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新站50年不落后

作者&投稿:旁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2002年,烟台火车站改造开始提上日程;2006年,作为开端项目的过渡站工程开工———火车站改造方案出炉背后

  2006年12月26日,对于港城烟台来说,是一个值得举杯庆祝的日子:以过渡站开工为标志,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建于1959年的老火车站,曾是烟台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的一个坐标原点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火车站的“老迈”与城市的蓬勃朝气逐渐变得格格不入。2002年,火车站改造工程开始提上日程,新火车站的城市梦想开始真切地走进人们视野。

  五年酝酿,五年求索。昨天,作为开端项目的过渡站工程已经开工,到2008年,新火车站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烟台将以崭新的形象向世界敞开“新城市之门”。

  五年追梦

  方案数易其稿

  从第一届烟台市城市规划设计展开始,新火车站设计方案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2002年至今已有五年的时间,这一工程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

  “原因在于设计方案‘数易其稿’。”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2002年2月开始,烟台火车站规划设计方案经国际招标,由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和日本昭和设计株式会社联合设计,并进行了公示,在数次征求和吸收广大市民及铁路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由济南铁路设计院进行了修改完善。但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这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却是“一波三折”。

  2002年,烟台市正式将火车站改造提上议事日程,并就规划方案问题与济南铁路局展开接触和磋商。经过多次研究协商,铁路部门原则上同意了当时的规划方案,但针对方案中的部分问题提出方案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细化站房布局和内部功能设计。

  从2003年年初开始,我市根据铁路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开始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并全面展开拆迁摸底,同时对工程建设有关问题与铁路部门进行协调商议。由于铁路设施建设有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而且对火车站改造工程的使用功能设计也非常严格,因此,方案从2003年到2005年,一直在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期间,从站房改造到港站区片开发,以及“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徳龙烟”铁路的“出现”,也给改造方案增添了大量的变数,整个方案可以说是数易其稿。

  2006年,火车站改造工程方案的进展明显加快。4月7日,火车站改造工程方案论证会在烟召开;6月17日,烟台火车站改造方案评审会在烟台召开,完成了方案的修改完善,并于7月底正式通过了铁道部审查;之后,过渡工程方案进入论证制定阶段,经过论证研究,确定利用芝罘屯烟台客整厂进行过渡;11月28日,火车站改造工程初步设计通过铁道部审查。

  2006年8月,烟台饭店拆除。至此,火车站周边属地方负责的大部分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不留遗憾

  新站50年不落后

  “整整五年,我们都在积极寻求最佳方案。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让这一城市窗口工程建成后少留遗憾、不留遗憾,同时减少建设过程中因为个别问题而停建或者影响工程进度,反而欲速则不达。”市建设局局长高庆波说。

  这一考虑是有根据的。南通火车站才新建两年就因规模难以适应客运需求,被爆破推倒,重新改建;某城市火车站工程因为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整个工程干干停停,拖拖拉拉,居然用了八年时间。这些都成为我市火车站改造工程的“前车之鉴”。为此,整个工程设计方案每做一次优化调整,都要进行严格的研究论证,同时与铁道部门紧密合作,千方百计减少遗留问题,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改造工程上马后得到快速推进。

  “改造扩建火车站不单单是改变其形象,更主要的是充分考虑和发挥其功能,使其与烟台城市建设相适应,与烟台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也是我们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火车站改造方案进行反复调整优化的根本目的。”高庆波告诉记者,为做到改造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增加火车站工程与周边开发的协调性,经过科学论证,我市决定改变原来单纯进行火车站改造的思路,转为把新火车站建设与整个港站区片整体改造结合起来,与周边开发改造和烟台港口货运相衔接。把港站区片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避免了因工程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而留下城市遗憾。

  2005年,原初步设计站场规模为“三台五线”。但是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 “徳龙烟”铁路。对此,我市果断决定重新调整原有方案,并快速展开重新论证和方案优化。2006年4月7日,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方案论证会在烟召开,经过论证,方案设计规模由原先的“三台五线”扩大到“五台八线”,可同时停靠8列火车,可以做到50年不落后。

