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1)该

作者&投稿:荣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

(1)根据图象可知A、B的量减少是反应物,故答案为:A、B;(2)根据图象可知反应到2min以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到达平衡时,A、B、C同时存在,是可逆反应;图象可以看出,反应到2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小,变化值为1.0-0.9=0.1mol,B的物质的量减小,变化值为1.0mol-0.7mol=0.3mol,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多,变化值为0.2mol,为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有n(A):n(B ):n(C )=0.1:0.3:0.2=1:3:2,故答案为:是;反应到达平衡时A、B、C同时存在;A(g)+3B(g)2C(g).(3)c(C)=0.2mol 2L 2min=0.05mol?(L?min)-1,故答案为:0.05mol?(L?min)-1

Ⅰ.(1)由图可知,A减少,B增加,则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相同时间内△n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8-0.2):(0.6-0.2)=3:2,所以该反应为3A2B,故答案为:3A2B;(2)反应开始至4min时,A减少0.8mol-0.4mol=0.4mol,v=△c△t=0.4mol2L4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mol/(L?min);(3)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均为0.4mol,c(A)=c(B)=0.4mol2L=0.2mol/L,第4min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正)>v(逆),第8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所以v(正)=v(逆),故答案为:0.2mol/L;0.2mol/L;>;=;Ⅱ.①从流程看氯气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碘离子把氯气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2I-=2C1-+I2,故答案为:C12+2I-=2C1-+I2;②从流程看,过量氯气把碘离子氧化成碘酸根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I-+3H2O=6Cl-+IO3-+6H+,从方程式看出,氧化剂氯气和还原剂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答案为:3:1;     ③如以途径Ⅱ在溶液中制取I2,IO3-作氧化剂,反应物中+5价的碘被还原成0价的碘,HSO3-作还原剂,+4价的硫被氧化成+6价的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IO3-+5HSO3-═5SO42-+H2O+3H++I2,故答案为:2IO3-+5HSO3-═5SO42-+H2O+3H++I2.

(1)由图象可知,A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应为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加,应为生成物,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n(A):n(B)=(0.8mol-0.2mol):(0.6mol-0.4mol)=3:2,
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故答案为:3A2B;
(2)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c
△t
=
0.8mol?0.4mol
2L
4min
=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mol/(L?min);
(3)由图象纵坐标可知:第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
0.4mol
2L
=0.2mol/L,
第4min时,反应继续进行,A的物质的量减小,B的物质的量增加,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v(正)>v(逆),
第8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v(正)=v(逆),
故答案为:0.2mol/L;0.2mol/L;>;=.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答:L-1?min-1;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mol-0.7mol=0.3mol,转化率为0.3mol1.0mol×100%=30%;Y的浓度C=nv=0.9mol2L=0.45mol/L;故答案为:0.05mol?L-1?min-1;30%;0.45mol/L;(3)A.反应3X+Y?2Z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
答:(1)图象中曲线在2min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答案为:2;(2)△n(X)=0.3mol;△n(Y)=0.1mol;△n(Z)=0.2mol,所以三者计量数之比为3:1:2,故答案为:3X+Y?2Z;(3)vv(Z)=△c△t=0.2mol2L?2min═0.05mol?L-1?min-1,故答案为:0.05mol?...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答:(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Z、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Y)=0.2mol,△n(Z)=0.4mol,△n(X)=0.6mol,则△n(Y):△n(Z):△n(X)=1:2: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答:0-0.7)mol:(1.0-0.9)mol:0.2mol=3:1:2,则化学方程式为3X+Y 2Z,故答案为:3X+Y 2Z;(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2mol2L2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mol/(L.min);(3)、①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0....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答:Z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故答案为:3X+Y 2Z;(2)在2min时间内,用Z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Z)= △C(Z) △t = 0.2mol 2L 2min =0.05mol/(L?min),用...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
答:所以曲线①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②到达平衡的时间为1min,到达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0.9mol,与原反应相比,平衡没有移动,速率变快了,所以曲线①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曲线③到达平衡的时间为7min,到达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0.95mol,与原反应相比,平衡正向移动了,速率变快了,由于该反应...

(1)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
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X增加了0.6mol,Y、Z分别减少0.2mol和0.4mol.应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方程式为Y+2Z 3X。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mol,所以其反应速率是 。(2)①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气体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蒸馏...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答: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故答案为:3X+Y 2Z;(2)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2mol/(L.min)=0.05mol/(L.min);(3)若X、Y、Z均为气体,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达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7、...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CO和H2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
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开始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O的起始浓度为1mol2L=0.5mol/L,Z的起始浓度为0,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0.55mol,故CO的平衡浓度为0.55mol2L=0.275mol/L,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0.45mol,故Z的平衡浓度为0.45mol2L=0.225mol/L,故CO、Z的物质...

(1)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
答:故答案为:3X+Y2Z;②反应开始至2min末,Z的反应速率为:v=△c△t=0.2mol2L2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mol/(L?min);③3min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是;(2)金属镁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开始时,温度不断升高,则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