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屠城记》,《特洛伊》描绘的是怎样的战争场景?

作者&投稿:陈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刚刚看了《特洛伊》又名木马屠城记,被这部电影震撼了,里面的战争史诗场面和爱情、亲情、兄弟情、友情等~

是历史发生的,美化了而已

  《特洛伊》
  有的时候,神话与历史的界限不是很分明。在特洛伊城遗址被施里曼发现之前,特洛伊和木马记在西方世界就已人尽皆知,但没有人认为这些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直到1873年6月15日,被岁月尘埃掩埋了几千年的特洛伊城终于在施里曼的执着追寻里与世人见面。一直以来,我对神秘的古代文明有着强烈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就看伊阿宋智取金羊毛,提修斯魔宫屠牛的故事,让我对希腊神话和英雄故事有着非比寻常的热情。凡是有关古希腊的书籍或者是电影,我都爱看。沃尔夫冈·彼德森的《Troy》自然不容错过。
  特洛伊的故事,已被多次搬上屏幕,如果说以前的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讲述的话,这次的电影则更象是在重现那个人神共处、英雄辈出的年代。去年的夏天,看了美国拍的电视电影《Helen of Troy》,那是为帕里斯王子的纯洁爱情而拍,并且把伊利亚特里英俊、勇猛又不失良善的大英雄阿喀琉斯拍成了一个以杀人为乐的嗜血狂人。《Troy》还了英雄本来面目,可以让阿喀琉斯看着脚后跟上的箭倒下时无悔此生。
  我无意拿电影故事与荷马的原著相比较,可毕竟还是不喜欢改编得太离谱的电影。沃尔夫冈·彼德森还是让阿喀琉斯做了主角,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传奇英雄丰富的内心。阿喀琉斯就是为了特洛伊战争而生,因为他是海神之女忒提斯与人类英雄佩琉斯的儿子。正是在他父母的婚礼上发生了"金苹果之争",导致了特洛伊战争的爆发。影片中,他对于战争和生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求财富,不求美女,为的只是荣誉。这种荣誉,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抱负。阿喀琉斯的参战,更多是无奈和使命感。他是刀枪不入的勇士、心气高傲的将领,也是情感丰富的血性男儿。否则,就不会在普里阿摩向他讨还赫克托尔尸体时怜悯心。荷马歌谣里的宠儿,彼德森一样眷顾。
  电影的情节比较简单,荷马史诗里把十多年的战争浓缩到了最后的53天里,彼德森显然也是只想着眼于战争最精彩的场面、最紧张的时刻。所以,我们看不到帕里斯引诱海伦的浪漫、希腊人十年攻城而不入的沮丧。虽说情节紧凑是电影的优点,但遗憾的是,时间跨度太不明显,好象战争只是持续了几十天,而且其中还包括因赫克托尔的葬礼而休战的12天。还有,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被删剪掉的许多镜头,都让情节发展的很多脉络中断,许多转折过于突兀。关于这些,我不知道该怪审片的剪刀手还是彼德森。基于这些原因,我不得不又对大碟版的DVD心怀期待。
  再来说说影片人物和相关演员。布拉德·彼特确是阿喀琉斯的不二人选,把《Legends Of The Fall》里的狂放不羁和《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里忧郁深沉做里子,再加上布拉德·彼特颇具古典气质的俊朗与健康挺拔的身材,几乎就是阿喀琉斯这个悲剧英雄形象的翻版。奥兰多·布鲁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折不扣的弓箭手,说句笑话,是可以套用武侠世界里的一句话,那就是:箭在人在,人箭合一。只是帕里斯王子抱着赫克托尔的腿时,一扫精灵射手的威风与英勇。赫克托尔是所有女子心目中的完美男人,正直、无私、忠诚、仁爱。无论哪个版本,我都为赫克托尔的死而落泪。艾瑞克·巴纳整体形象比较适合这个人物,虽然是个我还比较陌生的演员,但我想,我会对他越来越熟悉。奥德修斯,他毕竟是属于奥德塞的主角,西恩·宾演的这位希腊军团智囊的风头全被彼特抢光。海伦不得不说,客观得说,她虽然不是特洛伊战争的爆发原因,好歹是个堂而皇之借口,总得有倾国倾城之姿。对于黛安·克鲁格以及之前任何版本的海伦,我只想说:没有什么现实比想象更美好。而且,斯巴达人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妻子,彼此间可以互相借用,居然就为了海伦开战了。阿伽门农,不管他是否用他的女儿献祭,不管他是否好大喜功,我不喜欢发动战争的人。因为战争的起因总是为掠夺资源或财富而起的贪欲,而战争的结果是生命的无情摧毁、对文明的粗鲁践踏。
  电影的服装与发型等细节处理都比较好,基本都是古希腊人的标准打扮,包括盔甲和靴子的样式,几乎都是从历史书上搬来的。只有,有个让我疑惑的地方,古希腊的勇士为何都是光膀子穿盔甲。按理,应该是里面要穿衣服的。或许,是为了吸引女影迷的眼球,才让所有的Mr. Muscle都赤膊上阵。
  好莱坞的电影,在推陈出新的同时,总是不忘几道招牌菜:英雄主义、自由意志、荣誉、人权、爱、激情等等。几十年如一日,以将一切情感推向至高点为己任,煸情是手段,票房是目的。《Troy》当然也未能例外。