  面向世界

  “新城市之门”敞开

  2008年,被亲切地称为“新城市之门”的烟台新火车站,将屹立在人们面前。

  “一个显著特点是,烟台火车站整个站房将高架于站场路线上,整个铁路线都在建筑物下,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项目法人、市城发公司总经理宋吉良介绍,新建烟台火车站在规划中坚持港站一体的设计理念,将火车站与海港客运站融为一体。规划中的港站区片项目,包括火车站改造项目、海港客运站项目和南北广场项目以及区片商业开发项目。整个区片项目中,火车站是起步项目,包括新建站房、改造站场、进行客货运过渡以及行车公寓过渡等。过渡工程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后,新站建设便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模型记者看到,火车站新站房以大拱及中间平台为中心,分东西两部分;站房客运房屋紧邻其两侧布置,地区商业中心靠东集中布置,最东侧为港站连接通廊。站房客运房屋部分主要设置普通候车室、售票厅、软席候车室、母子候车室、站内商业和办公服务用房;地区商业中心按照大型商场的形式布置,便于以后灵活分割。新站房设计满足了现代化站房“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理念,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6000人,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

  站在北马路与大海阳路交汇点,宋吉良告诉记者,为了突出整体建筑的体量与气势,形成大海阳路的对景,烘托出彩虹巨拱的城市形象,火车站两侧建筑以客运房屋与地区商业中心相结合,并与未来港口客运站形成统一的整体,其间采用站台风雨棚与站房建筑合二为一的建筑形式,形成以“城市之门”的彩虹巨拱为中心、两侧翼水平舒展、仿佛在“浪花”和水平线映衬中的生动形象。这一造型设计,昭示着烟台城市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烟台展翅欲飞的新形象,而“新城市之门”则洋溢着烟台执着而大气的开放精神。

  老火车站存在

  五大“弱项”

  建筑使用功能严重不足

  外观影响城市形象

  本报12月26日讯(记者 张景亮 通讯员 刘新海)今天,火车站过渡站开工,昭示着已有近50年历史的烟台老火车站即将“退役”。

  始建于1959年的烟台火车站,是蓝烟铁路的终点站,本是区段一等站,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其功能和形象都凸显滞后。据分析,目前的烟台火车站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功能的发挥。

  “弱项”之一:站房年代较久,损坏严重。

  目前,烟台火车站站房主体仍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站时的老站房,现在车站站房和风雨棚每年都需要进行大规模修补,其中行李房等部分建筑已被确定为危房,急需进行彻底改造。

  “弱项”之二:站房面积小,使用功能严重不足。

  目前烟台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近7000人,日均收发行李984件,高峰期更高达11000多人和1400多件。而现在烟台火车站站房总面积仅为7600多平方米,其中售票大厅仅502平方米,候车大厅3271平方米,到站行李房和发送行李房分别是占地564平方米和1107平方米的平房。站房面积与旅客流量极不相称,候车大厅和售票大厅总是人满为患,特别是客流高峰期,更是拥挤不堪,安全隐患极大。

  “弱项”之三:站台设置不合理,旅客进出站台极不方便。

  烟台火车站现有站台两个,一号站台是露天站台,二号站台是建有风雨棚的主站台,进出二号站台必须绕行铁路终端,平均行程约500米,最远的更长达650米。同时,由于站房、站台在布局和功能上的不合理,行李房的货物运输车,以及进站接送贵宾的汽车,都需要占用旅客进出站通道,人车交混,既给广大旅客造成诸多不便,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隐患。

  “弱项”之四:站前广场人流、车流密集,交通拥挤混乱。

  烟台火车站与烟台港客运站临近,每天都有数万人经由站前广场进出。现在,整个广场不仅没有必要的休息、休闲空间,而且人流、车流密集,急需进行扩建改造,完善其功能。

  “弱项”之五:站房建筑凌乱破旧,影响铁路和烟台城市形象。

  烟台火车站除主体正面为普通的二层建筑外,其余多是平房和临时建筑,整个站房外观凌乱破旧,与现代城市的格调极不相称,也与铁路事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相称。

