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文言文原文

作者&投稿:褒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文言文全部翻译~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 古义:在这个(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5、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四、虚词归纳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二) 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乎

1、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⑶郁乎苍苍。

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六)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五、一词多义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 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十七)为



1、余自为僇人。(成为)

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

3、輮以为轮。(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十九)道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省略句



1、鞣以(之)为轮。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4、吾从(之)而师之。

5、始指(之)异之。



(三)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善假于物也。

4、而耻学于师。

5、师不必贤于弟子。

6、学于余。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相与枕藉乎舟中。

(四)定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凌万顷之茫然。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为其然也?

3、而今安在哉

4、而又何羡乎?



(六)谓语前置。

1、渺渺兮予怀。

(七)被动句



1、不拘于时。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八)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今安在哉?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而又何羡乎?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必备古诗:
1.《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必备文言文:
1.《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两汉:刘向 撰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必修一

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赤壁赋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y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á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前三篇是要背的,最后一篇不要背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必备文言文,课文,及古诗
答:1.《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文言文原文
答: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译文
答: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6. 苏教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既然那你是高中生,你们老师不可能不给你们布置背诵任务吧。 我们也是苏教版,文言文要背的篇目有: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初中已学,重点是最后一段) 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苏教
答:既然那你是高中生,你们老师不可能不给你们布置背诵任务吧。 我们也是苏教版,文言文要背的篇目有: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初中已学,重点是最后一段) 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最好读一读《我与地坛》。《林黛...

苏教版高中所有文言文
答:2.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1到5哪些文言文要背 苏教版高中语文要求背诵课文:1、《沁园春·长沙》( *** )2、《劝学(节选)》(荀子)3、《师说》(韩愈)4、《赤壁赋》(苏轼)5、《阿房宫赋》(杜牧)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8、《荷塘月色》(朱自清)第四、五、六...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原文。。。急需。
答: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求苏教版 高中 语文 必修1-4 文言文 篇目
答:陈情表 李密(背诵全文)项脊轩志 归有光 长亭送别 王实甫(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共四支曲子)报任安书 司马迁(背诵部分句子)渔夫 《楚辞》(背诵部分句子)逍遥游 庄子(背诵逍遥游节选前三段)兰亭集序 王羲之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文言文全部翻译
答: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3、輮以为轮。(做)(十八)夫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十九)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

高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共有文言文篇目
答:1. 高中文言文有哪些篇目(苏教版)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师说 离骚(节选)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陈情表 项脊轩志 长亭送别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蜀道难 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 报任安书(节选)渔父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 赤...

苏教版高中语文的文言文中有哪些是初中的? 听说有出师表.还有其他的...
答: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 必修一 (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必修二 (五)六国论(苏洵)(六)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三 (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八)五人墓碑记(张溥)(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