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痰气郁结证简介

作者&投稿:匡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定义
  • 4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症状
  • 5 证候分析
  • 6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治疗
    • 6.1 治法
    • 6.2 方药治疗
    • 6.3 饮食疗法
      • 6.3.1 推荐食材
      • 6.3.2 推荐食疗方
  • 7 关于郁病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郁病·痰气郁结证的中成药

1 拼音

yù bìng ·tán qì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qi stagnation and bin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郁病·痰气郁结证(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qi stagnation and binding[1])是指痰气郁结,以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郁病证候[2]。

4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症状

郁病·痰气郁结证患者精神抑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或兼胁肋胀满,苔白腻,脉弦滑[3][4]。

5 证候分析

气郁痰凝,阻滞胸咽: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故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亦称“梅核气”。气失舒展则胸中窒闷。胁为肝经之所过,经络郁滞,故胁痛。苔白腻,脉弦滑,为肝郁挟痰湿之征。[3][4]

6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郁病·痰气郁结证治宜化痰利气解郁[3]。

郁病·痰气郁结证治宜行气开郁,化痰散结[4]。

6.2 方药治疗

郁病·痰气郁结证可选用半夏厚朴汤、温胆肠等方治疗[5]。

郁病·痰气郁结证可用半夏厚朴汤[备注]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方论》):半夏、夏朴、紫苏、茯苓、生姜加减治疗。方中半夏、厚朴、茯苓降逆化痰;紫苏、生姜利气散结。酌加制香附、枳壳、佛手、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增强理气开郁,化痰降逆之效。[3]

如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证属痰热,可用温胆汤[备注]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半夏、橘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茯苓加黄芩、贝母、栝蒌皮之类治疗,以化痰清热,而利气机。[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郁病·痰气郁结证患者建议食用陈皮、绿萼梅、莱菔、佛手、玫瑰花、薤白、橙子等[4]。

6.3.2 推荐食疗方

[4]

1.橘红茶(《百病饮食自疗》):橘红10g,白茯苓15g,生姜5片,共煎,去渣取汁,代茶饮。

2.佛手姜汤(《食疗食养与常见病》):佛手10g,鲜姜6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白糖温服。

3.莱菔粥(《饮食辨录》):莱菔子30g置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片刻,去渣取汁,入粳米50g煮粥,空腹食用。

7 关于郁病

郁病 (depression disease[6]、depression[1])为病证名[7]。又称郁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简称郁[5]。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夜眠不安,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凡因七情所伤而致气郁、痰结、血滞、食积,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之[8]。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及阴虚火旺等类型[8]。肝气郁结者,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等;气郁化火者,情绪急躁、头痛目赤、胸闷虚烦、口苦口干等;痰气郁结者,亦称“梅核气”;阴血不足者,亦称“脏躁”症。

郁病日久可以耗伤心气营血,以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郁证可分虚实两大类,初起多实,无不以理气为主;久病多虚,则以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为主。应注意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病久阴血暗耗,自当慎用。而香橼、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气而不伤阴,无论新恙久病,均可选用。[3]

郁病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如配合气功,太极拳等治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3]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9]。

郁病可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8][4]。



郁病·痰气郁结证简介
答:4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症状 郁病·痰气郁结证患者精神抑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或兼胁肋胀满,苔白腻,脉弦滑[3][4]。5 证候分析 气郁痰凝,阻滞胸咽: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故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感,咯之...

痰郁简介
答:3 概述 痰郁(phlegm stagnation[1])为病证名[2]。是指痰气郁结所致的郁病[1]。六郁之一[2]。见《丹溪心法》卷三。4 痰郁的病因病机 因痰气郁结所致的病证[2]。5 痰郁的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是痰郁。”6 痰郁的治疗 ...

颜文伟抑郁如何走出抑郁
答:心火亢盛——郁证。痰气郁结 主证: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 腻,脉弦滑。治则:行气开郁,化痰散结。郁病 方:半夏厚朴汤。心神惑乱 主证:多疑易惊,手舞足蹈,笑骂不休,舌淡脉弦。治则: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甘麦大枣汤。心脾两虚 主证:头晕神疲,心悸,面色无...

六郁简介
答:6 痰郁·六郁 痰郁(phlegm stagnation[1])为病证名[6]。是指痰气郁结所致的郁病[1]。六郁之一[6]。见《丹溪心法》卷三。6.1 痰郁的病因病机 因痰气郁结所致的病证[6]。6.2 痰郁的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是痰郁。”6.3 ...

如何鉴别诊断强迫症
答:4、痰气郁结:这个证型一般长期肝气不舒,表现出痰气郁结症状,这时候用疏肝健脾、化痰通络方法来解决;5、心神惑乱:这种病人一般表现出多思多虑、遇事纠结、犹豫不决、决断能力差。这个时候一般会采取安神定志方法来解决;6、心脾两虚:症状是多思多虑,心神不宁。还有一些胃肠道症状,脾虚、腹满、...

郁病,证属肝郁化火,心神不宁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答: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主要见于西医学的焦虑症、癔症、抑郁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可以参考郁证辨证论治。郁证分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证型。

半夏厚朴汤加减梅核气
答:本病中医属“郁病”范畴,多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有关。以忧思伤脾或肝郁日久、横逆犯脾为发病基础,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为其病机。临床以咽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贴棉絮,或如虫扰,或如丝如发,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我想治疗焦虑症,如何治疗
答:临床上分证论治中,肝气郁结适宜用柴胡疏肝散,气郁化火适宜用丹栀逍遥散,血行瘀滞适宜用血府逐瘀汤,痰气郁结适宜用半夏厚朴汤,心阴亏虚适宜用天王补心丹,心脾两虚适宜用归脾汤,心神惑乱适宜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焦虑症的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1、就是应用中药,比较常见有杞菊地黄丸、朱砂...

词语造句:用郁结造句(约30个)
答:14、双风贯耳的作用是通过指、腰、掌的功法,疏通脾、肝的郁结之气。 15、目的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 16、目的 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 17、结论解郁泻火安神汤治疗痰火郁结型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