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银币的铸造背景

作者&投稿:伊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洋银币的铸币简介~

北洋机器局设在天津,分为东西两处,东局主要生产火药、西局主要生产枪炮。光绪23年,李鸿章把东局分出一部分成立北洋机器铸钱局。光绪22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凑朝廷请铸银元。光绪22年开始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22、23、24、25、26、29、33、34年,其中北洋22年铸造量最为稀少,应该属于试铸币。北洋23、24、26都是铸造量很少的。铸造量最多的是29、34年。北洋33年铸造量属于中等,现在的存世量和北洋25年差不多,比较少见。北洋23年是北洋系列存世量抛开北洋22年龙洋最少见的年份,北洋23年龙洋按照面值分为:半角、一角、二角、五角、壹圆。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铸钱局试铸一套大小五种面值的银币。1897年~1900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铸造了多种版别的北洋光绪元宝。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试铸纪重库平七钱二分银币。1904年~1907年(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三年),试铸纪重一两银币,仅7000枚,没有公开发行,十分珍贵。1906年~1907年(光绪三十二至三十三年),先后铸造了纪重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币。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


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银元”由此而来。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
清代国币以银币[1] 为主币,光绪元宝[2] 、大清银币[3] 、总重量为(26.86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23.9024808克),其含银量96%进行铸造。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袁大头”的铸造量很大,仅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四年二月至民国五年的近两年时间内,就达379819210元。还有资料介绍,仅壹元“袁大头”就铸造了75000万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新中国在1949-1951年为满足进军西藏的需要也铸造过“袁大头”。

“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3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8、9、10年版的为“中华民国*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84.5%、80.4%和82.5%。
军阀混战。各地军阀纷纷私铸袁大头。导致存世的袁大头质量良莠不齐。而袁大头金币。多作为纪念币。铸造量甚少。存世量极罕。

北洋造币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创办了北洋机器局。该局设在天津,分东西两处。东局在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离城五里,俗称东局子,以生产火药为主,西局这里不做介绍。
同治九年的时候,李鸿章接办,该局历经多次扩建,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从天津机器局东局内,分出一部分机器设备,成立了天津机器局下属的“天津机器铸造钱局”。次年从英国格林活铁厂购入造一文铜钱机器10架,从日本购铜,开始鼓铸制钱,目的是为了缓解钱荒,但由于铸造成本太高,铜价又不断上涨,亏损累累以至停工。(这是铸造制钱的周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当时维新派势头正盛,光绪帝下令各省筹拟变法自强办法,其中有“铸钞币”一条。御史易俊,陈其璋等人先后上折,请改革币制,包括广铸银元。当时广东湖北两省均已铸造银元,且成效大验。
户部覆议之后,各省纷纷请铸银元,当时的天津机器局已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1896年1月27日),改名“总理北洋机器局”,简称北洋机器局。   时任直隶总督的王文韶于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具奏“北洋系通商口岸,现值此钱省银贱之际,市面颇行拮据,若能鼓铸大小银元,流通行驶,便宜民生,实非浅鲜”。
于是北洋机器局先以旧存铜钱机器改造二角,一角,半角三种小银元,后增购了,壹圆,五角两种印花机器,其余压片,制坯,印边,自动天平等设备,洋购者半,局制者又办,自光绪二十二年七月起开始试制,北洋22便是这年铸造。
若此,一直到光绪二十五年四月,清廷下令除鄂,粤两局外,其他各省一律停铸银元,理由是:“各省设局太多,分两,成色难免参差,不便民用,且徒糜经费。”各省如需银元,可由广东,湖北银元局代为铸造,“毋庸另筹设局”,此项命令显然缺乏实际,因此,引来一片反对的声浪,荣禄再次上奏力言不能停铸。六月,清廷准许留广东,湖北,直隶,江宁,吉林五个银元局,其余六局依然命令停铸,因此北洋机器局得以继续铸造银元。(算是一次风波)
此次重新开铸,北洋机器局的银元改变了原来的币文和纹饰,仿效广东,湖北的银元式样,壹圆改为正面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有“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背面蟠龙,外环英文“25th YEAR OF KUANG HSU” “PEI YANG”(光绪25年,北洋)。   若此一直铸造到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事件爆发,六月底,八国联军入侵天津,联军先后占据机器局的东西两局,北洋机器局遭到的毁灭性的破坏,而此处以后一直也没有再复建,北洋机器局铸造的银钱自此寿终正寝,几年之后,迎来了北洋银元局时代。 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太后经山西逃往西安,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袁世凯继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建议重设新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前财政总长周学熙奉檄筹办北洋银元局。
根据民国三年总厂报告书记载:周学熙奉檄等办条陈七事略谓:“天津南北交通,华洋辐辏,商务特盛,得随时消息市面之盈虚,以酌鼓铸之缓急。尤便转输银源购运材料,以择西偏士围空旷近水之区,距城三数里为宜。”   又前机器局银元机,因陋就简,更阅兵*,残缺大半,拟以旧机配制新械,期利铸造复拟参酌粤局规模…又以私钱充斥,银价日疲,仅铸银元,不足以纾市面,比年闽,粤,江宁并开铸铜元有盈无绌,民用称便,宜请仿铸,相辅而行,为益滋大…咨取粤鄂两省章程及银、铜元各模,用以折衷参校,均关开创计划,有足记者书御报可。乃檄陈惟任赴粤局绘取厂图,卜地河北西窑洼护卫营址。鸠工*材,至十月落成,十一月十六日开铸,是为“北洋铸造银元总局”。
从以上摘录我们可知   一, 重新设局之后的北洋造币厂全名为:北洋铸造银元总局,简称北洋银元局。   二, 厂图以及章程均取自鄂,粤两省,折衷参校。   三, 机器配置是用旧北洋机器局的银元机,配新机器。   四, 为了缓解钱荒,同时铸造了铜元(后来甚以铸造铜元为主,这也是北洋造币厂首次铸造铜元)   五, 建造地址没有在旧址复建,而是选在的西窑洼的护卫营,交通便利。(该护卫营营房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现址为大悲院的中院,造币厂厂房的位置便是今大雄宝殿之所在)
北洋银元局建成之后,首先铸造的却是一两银币,即户部光绪元宝一两,这是托日本正金银行代刻祖模,后来试铸造了六七千枚而未发行,关于这段历史不在本文详述。   之后,便开始铸造七钱二分银币,也就是北洋29七钱二分,只有一元这一种。
光绪三十一年虽然经历了各造币厂裁撤之事,但南北洋,湖北,广东并未在停铸之列,算是风波未波及到北洋银元局。(通货龙洋便是指这四地所造数量最大年份的龙洋)。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北洋银元局复置会办,孙多鑫担任。这年铸造了北洋31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的小银角,存世较少。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北洋银元局改孙多鑫为总办。以周学熙为兼理,四月的时候北洋银元局改名为“直隶户部造币北分厂”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孙多鑫去世,丁象震继任。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北分厂复奉改为“度支部造币津厂”,同年元两之争落幕,遂开铸北洋33年七钱二分银元。
若此一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的四月,根据度支部奏拟将各省所设银铜各厂分别撤留所留之厂统归总厂管理折:“奏为铸造国币,应一事权,拟将各省所设银铜各厂,分别撤留,所留之厂,统归总厂管理。…拟将汉口,广州,成都,云南四处之厂改为分厂统归天津总厂管理,东三省情形与他省不同,拟就奉厂基址暂改分厂一所…其余各厂即应一律裁撤”。   度支部造币津厂,即在裁撤之列,至此,北洋造币厂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   到民国元年,在北洋银元局旧址开办分厂,专铸铜币,已非北洋造币厂矣。