  特洛伊战争:

  十万军队,两个国王,一个女人。这是神话和历史上最着名的一场战争——特洛伊战争。
  在希腊神话之中,特洛伊城本来是在宙斯的人间后裔做了国王之后,才出现在河流与大海之间的平原上的都城,这块平原后来被称为特洛伊平原。传说在特洛伊城即将动工之前,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像从天而降,这暗示特洛伊城将处于宙斯和他女儿的保护之下。与此同时,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与海神波塞冬,由于反抗了万神之父宙斯而被放逐到尘世,因而他们将根据宙斯的旨意,来修建特洛伊城,以重获他们父亲的欢心。于是,他们俩变形为人,波塞冬为国王指导特洛伊城的修建,而阿波罗则为国王放牧牛群以提供肉食,一年过去了,特洛伊城雄伟壮丽的巍峨城墙终于耸立在了特洛伊平原之上。

  当阿波罗与波塞冬离开特洛伊城的时候,失信的国王拒绝付给他们俩报酬,于是雄辩的阿波罗开始与国王进行论争,而国王却要赶走他们,还威胁说要将他俩捆起来,并且割掉他俩的耳朵。阿波罗与波塞冬满怀愤怒地离开了特洛伊城,心中对国王乃至所有的特洛伊人都充满了敌意。雅典娜也放弃了对于特洛伊城的保护,因而在宙斯的默许之下,特洛伊城在刚刚建造起来的时候,就使自己的居民们陷入了一场注定要被诸神毁灭的灾难之中。
  国王之子帕里斯一来到人世间,就由于这个孩子将导致特洛伊城毁灭的可怕预言,而被母亲丢弃在了荒野之中,最后被一个奴隶养大,成为英俊勇武的青年,奋力保护牧民们不受强盗的祸害,因而被尊称为人类的救护者。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婚礼时,邀请了所有的神,单把争吵女神厄里斯遗漏了。厄里斯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写着“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来,争持不下就去找宙斯,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在万神之母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之神阿芙洛狄忒三人之间,帕里斯选中了爱情之神,于是将金苹果交给了阿芙洛狄忒!这就使得赫拉与雅典娜非常愤怒,发誓要向帕里斯,以及所有的特洛伊人进行报复。果然,爱情之神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帕里斯得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海伦来作为妻子。然而,三位女神的金苹果之争,却使凡人卷入了神的赌局,继之而起的美女海伦之争,又使诸神投入了特洛伊战争的游戏。

  帕里斯来到斯巴达,受到国王墨涅拉俄斯的款待,但是却对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天下第一美女海伦起了非分之想。于是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劝诱了海伦同他私奔,并抢走了大批财物,把她带到了特洛伊,这样就造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战争中希腊联军死伤无数,而特洛伊人也失去了唯一的家园。
  得知海伦被拐走后,希腊各地的国王和首领们认为是最大的耻辱,于是意欲进兵特洛伊,夺回海伦。舰队汇聚奥利斯,由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统领。经过一番周折,希腊联军登岸特洛伊,兵临城下,但一连九年不得破获。在第十年里,阿伽门农和联军中最好的战将阿喀琉斯发生争执,后者由此罢兵不战,使特洛伊人(由赫克托耳统领)节节获胜,兵抵希腊人的海船和营棚。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后,阿喀琉斯重返战场,逼回特洛伊军伍,杀死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也战死。最后,希腊联军将领奥德修斯设计把一具内藏兵将的巨大木马丢在城外,假装撤兵,木马被特洛伊人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内。晚上,希腊人从木马中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这个故事为希腊诗人荷马提供了巨大的素材,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此产生。