  “呼吸式”幕墙、无障碍设计新站房凸显节能和人性化

  由于烟台新火车站位于北方地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应主要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为实现设计方案的整体立面寓意效果,站房南北立面均采用幕墙形式。设计者提供了两种思路:一种外观均为玻璃幕墙,具体做法为,大空间通透性要求较高的候车室部分以及商业大厅部分,采用带感应系统的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小空间通透性不高的部分采用单层幕墙内侧用加气混凝土强体砌筑的形式;另一种为复合式幕墙形式,即玻璃与铝塑板相结合的幕墙形式,即在大空间的候车室及商业大厅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小空间部分采用玻璃与铝塑板结合的幕墙形式。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新火车站站房主要为高架候车,每个站台均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乘客电梯,残疾人也可通过站台尽端跨越站台,有高差的地方均以坡道连接;卫生间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器具,并在有无障碍设施的地方设置残疾人旅客通行的国际通用标志牌,告知残疾人可以通行和使用。



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新站50年不落后
答:4月7日,火车站改造工程方案论证会在烟召开;6月17日,烟台火车站改造方案评审会在烟台召开,完成了方案的修改完善,并于7月底正式通过了铁道部审查;之后,过渡工程方案进入论证制定阶段,经过论证研究,确定利用芝罘屯烟台客整厂进行过渡;11月28日,火车站改造工程初步设计通过铁道部审查。 2006年8月,烟台饭店拆除。至此,...

烟台火车站新建花多少钱
答:烟台火车站新站总用地面积为18.6万平方米,投资13亿元。建成后的火车站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为6000人,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新火车站主要包括新建烟台站主站房、港站连接体、站场设备配套改造和南北广场改造建设,其中,新建烟台站主站房高架于站场线路之上,整个铁路线都在建筑物下,工程方案设计规模为“...

蓝烟铁路电气改造即将完工ampnbsp高铁公司在烟台注册
答:胶东在线网8月16日讯(记者 魏琪)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由烟台火车站改造指挥部配合济南铁路局实施的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本月23日将正式通电调试,月底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指挥部配合青烟威荣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争取到青烟威荣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在我市注册。”市发改委副主任、火车站改造指挥部...

烟台火车站搬到哪里去了?做什么车可以直接到?
答:胶东在线消息 烟台市与济南铁路局重点建设项目——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前期工程烟台站过渡车站,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定于2007年5月12日11点正式启用。5月12日上午11点前的所有到发列车均在原火车站办理,上午11点以后所有到发列车均在过渡火车站办理。过渡车站的入口设在烟台车务段(建设路与芝罘屯路交界处...

蓝烟电气化铁路月底通车
答:今天早晨6点,随着烟台火车站信号的开通,蓝烟铁路电气化场改造工程全部完成,转入送电和列车实验阶段。8月30号正式通车,届时蓝烟铁路的时速将由现在80公里提高达到120公里。

麻烦告知一下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具体是由中铁十局哪个公司承建的?多 ...
答:是烟台建设集团和中铁十局共同承建,分别承包火车站外部和内部建设工程。十局的项目承包单位是济南铁路工程公司,包括其建筑安装分公司,青岛分公司和淄博分公司。

烟台新火车站地址
答:新建火车站是在老火车站的基础上扩建的,在北马路大海阳路北头上。可以坐21路

烟台火车站在哪个区
答:烟台站在芝罘区北马路上。烟台站(Yantai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北马路135号,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烟台车务段管辖的客货一等站,也是蓝烟铁路的终点。1958年,烟台站竣工并投入运营;1991年,烟台站站场改造;2009年8月16日,烟台站新站投入使用。周边配套及设施 烟台站,...

烟台站的历史沿革
答:1980年7月6日,烟台站开工修建高架卸煤线(货4股),线路全长1045米,配备73型卸煤机3台,工程于当年底结束。1980年11月12日,路局投资124万元,在旅客站台修建风雨棚。1980年11月20日,修建起重量为20吨的C型龙门吊。1982年3月1日全部安装调试完毕,交付使用。1981年,投资建设了面积为2082平方米...

烟台新火车站哪个建筑单位建设的?
答:由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与日本株式会社昭和设计联合设计,由中铁十局、烟台建设集团第十分公司等单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