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很重要,年轻时没有行动力应该读很多书吗?

作者&投稿:翠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把人类的学习分为八个层次:
一是信号学习。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无论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
二是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它只涉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
三是连锁学习。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 学习。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是言语的。
四是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五是辨别学习。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
六是概念学习。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
七是原理(规则)学习。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例如,从 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
八是解决问题学习。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

扩展资料:
一、学习结果
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一是言语信息。加涅认为,这是一种学习者表述观念的能力。之所以称为"言语信息",是因为"信息是言语的,或者说得比较明确些,信息是可以表达的"。
二是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使利用符号成为可能的能力咱例如,读写算是低年级儿童所学习的利用符号的基本种类,随着学习的进展,他们就会以比较复杂的方式来利用符号。智慧技能并不是单一形式,它有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四层次: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三是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用来调节他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认知策略可以应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
四是运动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学习由许多有组织者的肌肉运动所形成的综合活动的能力。运动技能不是指个别的动作,而是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五是态度。加涅认为,这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在他看来,人的行动是受态度影响的,但态度又是人的动作的结果。
二、学习过程
每一类学习中都蕴藏着前一类的学习。在加涅看来,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习阶段构成的。他把学习过程依次分为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
领会阶段:也称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
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
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
回忆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
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
操作阶段:也叫作业阶段。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
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涅


如果你想提高行动力,可以通过多看书来约束自己。但是效果不大。我觉得行动力跟自律性很有关系。所以你可以去培养你的性格。让自己做事不拖延,在规定的时间里,努力完成事情。这样长期下来,你才能够变成性格比较果断的人。而你决定的事情也能够去积极完成,所以影响反倒是正面的。虽然看书可以让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知道和去做还是有距离的。所以希望你能够明白,不是所有的懂得都能代表可以去做,这两者还是不同的。

虽然很多人都热爱看书,觉得书上有很多道理,可以让人更聪明。你可以通过看书知道行动力的重要性,也能让你有所领悟,但如果你平常就比较爱拖延,这并不能够让你养成这种行为。当你能够有意识去培养自律时,你就会发现,有时当惯性刻在骨子里时,就会把身上的任务给积极完成掉。可以说,当你能够变成这样时,你就会变得很优秀。

当然了,这也并不代表看书就不好,只是,像我这般,大概即便看到了也只会笑笑,不会太把它放在心上。或者有所感悟,但始终不能够立刻执行,所以说,如果不改正像这种行为,即便你知道了,该怎么去做,仍然是不会去做的。所以,培养能力是最好的,只有当你对生活自律时,你才能够节制生活,从而激发出你更多的力量。

可以说,虽然读书会让你明白一些道理。但如果你想更进步,还是得关注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一些骨子里的毛病,至少能够把你的拖延给改正掉,从而迎来更好的生活,可以说,如果你能够达到这种目的,那你就会变成更好的人。



虽然说读书不是绝对的出路,但是一定是最有希望的出路,多读书不一定只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也可以是为了完善自身。

“知行合一”,年轻时没有行动力,应该要读很多书,并且尽可能地去多实践。把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不断地去提升自己。

是的,这样可以先做好知识储备,等日后有行动力的时候才有知识基础。

知行合一
答:知行合一,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依照良知去做,就会知行合一,你知道捡到东西要上交,拾金不昧,但真捡到如此多的钱就犹豫上交了,知行不合一。知道吸引有害健康但还继续抽烟,知行不合一。知道孩子教育重要,仍推卸责任。教育孩子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陶行 行动起来,循序渐进,磨炼意志,多行出奇迹...

关于知行合一的感悟
答:后来改了,陶行知了,什么意思呢?知轻行重了,知易行难啦。就强调行动了,强调落地,强调要实践,强调要实用,就开始这样的了。刚才讲了这几个,孙中山呀,朱熹朱圣人啊,还有陶行知,以及尚书,你有没有发现,他都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讲的。5 只有一个人,就是伟大的王阳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真相是什么?
答:我们再来看高层次的知行合一。高层次的知行合一是指所知、所想、所行本是一体,同时发生,并无先后次序。当你这样想了,就代表你已经这样做了。至于有没有产生结果,会不会对外界或者他人产生影响,并不重要。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偏不去...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答: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知行合一作文
答: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知行合一作文 篇6 知即认识,知识;行即实践,行动。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行动是领悟知识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

一提王阳明,大家都会想到他提倡的“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究竟有何深...
答: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
答:人要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都知道社会的道德规范,但是有几个人能够认真执行呢?红灯亮了,有几个行人在那里老老实实的等待呢?为官清廉,但有几个当官的能做到呢?不知你读过《弟子规》没有,非常好的书,教人行为做派的方方面面。当然读一遍非常容易,才几百字。但是真正做到并...

我们都需要的知行合一
答: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良知。良知光明的人面对任何情镜或者外界刺激时,在做出是非善恶时必能行。知行合一就是让我们存天理去人欲,不能有一丝恶念留存心中。知行合一让我们少一些空想,要把好的东西真正用起来,这样才能得到真的改变。良知感应神速,能快速获得答案,正是知行合一之魅力所在。 爱,爱自己...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答:有的人美其名曰继承先烈,实则老套旧俗,生搬硬套。到头来不仅什么都没学到,反而丢失了已经存在的东西。这样过尤而不及,只会得不偿失。或许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只是一句书本上的知识,但身体力行,勇于实践它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知行统一,信念与行动,实践与真理,恰到好处的追求,从而达到“...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