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名著简介·《原诗》

作者&投稿:甫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诗文评·名著简介·《原诗》

清代叶燮著。此书分内外两篇,每篇又分上下两卷。内篇为诗歌原理,其中上卷论源流正变,即诗之发展;下卷论法度能事,即诗之创作。外篇为诗歌批评,主要论工拙美恶。源流正变、法度能事、工拙美恶构成《原诗》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论诗的源流正变,叶燮说:“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这种诗歌发展史观,否定了前者为正而必盛,后者为变而必衰的复古论调,但“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基于这种循环史观,叶燮对发展变化的肯定又是很有限度的,“递升降不同的”仅是“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而儒家之道不能变、温柔敦厚的诗教不能变、雅不能变。至此,叶燮又不顾自己提出的 “正变盛衰互为循环”的观点,颇费苦心地把《三百篇》和杜甫归入“有盛无衰”之列。如此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正统封建文学内部的因革周流了。论诗之法度能事,叶燮颇为自得地拈出在“我”之才、胆、识、力和在“物”之理、事、情,以在“我”之四去反映在“物”之三,这就是诗之根本大法。理、事、情三者,理为本,事与情为末;才、胆、识、力四者,识为体,决定才、胆、力。这样一来,“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根本上就成了以在“我”之识去反映在“物”之理,这就不成其为诗之根本大法了。为此,叶燮把“理”与“事”各分为“名言之理”和 “名言所绝之理”、“可见之事”和“不可施见之事”,诗所反映的主要是“名言所绝之理”和“不可施见之事”。“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如此描述,似乎就自圆其说了。实际上,叶燮所谓“理”又有六经之“道”的意思,“识”自然也就是认识六经之“道”了。这样理解“理”与“识”,叶燮就把六经之 “道”作为内在精神巧妙地贯彻在诗歌创作之中。论诗之工拙美恶,叶燮在《己畦文集自序》中表述得比《姜斋诗话》更明确:“文之为道,当争是非,不当争工拙。工拙无定也,是非一定也。工拙出乎人,是非本乎天。故工拙可勉强,是非不可以勉强也。且未有是而不工者,未有非而不拙者,是非明则工拙定。”以是非作为诗歌批评的基本标准,叶燮重质轻文,强调内容之是,贬低形式之美。叶燮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纳入儒家思想来论诗,增强了《原诗》的理论性,但“虽极纵横博辨之论,是作论之体,非评诗之体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七)



诗文评·名著简介·《原诗》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原诗》清代叶燮著。此书分内外两篇,每篇又分上下两卷。内篇为诗歌原理,其中上卷论源流正变,即诗之发展;下卷论法度能事,即诗之创作。外篇为诗歌批评,主要论工拙美恶。源流正变、法度能事、工拙美恶构成《原诗》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论诗的源流正变,叶燮说:“诗有源...

诗文评·名著简介·《诗品》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诗品》齐梁时代的钟嵘撰,以“妙达文理”与《文心雕龙》并称于史册,是中国诗歌理论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全书除序言外,正文分上、中、下三卷,对汉魏至齐梁的五言诗代表作家122人和无名氏的《古诗》一组逐个进行评论,并依其优劣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为一卷。评语,或一...

诗文评·名著简介·《沧浪诗话》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沧浪诗话》南宋严羽著。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章,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严羽写作此书的目的,旨在总结汉魏以来五、七言诗的发展,揭示诗的宗旨,树立盛唐榜样,以矫宋诗之弊。《诗辨》是严羽所说的“诗之宗旨”所在,是贯穿...

诗文评·名著简介·《四溟诗话》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四溟诗话》明代谢榛作。谢榛自拟书名为《诗家直说》,自清乾隆以后,《四溟诗话》以别名取代《诗家直说》,逐渐成为流行名目。全书共四卷,完整地记载了谢榛的诗论主张。作为“后七子”代表的谢榛,论诗并未跳出复古的窠臼,只是矫“前七子”格调说的流弊,取法初、盛唐十四家...

诗文评·名著简介·《人间词话》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人间词话》清末民初王国维著。成书于1908年。生当世纪巨变的王国维,在思想上深受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影响。他论词,不能不受上述诸人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人间词话》已有西方思想的痕迹。同时,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诗论和词论,且打通了诗词之间横亘千年的壁垒,以诗论...

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晚唐司空图著。后人为区别于钟嵘《诗品》,遂以《二十四诗品》来称司空图《诗品》。《诗品》列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品均...

金圣叹先生传赞的金圣叹简介
答:金圣叹又能诗,有抄本《沉吟楼诗选》传世。 今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金圣叹全集》。 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

诗文评·名著简介·《文心雕龙》
答:诗文评·名著简介·《文心雕龙》齐梁之际的刘勰撰,约成书于齐代末年。全书计五十篇。根据《序志》篇的提示,全书分为“文之枢纽” (总纲)、“论文叙笔” (文体论)、“割情析采”(《创作论及其它)三大部分,最后《序志》是总序。“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包括《原道》、《征圣》、《宗经...

南宋历史简介
答:简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1127年,康王赵构南渡,...

老师要我写南宋历史简介,很急呀~~
答: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王朝迁都汴京前后,理学著作陆续传入北方,像尹焞《论语解》、胡安国《春秋传》、张九成《论语解》、林之奇《尚书全解》、夏僎《柯山书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张栻《癸巳论语解》、吕祖谦《左氏博议》、刘子翚《圣传论》、叶适《水心别集》等一大批南宋理学名著,都传至...