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作者&投稿:涂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苏轼于花间词、南唐词及柳永以来一脉
相承的婉约派外另开豪放词派,并全面革新词体,彻底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面;
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之并将其推向高峰
1.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来遣兴娱乐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特别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因而词人的思想情怀在词里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的呈现了出来。
2.苏轼、辛弃疾的不同点
虽然苏轼、辛弃疾都属于“豪放”一派,但是,如果对他们的词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豪放只是他们词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在感情色彩、审美格调等许多方面,二者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苏轼词的旋律更为旷达潇洒,而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

苏辛词的不同之处

(一)二人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苏轼“以诗为词”。词在苏轼之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而苏轼使词诗化,怀古、咏史、说理、谈传,甚至还可以抒发思乡爱国之情。扩大了词的意境。而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同时,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他的词把豪放与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深沉的感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使词在苏轼之后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作词观不同。苏轼“以文章余事做事,溢而作词曲”,苏轼作词,散文,诗歌,每种文体都有可称道之处,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辛弃疾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作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数量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他个人情怀的同时,又客观地反映了历史。
(三)不同时代、经历、思想和性格的影响。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他也经受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达观的文人,几度位重,又几度遭贬,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笔力千钧,奔放旷达,雄奇开阔。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破家亡,内忧外患。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朝廷收复失地,因而词中包含他恢复中原的壮志。但他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懦弱求和,并未对他委以重任,这就使他的词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沉郁,有壮志难酬之感。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一生矢志不渝反抗侵略,谋求祖国统一。曾有许多英雄壮举,震惊南宋朝野。尽管抗敌之心屡遭打击,但他仍壮心不已。这首词就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心和欲死疆场的决心。
(四)豪放风格的表现不同。苏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豁达。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做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蒙冤入狱,一贬再贬,却能把委屈与遭遇置之度外。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成为苏轼一生的写照。辛弃疾的词中流露着鲜明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辛弃疾率军南归后,向朝廷提出了许多关于抗金收复中原的建议,但都不被采纳。于是在健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时做了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诗人登高北望,感慨万千,表现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感叹。
(五)表现内心痛苦的方式不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他们的词中都有所流露。但苏词对内心痛苦的书写是含蓄的,而辛词书写痛苦和愤慨是显而易见的。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来体验人生,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忧郁和烦恼总会被词人化解和排除,最终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乐观和开朗。而辛弃疾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辛词中流露出的悲愤和哀痛总是那么悲壮、激越、苍凉!“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魂没,弦解语恨难说”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时时关注着民族的灾难。社会的复杂使辛词有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内容更深刻现实。
(六)语言风格不同。苏词自然流畅清新;而辛词喜欢大量用典故,稍显晦涩。清人沈德潜说苏轼“其笔之超逸,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换”。辛词大量用典。辛弃疾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英雄词人,越是关系到朝廷威信的问题,越有难言之隐,不能白描直说,只好通过许多典故来曲折的表达。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五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对南归四十三年的沉痛?理的总结,也是他用词精炼含蓄的表现。
(七)对词的影响有所不同。苏轼对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简言之,提高了词的社会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对诗的社会作用十分重视,而苏轼以诗为词,从某些方面打破了这一格局,将词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与诗同样的位置,将词从男女艳情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词自与诗分道之后,在风格表现方面,越来越单一。在这时,苏轼能打破诗词界限,在词坛树起豪放一帜,又将词从音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散文手法引入词中,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了。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词体的认识。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金末的元好问,以及近代的梁启超,都特别喜爱或推重他的词,这不仅出于个人的爱好,同时是当时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要从这些作品里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辛弃疾词作中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许多的有志之士。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