北洋银币的铸造背景
答:北洋造币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创办了北洋机器局。该局设在天津,分东西两处。东局在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离城五里,俗称东局子,以生产火药为主,西局这里不做介绍。 同治九年的时候,李鸿章接办,该局历经多次扩建,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

北洋银币的铸币简介
答:光绪22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凑朝廷请铸银元。光绪22年开始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22、23、24、25、26、29、33、34年,其中北洋22年铸造量最为稀少,应该属于试铸币。北洋23、24、26都是铸造量很少的。铸造量最多的是29、34年。北洋33年铸造量属于中等,现在的存世...

古代元宝有那几种
答: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单位之争,币制未统一。北洋机器局更名北洋造币局,铸行较早脱离“两单位”的银币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始,铸行面值库平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在这类币的背面左侧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币为光绪X年版,常见有25、26、29、33、34等数种,流通全国。华书 九级 125...

专家讲述:北洋银币造光绪元宝版别及暗记,特别实用
答:北洋银币,始铸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因北洋 *** 所铸造而得名,由北洋机器局承制。▲光绪元宝,北洋造,因其主图为龙,又称为龙洋 开始的时候,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军火,后来李鸿章把分出一部分资源来,成立了北洋机器铸钱局。光绪22年起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

北洋三十四年是什么意思?
答:北洋34年银币,是1908年发行的北洋政府银币,银币数量与其他版的存世量不成比例。铸造工厂为北洋造钢厂。年代为清朝光绪34年。北洋34年银币小字版,指的是34年这个数字,相对小一点,其实并不明显,这个版的龙不是34年龙,而是造币厂将33年北洋龙的版改为34年,又铸造的。北洋34年是1908年,北洋造的...

光绪元宝北洋造34年真假鉴定的方法!
答: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6、北洋34年开云版。7、小字34。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民国的钱币都有哪些?只有袁大头一种钱币吗?
答:清朝灭亡之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统一市场上的货币,掌握国家铸币权,在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开始铸造银币,即现在所见的袁大头银币,总发行量超过7.5 亿枚。由于北洋政府的管理混乱以及对...

龙凤银币是民国北洋军阀政府为取代袁大头银币而铸造,它的价值如何?
答: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银元”由此而来。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

北洋银币的介绍
答:北洋机器局最初铸银元是在光绪十五年,面值仅“一元”一种,是天津官造的呈样银币,未流通,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始铸流通银币。“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面值有“一元”、“五角”、“两角”、“一角”、“半角”五种。是中国第一套以元为单位的计值银币。

北洋造光绪元宝与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答:光绪元宝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藏品介绍 该组藏品为北洋造光绪元宝,币面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上缘镌“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