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百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伟人。 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事件?

作者&投稿:检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中国经历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分别是指: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全国农村逐步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来源是外国政府贷款。引进外资,提供免税优惠期,合作办厂,学习吸收国外企业资本管理营销方法。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982年农村改革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承包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扰中国多年的粮食问题得到大幅度解决。
1984年10月1日,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37] 。
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中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龚育之:三次巨变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由来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1911的辛亥革命。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扩展资料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

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龚育之:三次巨变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由来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论述第二次、三次历史巨变对中国人民、中...
答: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洗刷了我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家也重归独立完整。在建国后党领导人民进行镇反平叛土改和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那三件大事,让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使中国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洗雪了百年国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简要叙述中国近百年来来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答: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MZ主义社会,中国人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建设社会主义;1978年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经历过几次通货膨胀?
答:文章来自:陈敏 ———通货膨胀在中国。20 世纪的百年中,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 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 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 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上世纪后20 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背景与过程。在这20 年中, 我国经历了...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金冲及:20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辛亥革命的继承和...

如图,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是100年中在三位站在时代前列...
答:(3分)(3)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4)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饶等(2分)(答对两点者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图一中的人物是孙中山,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

中国百年历程
答: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正是历史所作出的结论。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那么,二十一...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辛亥革命的什么任务
答: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新的革命理论不仅有人类最进步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作理论基础,也包含着对殷鉴未远的三民主义革命理论历史和实践的教训总结。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从新三民主义升华到新民主主义...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六、百年巨变的启示:1.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三农是指哪三农?
答: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