第二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这个希腊人告诉国王,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人带来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特洛伊国王相信了这话,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木马发出了可怕的响声,这时从海里窜出两条可怕的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拚命和巨蛇搏斗,但很快被蛇缠死了。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见了。 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轻轻地敲了三下,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特洛伊战争就由木马屠城记落下了帷幕

木马屠城记中的人物形象
答:木马屠城记是希腊与特洛伊人发生的特洛伊战役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是整个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故事。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城久攻不破,于是将士兵藏于一个巨大的木马内,派间谍让特洛伊人将木马带去城中,然后趁特洛伊人熟睡时,将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马修·马斯登 饰)被...

历史上"特洛伊木马"故事的概述大概50字
答:斯巴达国王美内劳斯因为其太太海伦被帕里斯所带走,因此向希腊各城邦求助,共同出兵特洛伊。 有一天,希腊联军突然撤退,并留下一只木马,特洛伊人将其当作战利品带回城内。在当天晚上,当特洛伊士兵为胜利而庆祝时,藏匿在木马中的希腊兵悄悄打开城门,将城外的军舰迎进,在一夜间消灭特洛伊城,城内男丁悉数被...

奥德修斯的伊利亚特
答: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电影《特洛伊》、《木马屠城记》都改编自《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 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阿凯亚人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埃阿斯和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 (...

电影特洛伊
答:但该片的平庸造成了很严重的恶果,因为只隔了一年,华纳的相同题材的《特洛伊》就上映了,已经被《木马屠城记》造成坏印象的电影观众认为《特洛伊》和“木”片同属一个水准,很多人失去了去看影片的兴趣。导致耗1.7亿美元的《特洛伊》在北美票房只有区区1.4亿。不过“木”片中,那个扮演海伦的女演员...

木马屠城记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到了午夜十分,希腊人从木马的肚子中出来,杀尽所有的特洛伊人。于是,海伦重回了曼尼劳斯的身边。而特洛伊城则彻底的消失了。 历时十九年的战争,只为了争夺一位女子,多少家庭因而破灭、亲人因此分离。特洛伊人啊!希腊人民啊!在人神共处的年代,付出的代价是非凡的。 木马屠城记 西元前八世纪,希腊的吟唱诗人─荷马,传诵...

历史上“特洛伊木马”故事
答:特洛伊木马是木马屠城记里记载著的那只希腊军队用来攻破特洛伊城的大木马。而木马屠城记则是古希腊诗人 - 荷马,在其两部著作伊利亚特与奥德赛里所记载的特洛伊战争的一部份。木马屠城记一直被后人视为神话故事,直至十九世纪时,苏利曼 - 一位业余考古学者才证实木马屠城记真有此事。

木马屠城记发生在什么地方
答:在特洛伊城 木马屠城记是希腊与特洛伊人发生的特洛伊战役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是整个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情节之前,特洛伊人打败了希腊的军队。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第二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

要写关于《特洛伊木马屠城》这部电影的影评 希望大家提供写有关这部电影...
答:《特洛伊木马屠城》我发言!!!在生活中,我奉行一个准则——敬重神灵,终于妻子,保卫自己的国家!!!——题记 这是一场因爱而引发的战争。我想如果爱值得人们为之战争,那么历史上就没有哪一场战争比这更伟大。剧情介绍:故事发生在约3000年前的古希腊,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

跪求一部类似《特洛伊》背景的电影
答:木马屠城记(约翰·肯特·哈里森导演的电影)和《特洛伊》同一年,时间还在之前,可惜剧本和演员不够强大,当然《特洛伊》评价也没多好。《木马屠城记》是2003年4月20日上映的美国动作电影,由约翰·肯特·哈里森执导,马修麦斯登、约翰·里斯·戴维斯等主演。《木马屠城记》讲述了特洛伊城的巴利斯王子,爱...

特洛伊木马计有怎样的典故?
答: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至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轻轻地敲了3声,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