(一)内容方面

1、题材

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改变的作家,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所以刘熙载说:“东坡词似是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也。”(《艺概·词概》)〔2〕后人常用“以诗为词”来概括苏轼的特点,着眼点也主要在题材和内容与诗的相似性。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他以写诗的超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苏轼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苏轼在词中表现出辞气激昂,境界阔大之旷达的气势。
词到了辛弃疾时,他在继承苏词豪放词风的同时,把词引向比苏轼更广阔、更激荡的现实。他的词纵横挥洒,慷慨激昂,有的抒写恢复中原的雄心,有的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的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写田园生活的幽静,但热爱祖国是他一生创作的基调;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辛弃疾发挥了词在抒情、状物、叙事、议论等各方面的功能,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辞赋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对豪放词做了更深的开拓和大力的发展,把词提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豪放派领袖。辛弃疾的豪放词风透露出更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他的创作给了我们许多另外一些词人所没能给予的东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片即景写实。通过写景,一方面寄托词人豪情壮志,同时亦为英雄人物出场造成雄壮气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三句写出了声势浩大的长江,大浪滚滚,向东流去,卷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人物,他们象滚滚东流大浪,一去不复返了。作者登高眺远,点出江流浩荡,高唱入云,无穷兴亡之感形诸笔端。作品开头,便把大江和古代英雄合写,把沉郁的心情与豪迈的气概融为一体,使全词笼罩了一层豪迈激荡之气,沉郁愤懑之情。英雄不见了,这是令人伤感之事;长江波涛汹涌,这是令人振奋景象。江山人物合叙,更显风格雄浑、苍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上片重写江山;下片则紧承“豪杰”二字重写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是用以突出周瑜少年英俊,使这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出周瑜的英雄气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最后一句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洒脱情怀,复归于沉静,旷远;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气度。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前二句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道劲,为全词定下一个基调。正如唐圭璋先生所云:"起句浩荡,笼罩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这首词作者抒发了抗金壮志无人理解,不堪大好年华,在国势风雨摇中虚度的悲愤心情;同时抨击了那些一味"求田问舍"、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物。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不思报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写得悲凉慷慨,沉恨塞胸。陈延焯评价说:“把吴钩看了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沉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
这两首词是他们豪放词风的代表作,题材都是登临怀古。前者雄奇的景物,怀古的豪情,造就了旷达超逸的艺术风格。它超越历史时空,旷达高远,怀古是追慕前代英雄的千古丰功伟业,基调明朗开阔;而后者抒写词人在夕阳景色中自己孤独忧愤的心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慨溢于胸中,怀古是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悲愤的豪情。

2、内心书写方式

苏轼和辛弃疾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也都受尽了现实的迫害和打击。苏轼反对新法、遭“乌台诗案”,三起三落,一生漂泊,暮年投荒,经受无数的磨难,辛弃疾则一度戎马,终被投闲置散,不得重任;这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他们的词中都有所流露。但苏词对内心痛苦可愤慨的抒写是隐蔽的、含蓄的;苏词种种忧郁的情绪总会在词人超脱和达观的心态中被排除和化解,最终也会表现出坦荡潇洒、乐观的情怀。“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健康开朗的思想情绪。作者通过想象设问,展现中秋月宫琼绝尘寰的奇景,再从景物的自然更迭引到人事的流转变迁,以自然境界的清澄辽阔反映出作者思想境界的开朗廊达。语言脱却柔靡,不落俗套,是历来中秋词中意境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
辛词则不然,其抒写痛苦和愤慨是溢于言表的;所流露的悲愤和哀痛总是那么悲壮、深切,那么激越、苍凉!读辛词,自有一种热血奔涌、悲壮慷慨、甚而至于潸然涕下的激情,英雄末路的无限孤独和对现实的怨愤溢于言表,那种孤独和怨愤,是不能排除也是无法排除的!“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神州毕竟,几番离合”。(《贺新郎》)满腔怨愤,悲壮慷慨。“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魂没,弦解语恨难说”(《贺新郎·赋·琵琶》),如呜咽悲歌,感慨悲凉。
说到底,苏词中的悲愤和痛苦,毕竟只是苏轼个人怀才不遇情绪的表露,加之苏轼固有的开朗和放旷的性格,自然会有苏词旷达、飘逸的风格。而辛词中的忧愤之情,悲伤之意,远非辛弃疾个人之悲痛。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却被投闲置散,一腔爱国激情无处可发,他的忧愤不只是从个人得失出发,而与当时的民族灾难是一致的,故有辛词沉郁、豪迈悲壮的风格。辛词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的笔触描写。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词有了很广阔的社会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辛词所承载的内容,远比苏词要沉重、深刻!

