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蔺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第十二章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二、第十二章原文的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三、文章的意义。

本章老子继续阐发治身修性去奢无欲之道,故此章又被河上公题为检欲章。老子提醒人们对于声色货利乃至口腹之欲,要加以节制,不可纵情任性、流逸奔竞而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这些后果发生。所以道家治身修性强调的是为腹不为目,去奢泰、存俭朴。

老子之检欲,由《十章》提倡检束自我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具体到本章提倡检束自我感官游离身外,追逐流逸淫佚否。光检束自我还不够,还要明白这些给人带来的危害:疾病灾祸是如何相伴之的。于是就有了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说法。

就五味对人的关系来说,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至亏损,那就是咸多伤心,酸多伤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甘多伤肾;同样,人对五味,相挠食之,也必定为胃患;若再恣意美味,多餐暴食必致壅阏、气耗血竭……所以,由此推到五音五色对人也有这种关系。

四、总结。

老子似乎还感到意犹未尽,于是接下去说到难得之货、稀奇宝物对人的影响,这就是老子说的: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就这点,怀着本章去奢侈存俭朴之宗旨的老子对难得之货的排斥表现得尤为激烈,要去彼取此(俭朴)。



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答: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译文 五音者,唇、舌、齿、鼻、喉,这是我们语言交流的基本器官,我们借此来发出声音用以表达自己,也泛指所有...

老子十二章原文和翻译
答:老子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

老子12章翻译及原文
答:老子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翻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国学五色指: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中地谓之...

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答: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一、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二、第十二章原文的翻译。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

老子第十二章体现的哲学原理
答:老子第十二章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2);五音(3)令人耳聋(4);五味(5)令人口爽(6);驰骋(7)畋猎(8),令人心发狂(9);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0);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原文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

老子《道德经》求全文,别错字,最好带翻译,原文写完再翻译,
答: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

大学语文老子节选第一二章翻译 急`~~``
答: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答:以下是高中语文《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

老子原文及翻译
答:《老子》原文和翻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