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东朱可夫是如何打败小日本的

作者&投稿:不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39年,由苏军名将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与日军在远东的那场战役叫做~

B。诺门坎战役
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果真如此,二战中,朱可夫在远东打赢了日本人。当苏军在西部苏德战场上节节败退之时,朱可夫先奉命指挥预备方面军。朱可夫的预备队方面军投入斯摩棱斯克会战,命令朱可夫夺回叶利尼亚突出部。朱可夫用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于8月30日发起进攻,9月8日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并向西推进了25公里。这是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苏军唯一取胜的一次战役。之后德军便在夺取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三个战略目标的战役中被朱可夫完败。之后苏德战场迎来转折,德军就没有什么胜仗打过了。这样朱可夫就没有打过败仗。
如果硬要说出一个的话,朱可夫在担任总长的时候,力主撤退保全的西南方面军,被斯大林一纸战至一兵一卒的命令断送,可否勉强凑数?

是的,面对日本在中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当时苏蒙军队指挥官缺乏智慧能力,所以当时斯大林点名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朱可夫去远东指挥苏蒙联军,在诺门坎战役(苏联称哈勒欣河战役)中几乎全歼日本荻洲立兵指挥的第六集团军,这场战役意义重大,日本战败后看到了与日本人与苏军的装备等方面的差距,随即放弃北进计划,改为南进计划。 朱可夫上将在国际上一举成名,随后被晋升为大将军衔,调任乌克兰军区司令员,随后在卫国战争前夕调任苏军总参谋长职务,在卫国战争中其军事成就达到巅峰。

朱可夫跟日本关东军打过,是在1939年诺门罕事件.

朱可夫是苏联红军将领中运用坦克战的专家,在1935年,就是朱可夫在乌克兰组建了苏联第一支坦克师.

日本被苏联打得那么惨,主要就是朱可夫集中了大量的T-26坦克和装甲车,飞机,

数量都超过了日本关东军,而且质量上也占据优势,运用空地一体战,关东军人数

稍微占点优势,但是精神打不过钢铁.关东军士兵还像日俄战争一样亡命冲锋,捆

绑炸药包想和苏联坦克同归于尽,结果还没接近就被坦克机枪给扫倒了.

于诺门罕击溃日军,苏军的T26与空中力量彻底打垮了靠马力板车运输的日军。这也是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关东军狗急跳墙,违反国内命令,偷袭苏军机场,最后,日军主力第23师团的伤亡率高达98%。机械化军队彻底打败了以步兵为主的日军。师团长被迫切腹自杀。让日本人被迫向南继续侵略中国。望楼主采纳!!!!!!!!!!!!!!!!!!!

简单啊,日本人进攻苏联本土,苏联依托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装备优势反击,日本人不怕死,苏联人更不担心伤亡,所以日本很快就失败了。当然,那还是39年诺门坎的事情。

在诺门坎
其实苏联那时候是用标准机械化作战击溃1战军事理论的日本的
具体是 超强后勤补给+机械化军队
飞机迅速夺取制空权;装甲部队迅速突击
其实小鬼子装备不好是真的,火力不够
用步枪对抗机械化军队(当然小鬼子的炮兵还是有的)整个活力不是一档次

我有一个疑问 德国侵略苏联的时候日本关东军为何帮德国两面夹击苏联呢...
答:日本毕竟是位自己的利益打仗,不是为了德国人打仗,更何况日本的兵力和作战能力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精兵不在一个等级上,虽然可以给苏联人造成重大伤亡,但是战略上无法突破,达不到任何目的,其实也不能牵制苏联人,还不如现实的放弃北上,转而动用日本强势的海军南下。

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详细资料大全
答:同时,苏联从中亚,远东抽调兵力保卫莫斯科。(由于确切情报得知日本在远东地区认定的主要对手是美国而不是苏联,所以苏联方面朱可夫元帅从远东地区调集大量部队巩固首都莫斯科的防御) 另外,苏联还使用坦克伏击战,这是由卡图科夫首次提出的,主要在姆岑斯克附近进行的。实时证明坦克伏击战还是很有用的,卡图科夫为巩固图拉防线...

二战中苏军将领的指挥艺术怎么样?我只知道朱可夫蛮牛的,还有谁呢?因为...
答: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崔可夫都是不错的将领,苏军的很多将领都在35年的大清洗中挂了~~造成二战期间优秀将领数量不多,但是还是留下不少的~~其实,苏德战争中后期,苏联明显不仅在兵员上数量多了,决策层的实力也提升不少,比如库尔斯克战役,其实前期苏联就掌握了德军的动向,高层制定计划,以阵地战...

苏联为什么能将日本打得一塌糊涂?
答:全部采信,凡是证明苏联军力强大的,统统当做虚假情报处理。而到了远东战役时期,日本根本没有发现苏联的战略行动,完全被苏日友好条约蒙蔽。4、苏联将领水平比较高,指挥诺门坎的是朱可夫,指挥远东战役的是华西列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这样的苏联著名元帅。相比日本,指挥官并不是名将。

诺门罕战役中,屡战屡败的日军指挥官为何不问责?
答:他下令将前线部队整合改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同时,更多的部队调往远东,其中包括从欧洲新调来的6个飞行团,总兵力已达10万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服日本人,朱可夫不敢懈怠,也在积极调整。首先,发挥制空权的优势,打击日军补给通道。朱可夫命令空军的轰炸目标从前线移向...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有没有和苏联交过手?
答:诺门坎事件 1939年9月15日,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日苏冲突结束。今年 5月,日军在中国边境诺门坎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反苏武装挑衅。先由伪满洲国警备队向诺门坎地区驻守的蒙古骑兵队寻衅,随后日本关东军加入战斗,组建成第六集团军。苏联针对日军的武力威胁,成立了以朱可夫为司令的第一集团军和远东方面军以应...

为什么日军不敢进攻远东的蒙古国?
答:但是在日本吞下大半个中国后,日军自认为天下无敌,认为有实力拿下蒙古国,日军便派出数十万大军开赴边境。然而,斯大林也让朱可夫带着坦克大炮前往远东。在日军杀了几个牧民时,苏军没有行动,日军以为苏军在此地防守很弱,便放心大举进军。很快,他们就被以逸待劳的苏军轰了回去,此役中死伤的日军士兵...

揭秘:70万日本王牌军,为什么仅24天就被苏联歼灭
答:不得不说,这一战彻底打破了希特勒灭亡苏联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使之成为苏德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24天全歼日本70万关东军 1945年8月9日,随着斯大林的一声令下,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157万苏军进军中国东北。为了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苏联在对德军作战尚未结束时,就开始准备在远东的...

朱可夫被紧急召赴国防委员会的背景和结果是怎样的?
答:1939年5月,日军突然侵犯原友邻蒙古的边界。根据1936年3月12日的苏蒙条约,原苏联政府有责任保卫蒙古不受任何外敌侵犯。朱可夫被紧急召赴国防委员会。在那里,伏罗希洛夫给他介绍了当时的形势,并委派他带几个专业军官立即飞赴远东亲临督战。

前苏联的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后来是怎么死的
答:不是的 他们死在斯大林之后的看介绍 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向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