(二)形式方面

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不受格率限制,字由心生,形成联贯流畅的风格;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苏轼用词自然流畅,读来清新,苏轼有着豪放不羁的心灵、热爱生活的情感这一切都在清新流畅、处处生春的语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人以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如《浣溪沙》五首中,作者置身于这种“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丰收环境中,心中充溢着无限的喜悦。这一组词,笔调极明快,写来生意盎然,兴会无穷。作者勾勒出了一幅农村耕织图,他把鸟苔虫鱼草木等自然风光,还有男女老幼活跃的姿态,都细致而有声色地写进词中,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浪漫的把酒赏月的美丽风景画面,色彩浓淡有致,画面动静相宜,有作者人物、有朱阁绮户、有青天橙月、有月宫的琼楼玉宇的静物实景;又有清风吹拂、有月光“转”“低”“照”;有“把酒”相“问”、有“起舞弄影”的动感镜头,更有生动的言语表达和内心思想活动的虚实写照。全词情感真挚而又情景交融,韵律激昂而又气势豪迈,结构严谨,用词干练,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浪漫豪放的词风,表达了作者宏大的报国志向,对国家、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不贪权贵、正视现实、脚踏实地、胸襟宽广的无私奉献精神。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大量使用散文句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辛词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用典,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连用了五个典故,正是运用这五个典故,寄托了词人对南归四十三年的沉痛经历的总结,是他才兼文武,富于韬略的突出表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语言以少胜多的作用和词的精炼性、含蓄性。辛弃疾不仅打破了诗词界限,并达诗词散文合流的境界。并且用韵绝不限制,不讲琢雕,随意抒发,形成一种散文化人歌词。

(三)风格方面

同样的豪放风格,在苏词和辛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轼在政坛上大起大落,屡遭贬谪,当时的恐悸、孤独、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却能彻悟人生,乐观对待生活,这使他的词有一种旷达的超脱气势,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能感觉出词人高旷博大的胸襟。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苏轼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以一种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抒写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等等。作者在词中表现出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超脱的胸襟。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于被贬黄州时期,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穿林打叶”的雨声说明风急雨骤,“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映称词人的态度是那么从容不迫,潇洒自得,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表明了他着装的轻便与简陋,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种冒雨徐行的心情,他认为竹杖芒鞋还轻快胜于骑马,可见他对风雨的无所畏惧。“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写出了他的旷达与倔强,并将自然界的风雨与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联系起来。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下片“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表明了他那种随缘自得的宁静心境和旷达的胸襟。
《定风波》运用显与隐、实与虚、明与暗的艺术结构法,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风雨的态度,实际上反映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超旷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苦闷,表现出旷达超脱的性格。
辛弃疾生活于南宋,当时金兵入侵,朝廷屈膝投降。国破家亡,美丽河山不再。词人承载着更多的是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渴望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但却被贬官闲居,不得重任。因而在辛词中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独特风格。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首句是词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词人一生怀抱收复大计,却被投闲置散。想起故乡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怎不使作者忧心如焚,于是只好借酒消愁,不觉酩酊大醉。就是在醉后也仍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于是拿出宝剑仔细端详。“醉里”点明在酒醉之中,“看剑”一方面说明人物身份是夜晚,而且勾画出作者仔细端详宝剑的神态,从而写出强烈要求杀敌的心情。在“醉里”犹自“看剑”,醒时可想而知,夜晚尚念念不忘,刀剑大事,白天如何奔忙恢复大业的情况可想而知了。这句极尽精练,少不得一字,一“醉”字、一“挑”字,写醉态维妙维肖,更可贵的,很好地传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内心。“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表现了义军勇士们斗志昂扬、奋勇杀敌的壮观情景,“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写大功告成的那种意气昂扬的神态。“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指为国家、民族建立功勋永垂史册的荣誉。这里充溢着爱国精神。词中所刻划的形象是壮烈勇猛的,所表现的思想是奋发激昂的,最后一句使全词的感情发生急剧变化,它是一声无可奈何、感慨万端的叹息,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梦境理想成为幻想,全都落空。全词至此也由“雄壮”而变为“悲愤”。这一句与开头的“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与感受。
全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不得伸的苦痛。这首词着重表现他报国欲死疆场的愤慨,犹如一曲悲壮慷慨之歌。词人写梦境中的豪壮雄伟,大显身手,极力渲染威武雄壮的军营和激烈的战斗场面,风驰电掣,惊心动魄。而表达的情感却是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因苏轼是个文士,所处是承平时代,而辛弃疾是个英雄,生当乱离之秋,故辛多豪情悲壮,苏多清新旷达。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大家,两人的词有何不同?
答:但是也有的文人他们都有一颗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但是最后还是难以达成自己的心愿。这其中就要说到宋朝非常有名的两个豪放派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和辛弃疾在文学上的造诣都很高,他们虽然都是豪放派的词人,抒发的主题也比较相似,但是他们的词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词在表达上和语言的运用都不一...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
答:苏东坡认为词“为诗之苗裔”,以诗为词,实现了词与诗的相互通渗透,开创性地扩大了词的题材。凡人之言志、阐理、讽喻、诙谐乃至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尽可入词。而辛弃疾将这散文化的手法引入词中并多用民间俗语,不仅不破了词与诗歌乃至散文的分界,扩大了词的固有表现领域,而且还能增加词作的强盛气势...

