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垮台时间

作者&投稿:蔡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联解体时间~

苏联解体时间是1991年12月25日。
苏联解体于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
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扩展资料:
解体原因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思想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知识分子没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
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一事是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苏联前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勃列日涅夫上位之后提拔了大量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各种歪风邪气也因此而滋生。

等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国内已经行贿成风,生产效率变得十分低下,而那段时间则被称之为是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但是因为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1988年,见改革无果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结果导致反对派迅速崛起,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1990年3月11日,作为苏联十五个加盟国之一的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各国纷纷效仿;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则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1年
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席,接着,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4月,苏共中央召开中央全会,会议认为“国家已经处在濒临危机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次全会上,叶利钦被任命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并说“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在1988年6~7月间举行的苏共第十九次会议上,分成三派: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同月,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联盟形势岌岌可危。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该条约定于20日举行。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2月3日,俄罗斯当选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11月5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苏联共产党从此解体。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并将核按钮交给叶利钦。当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1989年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暂停苏联共产党在苏联全境的活动”。在此情况下,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或被中止,或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共产党的基础上改建新党,有的共产党甚至被宣布为非法。这样,统一的苏联共产党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详情请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2691.htm?fromenter=%CB%D5%B9%B2&fr=ala0_1

1988到1990,具体不记得了

1991年。

苏共垮台时间
答:29日,

苏联几几年垮台的
答: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USSR,俄СССР),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

苏联解题苏共垮台的时候有两千万党员但是有几个人站出来捍卫过他_百度...
答: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苏联垮台前都有哪些大事
答: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三天便宣告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

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答: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 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然而,有一...

历史上苏联解体的时间和原因都是什么?最好详细点,谢谢
答: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 然而,有一种观点值得商榷,国内外有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原因过多地甚至全部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例如,博尔金认为,“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

求一篇《苏共亡党十年祭》的读后感...绝对再加分!
答:因此,尽管广大人民对苏式社会主义并不满意,甚至对苏共垮台反应冷漠,但不是搞垮苏共和苏联的直接力量。”“而那些特权阶层,腐败分子才是苏共和苏联的真正掘墓人”。该书进一步谈到:“导致苏联剧变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当时被我们忽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党的领导层中的腐败,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即他们所...

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答:1991年8月24日,苏共被迫宣布解散。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但诚如作者所言:“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对...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答: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戈尔巴乔夫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3:外部原因(美苏争霸)美苏两...

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时任领导人是谁?他为什么导致苏联解体?
答: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