,而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5)无轮回不息苦,而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6)无难免三涂苦,而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7)无尘缘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8)无寿命短促苦,而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9)无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10)无尘劫难成苦,而有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弥陀疏钞》第二卷。
4.身心勇健智慧明了
5.不堕恶道能知宿命
6.神通自在辩才无碍
7.音容相貌无与伦比
8.手生供具普献诸佛
9.花朵散空化成宝盖。
10.寿命久远时光悠长
‘师子鼓音王佛时,人寿十万岁;明王佛时,人寿七百阿僧祇劫;阿弥陀佛国,人寿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大智度论》的第四卷。
‘这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

宣化上人曾经开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只有进没有退了,当然比普通人好。因为人修道,其他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麼成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或者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麼好处,於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不退,等到来生又退了。今生念经也很精进,念咒也很精进的,可是没有修行成,到来生,来生就不精进了,就休息下来。为什麼呢?因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不要说是一个凡夫,就是证到罗汉,再一入胎,也就把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萨有隔阴之迷,他一经过这个胎,一投胎之后,他也就迷了。若遇著善知识,能指点你怎麼样修行,这还可以得到觉悟;若遇不著善知识,今生退堕,来生更退堕,就不容易再发这菩提心,所以这很容易就退堕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就没有退了,只有向前精进而没有退了,能得到这个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第一「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个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等那华开了,就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不会再堕落了。这叫位不退。
第二「行不退」:方才讲的一般人修行,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不精进了,这叫修行没有长远心。等你生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三恶道苦,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在那儿说法呢,都是帮助著阿弥陀佛说法。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会再懒惰了,总是向前精进,勇猛精进。
第三「念不退」:好像我们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进,生出精进的这一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精进很辛苦,没有休息那麼自在,於是乎就不精进了,生出这个懒惰的念头来了。这个念就退了,行虽然没有退,念已经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的心就多得不得了!这个念就不容易不退。你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昼夜六时都是在那儿说法,你不会有退堕菩提心的这种情形。
第四「究竟不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的时候也不会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萨。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这四不退。所以第四种力用,就是以「往生不退」为它的力用。

好处很多,现在略说一二: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众生之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能够带业往生,不再有六道轮回,可以一直修行直到成佛。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神通法术什么的吗?说说
答:今生今世还没去过,现在真的不知道。跟据认识及觉知等体会,是有神通法术的!只要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人都有法不的,但是届时已经不再是人了。他们都是神通自在的佛了。极乐世界的含灵大众统统都叫做妙音佛。相貌一样,大小一样,称呼一样,神通一样,肤色一样,没有可分别的了。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神通吗?
答:有。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自然具有神通。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神通后可以变现在的花不完人民币吗?_百...
答:那里的人是不花人民币的。无论想要什么,据佛家说是一想就会有的。所以大部分佛教徒是会想往生西方极乐的。不过,在那个地方,你是不能想黄赌毒这样满足地球人肉体欲望的,只要一想这种低等级的肉体需要,据说会立即被西方极乐世界排斥,会掉回地球或者直接掉到地狱里的。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什么好处啊?
答: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有宿命通。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隔阴之迷吗?
答:佛经上讲,凡能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即使还没有花开见佛,也因有阿弥陀佛的加持而具备五种神通,其中,宿命通可以知道以前千万世的事情,看前辈子自然不在话下。花开见佛之后,就是八地菩萨,可以看清前世、后世千万劫的事情,而且能随意前往其他国土,神通无量。八地菩萨如果返回地球投胎度众生,就完全...

佛教哪类人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佛国?
答:心静则佛土净。你先进的当下这个佛土就是清净的,当你心静的时候,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就在你一念之间。要放下了,看开了,解脱了,那么你现在就是在极乐世界了。任何人只要做到这点,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哪类人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
答:佛教哪类人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首先是必须信佛之人 然后是寺庙潜心学佛 学佛高深 与世无争的度人正确学佛的人 与人为善 做好事 乐于助人 行善积德的人 佛度信佛可以度 能度的人 因为如果人因果报应 所受之果(必须因果报应完成) 果没完成度不了 不学佛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答:释迦牟尼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以后有什么好处啊
答: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成佛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有什么好处啊?
答:佛祖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根器不具足,不容易修行,往往修到一定程度就会退转,犹如小小虫子要从下至上的钻透一根竹子,很多竹节的阻碍(这种修行的方法叫“竖穿法”);所以介绍我们从旁边打开一个洞,直接穿出去,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的修行法门叫“横穿法”),所以念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