苏轼或辛弃疾豪放之词比较
答:苏轼开创了豪放词,其豪放词意气风发、旷达豪迈,一改婉约词的轻柔的风格,对词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其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雅健,将豪放词作推上颠峰。虽同为豪放词,但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仍有不同之处。一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

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写词风格的异同
答:2.不同点:虽然苏轼、辛弃疾都属于“豪放”一派,但是,如果对他们的词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豪放只是他们词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在感情色彩、审美格调等许多方面,二者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苏轼词的旋律更为旷达潇洒,而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这应当说是苏、辛豪放词风...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
答: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沉郁,因为...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
答:同时,苏轼神手初试著豪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辛弃疾继承并将豪放词推至宋词顶峰。但因为人生际遇、社会地位等总多因素,两人在感情色彩、思想格调等许多方面又有着许多不同,加之艺术风格的差异,苏辛二人的豪放风格自然迥异。一、苏、辛的豪放词的相似之处苏轼和辛弃疾以积极博大的胸襟、热烈奔放的情感、真挚浓厚...

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答:苏轼一般是老子失恋了,写个词表达一下老子的郁闷和总结一下经验。辛弃疾一般是我艹老子又被 砭或者又要打仗了,写个词发表发表自己的感想骂骂这个国家的无能。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派,那么两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答:三,相似点与不同点辛弃疾和苏轼虽然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两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但是他们两个人在时代和个人生活的经历中是有所不同的,思想和性格,艺术追求的差异,苏轼的诗和辛弃疾的诗表现出的豪放之风相迥异,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豪放,所以形成了豪放诗词的不同特色。四,作品的情感...

苏辛词风的异同
答: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1)相同:苏辛词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2)不同: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辛词则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表现为强烈的爱国...

同为豪放派词人的苏轼和辛弃疾,两个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答:而苏轼,人生百转千回,二十一岁夺得榜眼,诗词文赋,不就前人,自成一风,被贬,人生跌入谷底,归来仍满载温柔笑意,他还是那个少年,意气风发不减,多了分稳重沉静。辛弃疾不是纯粹的文人,他更热爱战场。苏轼也不是纯粹的文人,他想着开创一个文学领域的新时代。若说词,语文教科书上是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