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第一次胜仗在那里

作者&投稿:源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抗日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是哪一场~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中四个关键战役:
1、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入侵中国。侵华日军制定了一个狂妄的战略目标,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内投降。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但由于日军拥有绝对的武器优势,11月12日,上海沦陷。
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
3、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
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
4、百团大战摧毁日军的交通命脉。
进入1939年冬天,日军开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根据地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此,八路军决定发动交通破袭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1940年8月20日,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就此打响。到9月10日止,绵延200余公里的正太铁路被破毁2/3以上,完全陷入瘫痪状态。1941年1月,华北军民经过3个月的苦战,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扫荡”,百团大战降下帷幕。
百团大战历时近半年,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意义重大,它不仅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而且给国民党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以有力回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日战争中四个关键战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喜峰口-罗文峪之战,该战役详情为:1933年3月9日下午,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联合先遣队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东北军万福麟部进攻。傍晚,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东的董家口等阵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击。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旅长赵登禹,奉命派王长海团为先锋,急行军增援喜峰口。王长海组成500人的大刀队,乘夜分两路潜入敌阵,趁日军酣睡,用大刀砍杀,暂时稳定了战局。3月10日,日军服部旅团长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联队一部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发起进攻。赵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敌人,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师王治邦、佟泽光两旅分左右两翼支援,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日军以一部确保喜峰口关口,将主力集中在长城北侧地区待机。3月11日夜,第二十九军采取迂回夜袭战术,分左右两路向敌出击。赵登禹带伤率两个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其喜峰口西侧高地。官兵们身携手榴弹,手提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进,于次日拂晓前进至日军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台子等阵地。敌人在睡梦中未及还击,纷纷被砍杀。佟泽光率两个团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地之敌。王治邦旅在第一线固守,候左右两路出击得手后,即行出击。3月12日,驻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军赶来增援。双方激战,伤亡均重。3月13日,日军再攻喜峰口,迄未得逞,渐次后撤到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3月14日,宋哲元部收复老婆山。此役,第二十九军虏获敌坦克11辆,装甲车6辆,步枪6000多支,俘敌万余。日本报纸不得不承认喜峰口战斗丧尽了“皇军名誉”,遭受了“60年来未有之侮辱”。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使全国人心为之一振。天津《大公报》称喜峰口抗战“竟能使骄妄气盛之日军受偌大打击,此诚足为中国军人吐气”。日军在喜峰口受挫后,于3月16日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9公里的罗文峪进攻。被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击退。3月17日,日军三四千人又向罗文峪、沙石口一带进攻,并以飞机20多架助战。刘汝明部奋起抵抗,反复争夺阵地10多次。当晚,刘部从两翼夹击日军,营长王合春率部抄到敌后,重创日军。王合春阵亡,全营生还者仅70多人。敌向莺手营方向退去。3月18日晨,日军再次猛攻罗文峪。守军依托城墙、碉楼顽强抵抗。刘汝明师长亲率手枪队督战。激战至天黑,将敌击退。此时,李金田旅长率一个团由沙宝峪绕攻敌之侧背,另一个团由左翼绕攻敌之后方,正面守军也全线出击。次日拂晓,敌除以一部配置在龙王庙警戒外,主力调回承德。罗文峪战斗后,第二十九军在整个防御线上与敌形成对峙状态。 《长城抗战》一书有更详细的描述,网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b5f6944d2b160b4e767fcfac.html

山西省忻州市平型关。

平型关是我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位于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

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

扩展资料: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大幕。8月22日,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抗日先遣队,从陕西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

此时,日军的铁蹄已踏上晋北。9月中旬,日军攻占大同及灵丘等地。21日,日军又逼近平型关,企图取道攻打太原,吞灭山西,进而占领整个华北。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决定组织平型关防御战,并致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要求配合。于是,朱德电令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

一一五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为战之必胜,林彪和聂荣臻事先到平型关和灵丘县西观察地形,并将伏击作战计划电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获得同意。

23日中午,林彪和聂荣臻召开一一五师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林彪向各团详细下达了战斗任务。

当日午夜,一一五师主力冒雨急行军,于次日拂晓前进入乔沟一线南侧山地设伏。乔沟位于内长城平型关东侧,沟长4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峡谷中的道路只有三五米宽,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过, 两侧是20多米高的陡崖,沟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这里是绝好的伏击地。

25日早晨7时许,日军开始出现在沟底公路上,汽车队、马车队如弯曲的长蛇,缓慢行进。这是坂垣征四郎手下的所谓“皇军王牌”第五师团,骄横的他们哪里知道,八路军一一五师已在此处布下了伏击的“口袋”。

