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字为什么是竹字头

作者&投稿:住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笨”字的本意是竹子的内层,通称竹黄。《说文解字·竹部》:“笨,竹裏也。”徐锴系传:“竹白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释得更加清楚:“笨,谓中之白质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广雅·释草》:“竺,竹叶,其裏曰笨。”
原来,“笨”就是竹子里面那层薄如蝉翼的薄膜,据说,最初的笛膜就是用竹子的“笨”做的。不过现在城里的小孩(比如我儿子)要看到这层“笨”也是不易,我们小时候好歹晒衣服是用竹竿的,造房子用的脚手架也是粗毛竹。我小时候练习舞剑的那把剑也是用竹子削出来的。现在都改成金属或塑料的了。
不过,对于《说文》所谓的“竹裏”到底指什么,我还是有怀疑的,徐锴和朱骏声都说是那层薄膜,但“竹裏”会不会是指竹子里面的那一层(即相对于竹子表皮)?
至于,“笨”字现在常用的不灵活之意,应该是个引申义,可能因为是竹子长得又高又初又圆,不易搬运,所以有粗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