“立即开火!”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两侧山坡上射出的子弹如暴雨般倾泻。手榴弹把路面炸出一个个大坑,迫击炮把敌人的汽车炸开了花。一一五师各团将日军大部队 “拦头”、“斩腰”、“断尾”, 分割包围,猛击痛打。

日军陷入一片混乱。一一五师各团从山地上争先跃起,猛虎般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激烈的白刃战、肉搏战。八路军指战员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经过6个多小时的血战,终于将山谷中的日军全部歼灭。

激战同时在乔沟的制高点老爷庙展开。遭受伏击不久,被围困在西段路上的日军集合兵力,抢占了老爷庙前的高地,对八路军进行拼死反击。争夺老爷庙高地成了平型关战斗胜利的关键。一一五师所属团向老爷庙发起强攻,经过一次次浴血拼杀,最终夺取了这个重要高地。

伏击战打响后,附近的日军立即向乔沟增派援兵,妄图解救被围困的同伙,结果被一一五师所属团全部击溃。

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投入了4个团、1.2万余人的兵力,共计歼敌千余人,击毁日军汽车近百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大批枪炮弹药以及食品、被服等,战果辉煌。但战斗也是惨烈的,八路军有600余名指战员伤亡。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9月26日,毛泽东高兴地致电朱德:“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蒋介石也致电祝贺嘉勉。

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以及英、法、美等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

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寻访抗战首胜地平型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



您好

在抗日中,由于进行的战斗有很多

无法确定那场战争是第一次胜仗

比较著名的胜仗有

一、台儿庄大捷,第一次打胜仗。
二、万家岭大捷,张灵甫率敢死队翻上悬崖,内外夹攻,74军威名远扬。
三、3次长沙会战大胜,薛岳用天炉战术歼灭二十万日军。
四、常德会战,74军虎贲师8000将士,用轻武器力敌有飞机、大炮、坦克、毒气支援的十万日军,最终其他部队将十万日军反包围一路猛杀。
五、雪峰山会战,日军在我国土上的攻势终于被彻底遏制,再无力发动大规模会战了。
六、同古大捷,戴安澜率远征军200师坚守同古,这个机械化师在放弃所有辎重轻装前往同古时,面对整编日军55师团,把55师团打残后,倭寇101师团整编后的,号称龙兵团的56师团突然增援,200师竟全身而退,倭寇在缅甸第一次被击败,被大量杀伤。
七、仁安羌大捷,孙立人率领两千余人去解救仁安羌的八千英军,歼灭包围英军的日军,38师声名远扬。
八、第二次远征,远征军第二次远征,由滇西、缅北发动反攻。缅北最顺利,新一师击溃日军菊兵团18师团,这个师团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孙立人下令活埋了该师团1200个俘虏。
九、百团大战,八/路/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规模出击,倭寇在华北的占领几乎崩溃,让倭寇不得不焦头烂额调兵回华北处理占领区的游击队。
十、12次中条山战役,日军共发动了13次中条山战役,前12次都被坚守中条山的第二战区官兵击退,这期间,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西北军、滇军等各路部队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精诚团结,倭寇遗尸累累,第十三次才把我军黄河以北最后一块主阵地拔掉。

但是败仗就太多了,军事实力相差太悬殊,能取得这些胜利真的太不容易了。

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日第一次胜仗在那里
答:山西省忻州市平型关。平型关是我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位于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

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胜利
答:中共八路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由第115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哪一次
答:喜峰口-罗文峪之战,该战役详情为:1933年3月9日下午,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联合先遣队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东北军万福麟部进攻。傍晚,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东的董家口等阵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击。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旅长赵登禹,奉命派王长海团为先锋,...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场胜利是什么?
答: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平型关战役...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什么
答: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战役
答: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抗战中第一个大胜仗是哪次战役?
答: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的战斗,是抗战中第一个大胜仗。林彪和聂荣臻在指挥作战 1937年9月中旬,日军占领了大同后,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突破晋北防线,并占领太原。为配合国民党政府军作战,阻挡日军前进,八路军第115师在林彪师长、聂荣臻副师长的指挥下,于24日夜冒雨在...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第一次的胜利是什么战争
答: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第一次的胜利是、台儿庄大捷也称台儿庄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哪一场?
答: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中国抗日的第一场胜丈
答:中国抗日的第一场胜仗是绥远大捷。一、一九三六年,日酋田中隆吉指挥日军察绥兵团和汉奸王英、李守信部,及蒙奸德王部大举入侵绥远。二、绥远省主席、抗日名将傅作义率领军民奋起抗战,取得绥远大捷,重创日军华北驻屯军察绥兵团。冈村宁次和特务头子山村景明精心培养的十名精通汉、蒙、俄语的高级特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